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外圆内方”不容易

已有 3209 次阅读 2013-4-9 16: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外圆内方

前几日看科学网介绍中国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先生的演讲,施教授讲了这么一段话:“能够成才的人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既能顺应外界与人融洽相处,又能有自己的个性坚持自身观点。”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做到“外圆内方”就得拥有大智慧了。在某些环境中,让一个人的原则和处境做到协调与和谐是不容易的,圆滑的小人,有棱有角得罪人的君子可以说在历史上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相比之下一些人物的成功与成名都不是偶然。



在《资治通鉴》第一篇《周纪一》中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魏文侯派将军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之后,魏文侯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手下的群臣:“我是怎样的君主?”很多人都“聪明”地回答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大臣任座却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则气呼呼地跑了出去。接着,魏文侯以同样的问题询问另一个大臣翟璜。假如你是翟璜,你该如何回答呢?


显然这个本来似乎不应该是问题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成了一个棘手的大问题。魏文侯让大家评论他,原本是想听到赞扬的话,言外之意是我把中山国都打下来了,功劳应该不小吧,似乎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正面的回答。其实在当时的魏文侯的心目中,这是一个表面上的问题,可实质上根本就不是问题,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歌功颂德是理所当然的不二回答。可任座却出乎意料地给他泼了盆冷水,批评之言还有理有据,驳得魏文侯无言以对,为了掩盖自己的失态,只能大怒以图搅混局面从而解脱自己。在这种君臣关系陷于强烈矛盾冲突的尴尬局面下,如果你是翟璜,你是实话实说呢,还是歌功颂德呢,若是前者则会与任座一样得罪君主甚至没有好下场,若是后者则会被正直的大臣瞧不起甚至以为你阿谀奉承,不是得罪威严的君主就是得罪正直的大臣,此时的你是否也会感到因矛盾冲突却束手无策的沉重心理压力呢?这时候圆也不是,方也不是。


我们来看看翟璜是怎么说的。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听到这样的评价非常高兴,当然君主也不是好糊弄的,因此进一步质问他:“你何以知道?”翟璜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把任座追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任座,奉任座为上客。


翟璜不想惹恼魏文侯冒犯君主的尊严,又想肯定大臣任座的正直,还想化解君主与大臣之间的紧张矛盾关系,于是就在君臣关系上巧设玄机,把君主的仁德与大臣的正直的相互关系作为因果关系而揭示出来,提出了只有君主仁德大臣才正直的非凡见解,言外之意,如果君主不仁德,大臣就不敢正直。他以任座说话正直来反证魏文侯的仁德,乐得魏文侯高兴接受,也维护了任座的正直,还将两者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这就是“一箭三雕”。


在翟璜那个年代,挑战君主的威严等于自找麻烦,而翟璜身为知识分子也有自己要捍卫的底线。翟璜的智慧之处在于将原本分裂开来的矛盾对立双方统一起来,他将君主的仁德与大臣的正直统一起来使得矛盾对立双方形成完整的矛盾对立统一体,通过大臣的正直来彰显君主的仁德,通过君主的仁德来彰显大臣的正直,这样一来,矛盾双方均通过对立面而达到彰显自己的真实目的,君主的仁德和大臣的正直都通过对方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矛盾双方相得益彰。



一个有个性、有本事的人必然有棱有角,这些棱与角自然要和一些现象与人产生对立,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子捍卫的“棱角”也各有不同,所谓“外圆内方”就是在保护自己棱与角的前提下与他人消除对立,“外圆内方”可以看做维护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高境界的体现。


“外圆内方”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产物,这种矛盾对立统一的思维正是辩证法的精髓,从这个思维中我们能看到中医等传统学术的影子。有人说辩证法是放屁,可这个屁想放好也是很不容易的,让方和圆统一没有一定的修行和经历是做不到的,请不要把一些简单的道理归结为“放屁”,因为有些道理不是让你简单记住的,而是希望你做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678576.html

上一篇:圣人教不了的学生
下一篇:不要轻易代表死去的人发言
收藏 IP: 110.103.42.*| 热度|

5 曹广福 朱晓刚 袁海涛 wgq3867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