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我国高温作业标准易操作性和警示透明度的借鉴

已有 4673 次阅读 2014-5-30 16:24 |个人分类:HSE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高温作业, WBGT

我国高温作业标准易操作性和警示透明度的借鉴

140530 李健


(来源:http://www.esafety.cn/xiandaizhiye/77316.html)

高温是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因素之一,其导致的中暑也在我国职业病分类目录之列。我国至今有关高温作业比较权威的立法是2012年6月由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总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如何使用人单位依法、监管部门执法以及劳动者维权都可易操作、执行落地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管理办法规定了两方面适用情形,一是高温作业,二是高温天气作业。摘录其中这两种情形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高温天气作业是指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注:(1)管理办法定义的“高温天气作业”实际可统一合并为“高温作业”,其标准仅考虑气温,不甚科学,因为人体接触环境热强度的感受还取决于湿度、风速等多因素。所以按ISO和大多发达国家公认做法,使用WBGT综合判断指标是比较科学的。(2)WBGT指数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基本参量。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来源: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

 

按管理办法,“高温天气作业”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气温35℃是个界限。关键是“高温作业”标准WBGT指数如何测定、计算,这数据是否可实时、动态获得(职业卫生评价是定期的、描述当时状态),从而方便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有依据监管和管理,劳动者也能及时了解、维护自身基本权益。但实践中,测定WBGT方法比较复杂,需要配备WBGT指数测定仪或采用三种温度计分别测定干球、自然湿球、黑球温度(然后用公式计算得出WBGT值),还要准备一些如三脚架、线缆、校正模块等辅助工具,同时确定测点和测量时间等等(来源:卫生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

问题是这样测量工作十分烦琐,恐怕等测量以后,工人早就热得中暑倒下了。再一个问题,如果企业不公布测定的WBGT数值,工人根本无法了解,更无依据维权,往往得到的只是“冒酷暑、战高温”等不顾工人健康危害的赞美之词。

 

美国OSHA(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测量和公示WBGT指数,非常简单的做法。他们把WBGT指数复杂计算做到手机应用程序中(如图1,Heat Safety Tool),只要知道环境或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决定WBGT的两个主要指标),输入即可获得WBGT值,然后自动生成高温风险等级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图1,Heat Safety Tool(来源:https://www.osha.gov/SLTC/heatillness/index.html)  



再如加拿大的做法,是在工作场所悬挂简单的湿润指数罗盘(如图2),员工只要查看环境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旋转罗盘到对应的温度,即可知晓高温风险和应对措施。

图2,湿润指数罗盘(来源:中国-加拿大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合作项目成果汇编,翻译版本)


 

上述美国、加拿大的做法和工具,对我国高温作业管理是个很好的借鉴,它能够使生产企业和监管人员很方便使用WBGT指数管理和监管高温作业的合规性,特别是对劳动者提高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和监督企业管理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是以人为本、对三方都显示出公平的良好管理工具。所以有管理标准,还要考虑其应用的易操作性、可执行性以及透明度,这需要进一步配套管理(工具)的设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799019.html

上一篇:惋惜评书家田连元遭遇车祸
下一篇:“田连元车祸”背后的道路设计和管理原因
收藏 IP: 119.114.27.*|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