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圈子里,称呼对方的时候,往往会拔高一点儿。比如,明明对方是个副科长,副处长,副校长,我们一般也会在称呼的时候,把那个“副”字去掉,变成李科长,王处长,张校长等等。在学术圈子里,如果对方是副教授,我们在称呼的时候,一般也会把“副”字去掉,直接称呼对方:刘教授,赵教授。
在美国的大学里,同事之间一般互相叫名字,也就不在意对方的官职和职称该怎么叫了。学生叫老师,一般也叫名字,偶尔用姓称呼的,一般前面加个Dr,就可以了。比如Dr. Wang, Dr. Li等等。少数情况下,当老师的没有博士学位,学生就直接称 Professor Zhang, Professor Zhao。注意,这里的professor是老师的意思,而不是职称里的教授。其实,在美国的大学里,从instructor到assistant professor,到associate professor,到full professor,乃至于在大学兼职的adjunct professor们,都可以被冠以professor 某某。
比较严格的倒是Dr. 的称号。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人,是不能被称为Dr.的。美国有个Juris Doctor (J.D.)的学位, 是个研究生专业学位,虽然叫doctor,但是这是个职业学位,一般进入Law School毕业合格就可得到,所以并不被认可为一个博士学位,拿到J.D.的人,从来不自称,也不被称为 Dr. 某某。
我曾经有个同事,是密歇根大学拿到的博士学位,这是名校,含金量应该没有问题。我们学校有些同事从来不用Dr.称呼她,我很奇怪地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因为她在ABD (All but dissertation)阶段,就用Dr. 自称了一下子,被人抓了小辫子。相比之下,国内对博士的称号,要宽松很多。更早年间,我还是个博士生的时候,陪同我的导师在国内几家企业做案例,所到之处,总是被人客气地成为李博士,我纠正了几次,还是不行。后来我发现,原来国内真的是可以把博士生叫做李博士王博士的。比如,在博士生论文答辩的海报上,就常常看到“答辩人 张三博士”、”答辩人:王二麻子博士“的字样。我对此不解,还专门较真过一次,当事人一句话就把我的嘴堵住了:“国内都这样。”
在国内也有被人无意识贬低的时候。我做助理教授的时候,曾经有国内一家刊物刊载我一篇文章,署名的地方,赫然出现了“李宁 助教”的字眼。我觉得很不合适,堂堂一个助理教授,怎么跟国内地位还不如讲师的助教划等号了?去信要求更正,对方很客气,说刊物没法该了,以后注意,不过国内对美国的助理教授就是称为“助教”的。我对这个答复将信将疑,因为我觉得在学术圈子里,大家都好面子,不拔高就算了,怎么会有这种“贬低”的情形出现?
然而,今天读到一篇博文,让我彻底释疑了。
博文的题目叫做《毛宁波教授与刘丽军助教来预测所开展学术交流活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326-815403.html),是毛宁波教授转载的国家地震局一个研究所的报道。报道显示,刘丽军是加州理工的博士,经过UCSD的博士后训练,现在是UIUC助理教授,这是正常的比较一帆风顺学术职业发展路线。对比国内直接给海外博士后教授职称,或者国内博士毕业(或者两年后)就拿副教授,以及博士后出站就做副教授的普遍现象,刘丽军这个助理教授的含金量应该一点儿也不比国内的教授差。结果,人家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助教”了,情何以堪啊!
【补充】
袁先生留言道:
“助教就助教吧,多说几回就顺嘴了。现在国内都没有助教这个职称了,真正称助教时大家都明白指的是美国的助理教授,所以也不必太过不爽。”
答曰:理儿是这个理儿。中国已经没有助教这个职称了,可能也是现实。但是别忘了,美国还有个teaching assistant的职位呢。如果助教助教这么叫下去,没准哪天美国做teaching assistant的同学们也会在国内被当作美国的助理教授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