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这套课本的重版绝对是功德无量之举

已有 3567 次阅读 2014-4-16 19: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说到这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后简称《澄书》)初版于1901年,为刘树屏先生主编。这套识字课本是胡适先生的启蒙书,他对此书感情很深,中年后还专门到上海搜罗此书,评价甚高。这套书能够垫定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的底子。民国后,商务印书馆编定《共和国字课图说》和《共和国教科书》,均是将《澄书》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新版的《澄书》影印线装,最大程度重现了原书的气息、风貌,实为出版者一大善举。


翻开《澄书》之后,首先就会被书中的文字所吸引,书中的影印文字,为著名书法家唐成烈所写。唐成烈又叫“唐驼”,由于他写字过勤,把背都写驼了,遂改名唐驼。因他为上海澄衷学堂,缮写了这课本中的3000多字正楷,“唐体”名噪一时。这种带有书法印迹的开蒙课本,对当下小学教育是一种启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书写艺术,如何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汉字造形之美,尤其重要。随着电脑普及,小孩子们在未来接触书法或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如在开蒙阶段,就学会品味汉字的书写之美,实属事半功倍的功德之举。



中国文化是“以字为本”的,所谓一字千金、一字之师,都暗含此意。如果细细品味,每个汉字除它指称的含义外,还有它独特的内涵,《澄书》对汉字的释读,并非刻板简单的定义,而是吸收了《说文解字》等书的精华,择善而从,析论简明通透,不仅展示汉字中的文化韵味,也彰显了每个汉字的份量。


如《澄书》对“政”的阐述,“音正,所以正人者曰政”,又释“政者正也。正国者曰国政,正家者曰家政。引申之凡上所施于下者,皆谓之政。故虽弊政虐政,亦以政称”。不只解释了“政”字的源头,也暗含了编者对政治的认知。再如“议”字的解释也非常精彩:“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合于义”三字点出了议之本质,同时还论及了中西方政治制度的不同。再看“党”字,“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这是对十岁以下,对十一岁以上的更进一步:“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像这样充满文化意味的释读,在《澄书》中比比皆是。


从内容方面看,《澄书》共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这三千多个字,都是常用字,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生物、历史、生活,可谓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那时的孩子们认完这些字后,其常识已经基本具足。今天的编者其实可以循着这一思想把这些常识内容更加完善。



我对澄书》最为推崇之处在于此书的启蒙意义,此书卷一第一个字是“天”,卷二的第一个字是“礼”,卷三的是“数”,卷四的是“孕”。天者,自然也,先做一个自然的人,也就是宇宙公民,即孟子所说的做“天民”,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独立人格非常重要。礼者,社会也,人首先是个自然的人,其次才是个社会的人,自然属性是第一属性,社会属性是第二属性,职业属性是第三属性。数,即理解世界的方式,也是《黄帝内经》所传达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孕,则有《易经》之“生生不息”之意,寄托者前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


《澄书》倡导“性灵说”:“启蒙以开发性灵为第一要义……不必过事束缚,以窒性灵。”对照今昔的启蒙读物,我们的人文教育本身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异,“进步”与“退步”在互相颠倒。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他自己,而不是灌输或洗脑,不是把学生变成“工具”。



虽说不能把胡适等人的文化成就,归于开蒙的课本,但以这种方式开蒙,显然对把握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大有益处。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汉字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要想渠水清澈,显然需要这样的源头活水。这团活水绝对不是一潭死水,我对《澄书》的第二个推崇之处在于其重现了汉语之美,


汉字不只是简单的象形文字,更是一种表意文字。它点画成文,合文为字,结构灵活,其中既有大量历史和文化信息的积淀,也对天地万物和生命的哲思。汉字构成本身,便蕴含了先祖对文化经验和信息的综合与处理,有对事物直观的描摹,也有对很多抽象概念的感知,用联想、象征、比喻等多种方式,对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所以中国会有“小学”传统,把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作为学问的根基。曾国潘说“读书以训诂为主”,就是指要认知汉字中的文化信息。



汉字能存在三千年之久,而且伴随文化进程的发展而成长,还因为在汉字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文化和哲学基础。它相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它相信阴阳相生、虚实互补、物我两忘。汉字就像一群有声有色的生命,在人们的精神世界活着,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色彩与个性,就像图腾一样,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密码。从鹰击长空到鱼翔浅底,从迅雷惊电到落花飞雪,这些满溢生命动感的事物,在汉字中都只是用简单的线条,就形神皆备地被展现出来了。你只有畅游其间,才能感受到它无限的意蕴,如同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宇宙。


作家阿城曾经说过,只将汉字视为工具是大错误。但这似乎也是大多数人的普遍错识。汉字的工具释义,剃除了想象力和对万事万物的热情,强行注入唯我的意识形态染料,由此一来,我们的汉字文化蜕变成了枯燥的僵尸文化。


识字是个门径,通过“识字”变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真正具有人格意义上的“人”才是我们的目的,《澄书》的重版绝对是功德无量之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785582.html

上一篇:“算学大国”的迷思
下一篇:陈寅恪在今天当不了教授
收藏 IP: 110.103.4.*| 热度|

8 李小文 袁海涛 孙平 张忆文 马德义 赵美娣 王启云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