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见吕乃基老师的博文《科学网七年之痒》(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930009.html),心里咯噔了一下。吕老师2009年来开博客的,都七年痒痒了。我应该比吕老师来得早,我的七年之痒是什么时候过去的呢?怎么我一点儿知觉都没有啊?
冷静下来,掰手指头算了一下,2009年到2015年是六年,不是七年。看原文,吕老师也说的是即将到七年 之痒。于是去翻了一下自己的博客,发现我的第一篇博文是2008年9月6号贴出来的。也就是说,我的科学网七年之痒,其实刚刚过去一个月而已。
那么,七年痒痒的时候,我在科学网干了什么呢? 我一查,吓了自己一跳。原来,我的七年之痒居然如此辉煌。9月9日,我发表了博文《数据说话:美国各类大学不同学科的教授平均工资水平 》,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两万九千多个点击;9 月11日,我发表了博文《博导二三事》,这篇博文给我带来了接近两万四千个点击。这么高的点击,我以前的博文很少达到这个高度。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科学网让我在应该痒痒的时候火了一把!
照例回顾一下科学网历程。
2008年开博, 当年9月6日发出第一篇博文,到今天为止,不算现在写的这一篇,共贴出280篇博文,点击接近196万,共有好友598个。蒙科学网编辑垂爱,大约三分之二博文给戴了小红花。印象中,我的总点击曾经进入前100名,最好名次大约是七十几名,但随着自己越发懒惰,而科学网勤奋者大有人在,此消彼长,我被踢出前100名,大概可预见的将来,重返排行榜的希望也比较渺茫。
我在科学网最大的收获,不是写了多少博文,不是给戴了几朵红花,也不是获得了多少点击。我最大的的收获是,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好多朋友跟我不在一个专业圈子里,没有科学网,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交集。交朋友的好处,就是见面吃喝和吹牛。我利用回国的机会,在北京和上海都跟博友见过面,吃过饭,侃大山,吹牛,很过瘾。
我的大多数博文,都是急就章,很少推敲文字。而且,应景话题比较多,参加热门讨论比较积极。我自己专业上的文章,比例并不高。这可能是我以后要加强的地方。
来科学网七年多了,七年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要痒一下。现在过了一个多月了,好像也没有太多感想可以分享。就先说这么多吧。
是为记。
附记:我本人还是很感谢科学网提供这个平台的。要说意见,也有两条:(1)这个编辑器实在是功能不全,能让人发疯(比如,上面两段话的行距就改动不了);(2)总是提醒我换密码,我按照要求换了,还是说我的密码保密性不好。我希望科学网把那个提示去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