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陈寅恪在今天当不了教授 精选

已有 6348 次阅读 2014-4-18 20: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

陈寅恪作为一个青年学者留学回国,梁启超向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举荐陈寅恪任国学教授,

曹问:“他是哪国博士?”

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

梁答:“也没有。”

曹说:“既不是博士,有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大怒:“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论文有价值!”


后来事实正如梁启超所言,在清华执教的陈寅恪果然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看到刘钢老师描述语言学家赵元任的故事,我很自然的想起中国近代人文史上的一段传奇,这段传奇就是著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清华国学研究院虽然只存在了4年(1925-1929)培养了4届学生,总数才70余人,但成材率颇高,其中尤以高亨、徐中舒、吴其昌、刘盼遂、王力、姜亮夫、陆侃如、戴家祥、卫聚贤、谢国桢、杨鸿烈、陈守实、刘节、蒋天枢等成就突出。



面对这样的教学成绩,再对比今天的大学教育,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实在是不少。但我觉得首要问题还是人才问题,没有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这样的“导师人才”组成的师资力量,这段传奇也就无从谈起。


我们今天各个领域的人才选拔制度已经日趋完善,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味的依靠制度也会限制住一些优秀人才,比如陈寅恪在今天就未必能当上教授。制度保证的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而人才的成长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充满个性、各有不同。美国NBA选秀十分严格,专家从运动员的投篮得分、争抢韧性和爆发力三类指标进行量化统计评估,得分排序决定入选,没有任何的宽容余地,于是迈克尔·乔丹就被淘汰出局了,是赛场的实践才使NBA认可了这位篮球天才。选秀的专家恰恰忽视了一个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就是运动员潜能的发挥源于赛场环境,没有事先考出来的冠军。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制度都有可能遗漏掉一些优秀的人才。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了”。如何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以为需要的是熟知相关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具备观察、使用、考验人才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照搬条条框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786299.html

上一篇:这套课本的重版绝对是功德无量之举
下一篇:耻感文明与罪感文明
收藏 IP: 110.103.4.*| 热度|

51 赵美娣 陈楷翰 武夷山 林中祥 文克玲 徐晓 蔡庆华 许浚远 陈安 鲍博 牛丕业 王春艳 李斌 韦玉程 蔡志全 尤明庆 秦逸人 钱大鹏 杨正瓴 曹建军 何士刚 季丹 刁有彬 夏志 李宁 李冰 汪晓军 张忆文 马德义 郑永军 刘庆宽 吴锦宇 刘钢 陈冬生 禹荣明 杨学祥 王永林 强涛 傅蕴德 王勇 廖爱民 anran123 JIANHUN wangqinling biofans ybtr3929 yunmu clp286 Majorite chenhuansheng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