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临终前,将他的部分诗词编了一个小集子,署名《雁声集》(作品的诗词部分)。《雁声集》包括8个方面内容:学子篇、杂兴篇、读史篇、时令篇、禽兽篇、草木篇、对联篇和地理篇。在诗词集的前面,有一个简短的自序:
雁之声,嘎嘎也。其音浊以浑,无黄鹂之婉转,无紫燕之和鸣;其调直以平,无苍鹭之孤哇,无白鹤之长吟;其性淡以清,无鵓鸠之急雨,无杜宇之催耕;其质鲁以矜,无鹦鹉之学舌,无鸲鹆之传声;......呜呼,嘎嘎者,胡为乎其鸣?
古人云,“诗言志”。这个自序既是他对自己文字的评价,也抒发了他朴实的创作理想。想起被苏东坡奉为知己的第三位夫人王朝云:“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当然,父亲与“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他的文字也有点不入时宜。但他追求普罗大众中自己的独特声音——“雁声”,也是值得赞赏的。为了深入理解他的这个“自序”,我查找了相关鸟类的一些知识。
(1)雁:鸟纲,鸭科,雁亚科,是大型游禽,大小似家鹅,雌雄羽毛相似,在我国雁类常见种为豆雁(Anser fabalis),又名大雁。
雁是候鸟,繁殖地在欧洲和西位利亚一带,天气转冷,雁集群南飞越冬。远至东南亚、南洋群岛。迁徙时雁群排为一行,或呈人字形。迁徙途中,以鸣叫互相联络,夜宿时,有专雁进行警戒,一旦发觉敌情,则发出惊叫声,使雁群急速飞向空中。到达越冬地后,便开始交配,第2年北飞回到繁殖地,在5~6月产卵。雁用芦苇和杂草在水边、沙滩等地筑巢,雌雁一般产卵4~6枚,雌雁孵卵,雄雁守护警戒。除豆雁外,雁类中常见的还有鸿雁(A.cygnoids)、灰雁(A.anser)、斑头雁(A.indi-cus)、和白额雁(A.albifrons)等。家鹅就是由古代的鸿雁和灰雁驯化而成的。
(2)黄鹂(Oriolus):是雀形目、黄鹂科的1属,共有31种。树栖性,以昆虫、浆果为主食,鸣声洪亮悦耳。分布于欧、亚非、澳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1属6种。常见如黑枕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
古代文人有很多描写黄鹂的诗词。唐代杜甫最多,他在《绝句》中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中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有“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杜牧在《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金昌绪《春怨》中有“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宋·欧阳修在《啼鸟》中有“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晏殊《破阵子》中有“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3)紫燕:一种迁徙于大洋两岸的候鸟。它们以独特的方式,演绎了天地间动人的情与爱。
大地回春,成年紫燕历时数日,从大洋的一岸抵达另一岸,在那里度过一个繁忙又美好的夏天。紫燕孵出了小宝宝,精心呵护,喂养它们的孩子,看着它们的羽毛由黄色慢慢变成紫色,再像它们的父母一样,羽毛略显黑色。
秋天到来,它们必须带领雏燕们飞越大洋,在另一岸躲过寒冷的冬季。但小紫燕还太年轻,它们缺少横渡大洋的本领。成年紫燕知道,在归途中,食物极其匮乏,也没有一座小岛可以休息。
于是,千百只紫燕飞向高空,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每一只成年紫燕的背上,都匍匐着一只雏燕。从起飞的那一刻起,成年紫燕就知道最终的结局,它们是在用爱的翅膀飞翔。
飞行过程中,老燕们的双翅越来越疲惫。它们已耗尽了全部体能.每一次扇动翅膀,都是那么的艰难。此时,燕群恰好飞越了大洋的一半。剩下的一半,是雏燕们完全可以胜任的。老燕的毕生走到了尽头,一个个老燕相继坠入大海,溅起一串串水珠,溅落的声音,汇成天地间最伟大最感人的交响曲。一个个雏燕从老燕的背上腾空而起,向着目的地全力飞行,而老燕们为了下一代,选择了牺牲。
(4)苍鹭:大型水边鸟类,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性格孤僻,严冬时节在沼泽边常可以看到独立寒风中的苍鹭。
在古罗马,苍鹭是一种占卜的鸟,它通过鸣叫来发出预兆(即将到来的事件的信号),就像乌鸦、鹳和猫头鹰一样。罗马人和希腊人认为占卜者是神圣的精神领袖,他们向这些鸟寻求建议和算命。
(5)白鹤:在世界范围内,白鹤有3个分离的种群,即东部种群、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东部种群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在长江中下游越冬;中部种群在西伯利亚的库诺瓦特河下游繁殖,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克拉迪奥国家公园越冬;西部种群在俄罗斯西北部繁殖,在里海南岸越冬。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占一席之地,象征吉祥长寿,洁白一身体现白鹤纯真之雅,也代表着吉祥如意。
(6)鹁鸠:鸽类,也叫鹁鸪、鹁姑、水鸪鸪。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
鹁鸠鸣叫,细听起来节奏很分明。“鹁鸪、鹁鸪、鹁鸪”,节奏较快,似其心情亢奋;“鹁鸪、鸪——”节奏稍慢,第二声延长了一个“鸪”音,似其心情舒缓;“鹁鸪、鸪、鸪——”,既拖长了第三声,且突出了一个“鸪”字,似其心情沉郁在感叹着什么。鹁鸠在晚秋鸣叫,是它们相遇相配的良时佳期。
辞书中释“鹁鸠”说:天将雨,鸠逐孀,囚其将雨时鸣声急,故俗亦呼之为水鹁鸪。既称鹁鸠,它和斑鸠是同一宗鸟类,“鹊巢鸠占”一词中可见,斑鸠不会筑巢,只能占鹊巢而窠居,而鹁鸪勤快、利索。
宋·梅尧臣《送江阴佥判晁太祝》诗:“江田插秧鹁姑雨,丝网得鱼云母鳞。”宋·陆游《东园晚兴》诗:“竹鸡羣号似知雨,鹁鸪相唤还疑晴。”宋·薛季宣《闻鸠》诗:“新妇抱儿未归去,愧死鹁姑啼满园。”清·赵翼《淝水》诗:“何处遥天听鹤唳,鹁鸪声里晓耕云。”
(7)杜宇:杜鹃鸟的别名。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传说杜鹃啼血的杜鹃鸟,特指的俗称布谷鸟的四声杜鹃。因为细加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全唐诗》卷759成彦雄《杜鹃花》句)“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秋瑾)
据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装如雀鹞,而色惨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惟食虫蠹,不能为巢,居他巢生子,冬月则藏蛰。”
宋代的蔡襄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陆游也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从今可无谓,倾耳舜弦声。”诗中催耕的布谷鸟,即杜鹃鸟。南宋词人朱希真的“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更是充分地反映杜鹃为催人“布谷”而啼得口干舌苦,唇裂血出,认真负责的精神。
(8)鸲鹆:鸲鹆(qú yù),也称鸜(qú)鹆,雀形目,椋鸟科,又名鹦鸲、寒皋、华华、鸜鸲等,俗称“八哥儿”。这一俗名却日渐取代了鸲鹆,即使是在非常专业的鸟类学书籍中也常使用八哥这一名称。
鸲鹆是长江流域最为常见的留鸟之一,其貌不扬,其声不佳,但千百年来却深得人们的喜爱:性不畏人,多吃害虫;几乎能模仿所有鸟类的鸣叫声和许多昆虫的声音,而且惟妙惟肖;聪明乖巧,易与人亲近。
《鸲鹆谣》(先秦诗人所作):鸲之鹆之。公出辱之。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鸲鹆跦跦。公在干侯。徵褰与襦。鸲鹆之巢。远哉遥遥。裯父丧劳。宋父以骄。鸲鹆鸲鹆。往歌来哭。
《鸲鹆鸟》(庄元臣):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尔调其后,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偈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今文章家窃摹成风,皆鸲鹆之未惭者耳!
《山鸲鹆歌》(刘长卿):山鸲鹆,长在此山吟古木。嘲哳相呼响空谷,哀鸣万变如成曲。江南逐臣悲放逐,倚树听之心断续。巴人峡里自闻猿,燕客水头空击筑。山鸲鹆,一生不及双黄鹄。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群族。鸣相逐,啄残粟,食不足。青云杳杳无力飞,白露苍苍抱枝宿。不知何事守空山,万壑千峰自愁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