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了解到有一部好评如潮的国产科幻电影,肯定激起我强烈地观看欲望。手机上,网上也有朋友推荐网址,在网上看。但作为3D大片,要获得震撼效果,当然应该去影院观看。
2009年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全国上演,适逢国内大导演张艺谋拍摄,且由国内当红影星主演的《三枪拍案惊奇》同时上演,比较这二部电影,让我感到无限的失望。当时在电影领域,中国与美国的顶级导演的科学素养不知道差了有多远。甚至悲观地觉得以国内高等教育的文理分科,搞文学艺术的人,几乎在高中就不学物理与化学,恐怕国内很难拍出象《阿凡达》这样的科幻大片。转眼十年过去了,终于我国的导演在国内也能拍出国内观众一片叫好的科幻大片。
看了《流浪地球》,感觉这电影的制作手段与方法,与好莱坞的科幻灾难大片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导演与编剧是中国人,主要演员也是中国人,故事的主旋律亦有所不同。当然,作为科幻电影,它不完全是科普作品,并不能要求它的科学原理完全正确。另外,由于商业电影有票房要求,故要制造一些有冲突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观众,从而创造更高的票房。现在看来,导演的目标达到了。
我没有看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原著,据说电影更改了原小说80%的内容。小说的科学原理应该更严谨一些,科普意义更强一些。而电影则故事化多一点,对于宇宙飞船来讲,宇航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是极高的,难以想象在控制室中用酒精点火这样的事发生,因为那样做,无疑于带领宇宙飞船上所有人员集体自杀。但若完全写实,拍成科普教材,在零下80多度,且大量空气被木星吸走的地表,大家都只能穿着笨拙的类似于宇航服来表演,那还有什么美感与情节呢?除了少数“宇航迷”喜欢,还有多少人被吸引到电影院去观看呢?
《流浪地球》与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好莱坞大片往往会显示个人英雄主义,男主角是一个大英雄,最后,不仅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最后一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能抱着美人归。而这部大片,则加进了中华文化的元素,男主角具有家国情怀,男主角更爱家庭,为了地球的集体利益,宁可牺牲自己。
我也感觉到《流浪地球》的一些情节,有点似曾相识。科学网岳东晓的博文做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流浪地球》一段与美国1968年的大片《2001 A Space Odyssey》关键情节几乎雷同。《2001A》电影中也是在木星附近,两名宇航员觉得计算机叛变,决定关闭机器,但计算机察觉,在他们出舱时杀死其中一人,另一人则费力爬到计算机核心,拔出插卡,计算机被关闭后,发现它原来在执行一项秘密使命。在1984年的续集 《2010 第一次接触》中,木星发生核聚变反应成为第二个太阳,强大的爆炸冲击着飞船。《流浪》几乎照抄、挪用了这些情节。
我分析《流浪地球》应该也请了好莱坞的特效团队,或原来在这些特效团队工作过,自己又拉一帮人马新组建了团队。这帮人马,以前做过类似题材的好莱坞的大片,或者学习原来已成功的好莱坞大片的优点,很自然地,轻车熟路,就会套用原来做的那些思路与方法。
从科幻电影,推及到其它,这十年来,在不少领域,中美的差距正在快速减少。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娱乐业,只要找到投资,有情怀,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互联网及资讯业的发展,使专业协作加工,变得越来越容易。如造汽车,只要舍得花钱,都可以采用国际招标采购,购买到全世界最优质的零部件,再将采购的优质零部件组装起来;或寻找专业的代加工企业,如苹果公司找富士康代加工苹果手机,这也是国产智能手机遍地开花,国产电动汽车在国内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拍电影,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操作,构思好,花大钱,请全世界最优秀的团队,分部,分块制作。如特效,如电影音乐等等。这部《流浪地球》也许就是一个开端,它可能开启了一个时代,类似的大片将会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好莱坞独霸天下的好日子也难以为继了。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化,我们如何适应这扁平化的时代?作为一个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精,做强,甚至做到世界一流,这样,当其它单位或个人要完成他们宏大的产品,或计划时,就会选用各块最优的零部件或模块。这个零部件若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很小,也一定会有它的存在和应用价值,就好象《流浪地球》的导演找到优秀的特效团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