||
刚才,看到族亲聂棱晚辈发到群里的一篇文章《西周古国——应国:鹰文化起源,族人崇拜雄鹰,西周时威望极高》,该文来自于“堰风来袭2023-08-22 12:07,发表于浙江”,是《夏商周万国简史》河南辑(11个)之一。他附言:“应山起源,古应国。”
儿时听父亲多次说过,“汉东之国随为大,应山贰邑”,且大妹妹的名字由此而来,以为是一句古语。他曾经以我们兄妹的名字为标记,表达的他对家乡的一往情深。因为我出生在广水,取名为“广”;大妹妹出生在应山,取名为“二启”“应”;小妹妹出生在马坪,取名为“平”。广水、应山、马坪,曾经是应山县的三大镇。
有一次,我想写写这个故事,用来纪念父亲的故乡情结。不料,只查阅到《左传·桓公六年》“汉东之国随为大”,并未见到“应山贰邑”的后文。于是,只好灰溜溜地放弃。父亲为什么有那么深厚的故乡情?这与他的经历很有关系。我曾经在“父亲与应山一中2022-6-18 11:18”“漫漫求学路,殷殷书生情——父亲辞世30周年祭 2022-8-14 15:27”“读父亲《雁声集·序》2022-8-28 16:55”“读父亲《复员同学会宣言》2022-8-31 21:42”中有所记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看到聂棱发的文章,就又到“万能的互联网”上搜索。先是“湖北省改名不太成功的7个市县”包括“应山”:
应山这个名字历史悠久,是一个千年古县,古代被称为应州,隋代时期下辖平靖、永阳二县,后来永阳改名应山。据传应山之名来源于境内的寿山,寿山内有人喊叫均有回应所以被称呼为“应山”。应山境内有两座历史古镇:应山与广水,后来铁路的兴起改变了这两座古镇的命运。
京汉(现京广)铁路从应山县穿过,但没有走应山县城,而是经过广水镇,而且还设立了广水站,因为铁路车站造成广水镇发展势头迅速超过县城应山镇,1988年,借助撤县设县级市的契机,为了解决应山和广水的“傻傻分不清”的情况,历史地名应山消失,广水市就应运而生了。
接着,以“应山”为关键词,查到它的两个解释:
(1)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水经·滍水注》:“桥水出鲁阳县北恃山,东南径应山北。”《魏书·地形志》鲁阳郡山北县:“有应山。”
(2)一名应台山。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南三里。《旧唐书·地理志》:“隋改应山县, 以县北山为名。”《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应台山“在县治东南,亦曰应山,县因以名。其形方平,一名印台”。今辟为应山公园。
这似乎与《夏商周万国简史》中关于“应国”的解释有些呼应。堰风的文章中是这样联系的:
古应国还是个著名的酿酒之乡,西周王室的贡酒多来自应国,《吕氏春秋》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应邑,即应国,可见应人擅长制酒历来出名,并将其独有的酿造技术一代代延续下来。而事实上,在平顶山应国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相关酒的器具达三千多件,可见应国确实是个酿造大国。随着西周的覆灭,周室的衰微,应国也渐逐衰落。应国最后去向不明,大约消失于春秋初期,不过亡于楚国的可能性很大。大部分应人南迁到湖北广水市(应山县)一带,境内有应山应水。应国亡后有应氏,后为应姓。
这个理解比较牵强。既然“应国”是平顶山市的古地名,那么与曾经的应山(现在的广水),就不是一码事了(图1)。我只好沿着儿时的记忆,再来寻找线索:难道父亲的说法是空穴来风?
图1 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薛庄乡北滍村西周应国墓地
果然,《广水文史圈》中高教荣的一篇文章(“广水:贰国文明古风长”)揭开了面纱。他的文章是为广水建市3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其中写到:
广水市在春秋时期为贰国,至于何时立国,何时灭国,均无可考。有史记载的来自《左传》: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楚武王派屈瑕到汉东,准备与贰、轸结盟,郧国驻军蒲骚,欲联合随、绞、州、蓼四国共谋伐楚,以阻挠楚与贰、轸结盟。楚军乘随、绞、州、蓼四国之兵未到之际,夜袭蒲骚,一举击败郧师。屈瑕终与贰、轸结盟而还。这是《左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记述有关贰国的事件。后注家云:贰,小国也;偃姓,皋陶之后;汉东之国,其外有三关。方知现广水市古为贰国诸侯国(皋陶,传说中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少昊后支裔,出生于山东曲阜。曲阜,偃地,因赐姓偃。曾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其后代散居在江淮之间。周朝时形成一个偃姓集团,分封在贰、轸等地立国,均在汉水以东)。“汉东之国,随为大”,其他都是小国。因国小力弱,当与楚结盟之日,即为楚属小国。不久,为楚所灭,遂为楚地。
据他文中的插图可知,西周末年,汉东之国除“随”“贰”外、还有“轸”(约应城市)“郧”(约安陆市)“绞”(约丹江口市)“蓼”(约河南新野县)“罗”(约宜城市)等。那时候,贰国占据三关之险,为汉东诸国的重要屏障。强大的楚国陆续灭掉汉东诸国后,彻底打通了“三关”通道,扫清了“东进北讨”的障碍,成为楚国征服淮汉,出兵中原的重要通道。春秋时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兵圣孙武,攻破平靖关,攻占郢都,几使楚国灭国,因而有“楚失三关,而后失江山”之语。据高文所述:
广水市北部乡镇吴店镇有个王子店村,其本名叫王子殿,据说当年这里是贰国一个王子的宫殿所在地,所以就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王子殿”(图2,3)。当年修建宫殿时,在宫殿周围修建了高达数米的以石头为底座、夯土为主体的城墙。目前,围墙遗存在王子店村的正北方向,高出周边平地达20余米,其夯土和石头基座依然清晰可辨。1972 年,王子店村在改河造田时发现此遗址,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新开河道从正中穿过。1976年8—11 月,孝感地区文物考古队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部分师生两次试掘。出土和采集的遗物有:鬲足、花纹空心砖等陶器,石锛、砺石、石璧等石器,铜斧、箭镞、带钩等铜器,銎斧、臿、铁輨等铁器。出土最多的为战国至秦汉的各种货币,有楚“蚁鼻”“郢爰”“金饼”魏布币“安邑二釿”,秦“半两”汉“半两”“五铢”等,以汉代货币居多(经考证,宋以前货币多出现在吴店、余店一带),总计达 3000 多公斤。而古遗址如今已经被农田所覆盖。在河道改造之前,遗址的上方还保留有不知建于何朝何代的土木框架结构的宫殿建筑。该建筑所用木材均为上等杉木,檩子为三间房屋的通条檩(一根檩子的长度为三间房子的总长),椽子为从上到下的通条椽(一根椽子从屋脊到屋檐不用接),其门上皆存雕花。可惜在河道改造的时候 被全部毁坏。因为王子殿遭到破坏,原来的宫殿已经不复存在,当地人便把王子殿改名为王子店。目前,王子殿遗址被改道的河流从中穿过,将遗址(古城墙)一分为二。
图2 王子山遗址(1984年)
图3 王子山遗址(2014年)
王子店附近还发现大块地墓地,同年同一支队伍对其考古发掘,发现古墓6座,出土器物 30 余件,铜器有鼎、簠、蒜头壶、车马器、错银铜舆冒、戈、带钩等,玉器有玉玦等,货币有秦“半两”、楚“郢爰”“金饼”等。属春秋至秦汉时期墓地。2014年6月,该遗址被湖北省政府(鄂政发【2014】 27 号)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吴店镇塘畈村还有黑洞湾古墓群,为春秋战国时期墓地,处鄂豫之交峡谷两侧,有古墓20 座。1971年在此修建塘畈水库,墓群大部被水淹没,剩余部分在水库两侧山上,面积约 4 万平米。1976 年孝感地区文物考古队对塘畈水库大坝两侧的山丘黑洞湾墓地进行挖掘清理,出土大量文物,以陶器居多,其中,出土的凤鹤禽,是古时人们表达祈愿祝福的吉祥物,形制为“一套三件”,主件是凤首鹤颈,鸟躯鱼尾,角翅圆座,丰资轩昂,栩栩如生;两小件不仅体型比主件小得多,而且造型迥异于主件,由此,其凤凰图腾和凤凰文化非常浓厚——楚人崇凤,凤被视为百鸟之王,象征福瑞吉祥,欣欣向荣,广水市标“翔舞”就来源于此。
从出土文物(图4-9)以及王子店遗址所处位置考证,吴店镇王子店范围内应是古贰国国都所在地,而黑洞湾则为贰国王公贵族死后之墓地。古贰国历史悠久,以三关之险,风景秀丽,顽强生存,创造文明而著称,是荆楚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
...... 古老的贰国土地上的居民,创造了北宋时期的“状元之乡”,诞生了杨涟这样的千古忠贞廉吏,涌现出了连南夫、李庭芝这样保家为民的铁血英雄,及至近当代,有辛亥铁军左南屏,抗日英烈杨常安,科学巨匠聂华桐、汪立宏,文坛大家聂华苓、任蒙,体坛世界冠军余建玲等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古贰国人不断传承文明,开创新业,群星璀璨,光耀故里(图10)。
图4 贰国出土文物(1)
图5 贰国出土文物(2)
图6 贰国出土文物(3)
图7 贰国出土文物(4)
图8 贰国出土文物(5)
图9 贰国出土文物(6)
图10 建市20周年音乐情景剧《贰国流响》现场演出图
翻开《沧海拾零》,看到父亲的《复员同学会宣言》,心潮起伏。1947年,他毕业于重庆国立九中,回家乡时壮志凌云,受同学会之托,慷慨激昂。可见,他是那个时代的血气方刚之辈。听他说,门上的侄子聂祖武是二野的营长,曾力邀他加入解放军。但他立志教书育人,错过了投笔从戎的机会。
父亲一生,热衷于教育救国,教育拯乡。曾经的满腔热血,留此为念:
贰邑古地,位汉东而尊随大;应山今制,屏鄂北以卫武昌。山势嵯峨,逶迤千里;关口险隘,抵挡万夫。虽有蜀道之难,却无天府之富;不乏彩云之岫,但缺绚文之家。百年来政治腐败,民穷导致地贫;人心涣散,茅塞因而愚昧。念当年之蓝缕,创业维艰;哀今日之白丁,生存不易。
时代跨入廿纪,列强争夺三领。一线导火,八方燎原;廿年短期,两次大战。劣败优胜,世界重新分割;我虞尔诈,强权依旧横行。往事来师,噩梦终于惊醒;猛追奋赶,弱国渐次图强。反帝百年,认定科学民主;抗日八载,力挽国家民族。疗战争之创伤,振兴实业;医人民之愚昧,普及教育。
嗟夫!我县位置偏遥,政教莫及;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两山脉衔接,常有萑苻出没;三省界相交,久为僧道去留。四境谣传,地煞天罡历劫;万民迷信,阎王小鬼拿魂。庙画龛雕,神佛座座尊贵;鸠形鹄面,信徒人人贫穷。私塾寥若晨星,儿童失学;古书远离时代,青壮文盲。当务之急,莫先于教育,关键所在,更缺乏师资。
吾辈青年学子,战后复员;炽热心肠,争先报效:或中学毕业,初具基础知识;或大专深造,攻取专业技术;或云云贵回家,风尘万里;或自川秦返梓,跋涉千山。目击断瓦残垣,妇孺仍怵惕战争;走访至亲好友,群众更痛恨血仇。呜夫!解闾里之倒悬,责无旁贷;报家乡之哺育,身当其冲。爰组织复员同学,共同建设家乡;并发表宣言倡议,终生服务桑梓。或投身教育,或经营实业;......喜他日人才辈出,看将来科学繁荣。
注:三领,指领海、领土、领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