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初入科技职场的生存【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12072 次阅读 2013-3-10 22:24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后, 东西, 读书笔记, 愣头青

刚拿到博士学位或者博士后出站,选择了教育、科研事业,这样的“愣头青”往往会经历很多磨难,碰无数次的壁才能成长起来。有些东西可以从书里学会,可以听别人讲,有些东西会碰得头破血流才会明白。
 
好几年前,我曾在复旦bbs上看到有介绍A PhD is Not Enough这门书,我买来,还专门写了读书笔记。里面提到一个例子:有个人进了美国国家实验室,单干,梦想着编写出一个大型的程序,结果三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只能离开国家实验室。这个例子就说明politics的重要。 
 
当时我还看科技导报走向职场栏目。程基伟在他的系列文章中反复提到“先生存后发展”,这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入职后的发展,我都遵循“先生存后发展”!并且,我多次给妻子说了这句话。

什么叫先生存后发展?就是说,首先要在职场上活下来,然后才是发展自己。怎样在职场上活下来?首先要明白用人单位要的是什么!我入职后,签订了“大合同”和“小合同”,明确了用人单位三年后想看到什么。我还在人事处主页上找到引进人才三年考核的表格文档,明确努力的方向。

入职后,一开始也许什么东西都没有,启动经费也不会及时、完整地到位。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反正还没有到位,我先休息一下”的态度的话,那么就完了!因为,用人单位不管给你多少资源,他们希望在三年的时候看到“产品”!我刚进校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我凭着一台电脑,整理出多篇以前的论文,还写出多篇综述,有力地“充了饥”。

初入职场,有个常见的误区,那就是整天有事情忙着!1-3月,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月,写浦江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0-11月,评硕导、博导;12月,写年度工作进展。刚进校的教师,特别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往往会有很多本科生来找。校内还有各种学术沙龙、报告会。整天有各种表格需要填写。很多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但是那些东西(比如参加本科生评奖学金会议、指导本科生重复文献的实验)“指向”三年考核的目标吗?的确,那些东西对于成为院系的“好公民”是有用的,但直接“指向”1个国家级项目、3-10篇文章、2门课的工作目标吗?如果本职工作没有搞好,搞那些花花草草有什么用?

从事科学研究,有可能同时有很多条线索,可以东出一篇文章、西出一篇文章。可是,我不想听“宏伟的蓝图”,我只想听正在写哪一篇文章,什么时候能够出来。有时侯,同时在搞几篇文章的结果就是哪篇文章都没有出来。我常提到“先生存,后发展”,是因为在国内这个环境,人们喜欢“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你一进来就表现好,能出文章,能拿到项目,以后别人会更支持你。反之,别人没有耐心等待。 
 
也许,你慨叹各种不如意,比如申请国外国家实验室的合作被枪毙了。但是要知道,事情的发生,总有原因,或者说合理性。你站在车站等公交车,公交车司机经过而不停,有其原因,就看你是否去思考。同样,合作被枪毙了,你和对方有过合作经历吗?你给对方出了文章吗?你要做的东西马上就能发重量级文章吗?你是重量级科学家吗?如果你是那样的人,恐怕别人会求着你合作吧?所以,遇到问题,想想原因,不要气馁。重要的不是无限制地推进、测数据、申请项目、招学生,而是基于现有的条件、现有的数据,把已经有的数据整理成文,一步一个脚印。

在中国高校,招人有两种思路,要么你自己干,要么你做别人的帮手。无论是自己干还是做别人的帮手,要受到欢迎,就要对别人有利,有价值。怎么有价值?你能评上什么“青”,对院系有价值。如果不能,也要能够提供“人无我有”的东西,比如自己有某方面的专长,能够和周围老师合作或者形成团队,成为学科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环。也就是说,不但要有自己的独立科研,而且要与人合作科研,形成“纵横交错”的结构,让别人感到需要你、离不开你。

有些事情,不能过于依赖别人。比如不能指望本科生能帮你“打江山”,也不要过于依靠坐落于国外合作方的大型仪器。有些国外的实验,做一次需要等很长时间。要取得科研的成功,要在职场上生存下去,除了利用国外的大型仪器,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科研平台,做一些“风雨无阻”的实验,“两道通吃”。退一步来说,不管是“一条路走到底”还是“两道通吃”,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的就是文章、文章!

在国外做博士后,很多事情都是理想化的!你要做的,只是做实验,不需要同时承担各种角色或者任务。可是在中国要做事,比在国外做博士后复杂多了。做事要有强劲的执行力,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否则就会“喇叭腔”(就是把事情搞糟)。比如要出国做实验,从确定日程安排、买飞机票、办批件、办签证、合成样品、邮寄样品、做实验,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错或者耽搁!不要听什么“马上就办”、“应该没问题的”、“在做”,而要问“已经办到哪一步了”、“什么时候能有结果”。每过一段时间催问进展。

我在办事方面,也曾吃过亏,所以我现在办事很细致,处理问题有策略。在学校办事,还要注意,有些事情多主动!往往你打电话找什么办公室,对方告诉办事员休假了。对方就等着你自己退却,因为对他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事实上,办事员休假了,学校就停转了吗?如果你亲自跑过去,找他们科室的别人甚至领导,说清楚这事情你急着要办,他们会妥善地帮你办好。人都是人性化的,发电子邮件冷冰冰的,而亲自过去沟通,好好说,别人能帮你办成,并且以后都认识你了。

找人办事,给反复打回来,脸皮要厚一点!要从中吸取教训!比如你想买台贵重仪器,写了申请报告,结果给科员反复退回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Don't take it personally!有些意见非常中肯,比如“你写了买这套仪器有什么好处,但没有写如果不买的话,对科研有什么损失。”如果你真把这些意见都吸收了,那么你的“肌肉”会越来越强壮,以后都能指导职场“菜鸟”填写表格了!

进入高校后要从事教学,不要傻傻地等着领导来找你安排教学!等你等了一个学期没见任何动静再去找领导安排课,第二个学期也“轮空”了。更何况,有些课别人在上着,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上课要注意提前备课!往往有的老师到上课前几天才“临时抱佛脚”,但是说不准就有些节外生枝的事情发生,比如小孩突然生病了,突然被安排外出开会等等,这不但会搞得自己很紧张,而且会把家庭搞得很紧张!上课前,提前赶到教室把电脑调整好!有一次我作为评委参加评审一个学生的科创项目,提前进教室时,学生主持人已经把手提电脑放在了讲台上,但没有调试。等铃响了才调试,结果花了一刻钟才把投影调试好!

在职场上,可能有很多“地雷”在那里,因此得多学!我虽然已经是“老生”了,还旁听“新进校教师”的辅导讲座,还参加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比如,教务处副处长介绍了各种作弊的情况和老师从事教学、监考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对我很有启发,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些事情,多请教资深的、有经验的老师。比如我妻子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在处理补考成绩时发现了难题,我马上让她向领导请示怎么处理,成功地避免了一起突发性事件。

招学生要慎重!很多学生总归说“对您的科研方向很感兴趣”。刚进校的教师,看到学生就收进来。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有个博士生当初号称对我的课题很感兴趣而从别的课题组转过来。转过来之前,我也曾听到别的老师的婉转“警告”,但是别人说得没那么明确,我也没有经验。结果那个博士生进来后常常往外面跑,不接电话,不回电,搞得我心力交瘁!所以,收学生要慎重!

步步要小心。有时侯一个同事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你“哦”了一声,结果传出去,变成这话是你说的。再比如有一次一个老师让我审外校的博士论文,并且在电话里对我说,有200元评审费。由于放长假的关系,我在电话里对他说,把评审费夹在博士论文中,投入我的信箱。我利用长假时间到学校审好后,再投入他的信箱。我这么做的出发点是省事。但他坚持说要我亲自去拿博士论文,等审完(看看评得认真不认真)才给评审费(并且要签收)。他说得也对。后来不知怎么,这事传了出去,我成了“贪财的人”!

后记:修改后整理成两篇文章,由《科技导报》刊登:

入职后的一些点滴体会.pdf

换位思考·落到实处.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669076.html

上一篇:催编辑,行不行?
下一篇:给参加考研面试的“菜鸟”【已发表】
收藏 IP: 101.86.204.*| 热度|

51 张洁 陈希章 雷栗 夏磊 吴明火 逯文君 郑春 王善勇 林中祥 彭思龙 鲍海飞 吴志民 金小伟 罗帆 高常军 丁大勇 魏武 苏光松 胡锐锋 许改霞 王恪铭 刘瑞亭 牛文鑫 刘蓉晖 徐大彬 熊李虎 喻海良 赵广 杨昆 孙尉翔 傅蕴德 王加升 付海洋 范学东 尹俊 李刚 段洪涛 罗春元 肇极 万润兰 石兴强 谢晓专 zfqi2009 varian bumblebee windsea zhouguanghui louiexp dangping dating kxwla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