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久违的生活

已有 3713 次阅读 2012-6-26 17:5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天气预报, 公交车, 中关村, 雨伞

据说,大雨从昨天晚间就开始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一定睡的像那啥动物一样,窗外发生了什么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的。因为还在倒时差,夜间12点多醒来的时候,要么是雨变小了,要么是雨暂时停了,我还没有意识到下过大雨了。辗转再一次睡着,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快7点了。等到吃过早餐,一切收拾停当,准备要出门的时候,正好是8点出头。

锁门的一刹那,我想起头天的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雨,便把一把雨伞塞到随身的背包里。从电梯口出来,往公交车站走。天阴阴的,不时有雨滴飘下,路上有行人打着雨伞。我没有把伞撑开,觉得这样的天气,气温较低,还有丝丝凉风,行走在路上是再舒服不过了。

到了公交车站,等车的人已经很多了。不过,在这里停靠的,有七路不同路线的公交车呢,分流的结果,是车上并不太拥挤。我虽然只坐两站地,而且七条路线上至少有4条可以搭乘,但运气不好,每次引颈眺望,到来的都不是我要的公交车。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乘客换了至少有三茬,站立足有15分钟,才等到740路。

车到中关村路口,照例要堵一下。等待绿灯的当口,外面的雨变得越来越紧,水流顺着车窗往下淌。我知道,下车的时候,我别无选择,必须要冲到大雨里了。我从背包里拿出雨伞,做好了准备。

公交车停靠稳当,车门一开,我便冲下去,并用最快的速度,撑起来雨伞。走在人行道上,一边是很旧的居民楼,雨水正从排水管道泼下来,由于管道的末端跟地面还有一段距离,水流到地上溅起水花,行人无处可躲,只好任由水花打湿裤脚。过马路的时候发现,由于排水系统难以马上接纳如此多的降水,路边形成了不太窄的溪流。我一边一脚踩进去,一边想起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著名论断。心想,下午下班的时候,这条溪流应该就消失了吧。

辗转将近10分钟,才来到研究所大楼,进门的时候,低头看了一眼,发现裤脚全湿了,感觉了一下,似乎鞋里面并没有进水,这全仗我一路小心翼翼、全力避开深水区的功劳。乘电梯上8楼,打开办公室,马上撑开雨伞,放在一边,希望早点晾干上面的雨水。然后把背包放下,打开电脑,趁着电脑启动的功夫,往杯子里放上龙井,快步走到开水房,泡上一杯香茶。回到办公室,电脑启动已经完成,先打开邮箱,处理电子邮件。处理完毕后,从抽屉里拿出昨天没有看完的材料,一天的工作就算开始了。

多少年了,习惯了自己开车从家里去办公室上班,不曾焦急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不曾打着雨伞小心翼翼地在雨中行进那么久。不过,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我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这是遥远而熟悉的经历,是久违了的生活。

已经接近下午6点了。外面的雨早就停了,不一会儿,我就要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到公交站,等车,乘车,下车,往回走,上电梯,回到那个像小鸟笼子一般的蜗居。然后,准备晚饭,看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过自己久违了的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586129.html

上一篇:岁末总结:2011年,我与科学网博友
下一篇:明天开始在政策所讲授“科技政策研究方法论”
收藏 IP: 159.226.34.*| 热度|

13 曹聪 邸利会 吴飞鹏 武夷山 刘立 曹广福 曾新林 王晓明 杨正瓴 迟菲 王海辉 xuanxuanchan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5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