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有新闻报道,大概没几个人会知道《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件事情。这让我想到,其实即便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大量信息还是会被淹没的,而一旦相关的人发现了信息提出质疑的时候,大概已经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走过设定的流程生米做成了熟饭。当我找到这个文件打开的时候,发现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14年7月28日至8月1日,连头带尾只有短短的5天,目前早已过了截止时间了。 不过这次,却因为在入选《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的34项低碳技术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被列入,自然之友等数十家环保组织 “联名上书”,通过邮件、寄送信息公开申请的方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质疑。虽然这份“反对将垃圾焚烧列入低碳技术行列”的联署信发出的时候已经过了征求意见的期限,不过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的相关人员还是对此做出了回应。
对相关技术我是外行,看自然之友的质疑信上写得相当专业,而发改委的回应却很有点推脱之意。其中说到 “技术目录不解决垃圾焚烧的管理问题,而是在技术上,提供更多在垃圾处理方面的选择”,便属于明显的推脱。就在目录出来没多久,便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技术目录,预计未来5年总投入将达到260亿元”的报道,远早于质疑的声音,而且从目录颁布的说明上也能看出,目录的推出是为了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为有关企业和机构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低碳产业确立方向和坐标,并为下一步制定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提供依据。”(引自“《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可见目录本身便有推荐性质并将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作为支持的,后续也会有一系列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以及相关的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难怪许多环保人士和组织要提出质疑了。
让我看了忍不住想笑的是关于对“不符合低碳目录遴选原则”这个质疑的回应,“我们是经过七次专家严格评审以及仔细测算的。经过这么多道程序,做出的评判应该是中肯、客观、准确的。我们用制度说话,而不是个人的判断。你如果对我们的程序有质疑我们欢迎,但如果对我们的结果有质疑,这就是另一回事了。”专家又被人拿来做挡箭牌了,呵呵。其实在质疑信中有详细的对这个问题的说明并列出了具体数据,不知道过几天是否有专家出来做具体说明?
对于“监管力度和水平不足或致负面影响”,发改委的回应倒是表示了一定的认同,“尽管垃圾焚烧技术对周边1-2公里范围内的人民肯定会有一些影响,必定会有反对意见。任何一项技术或管理措施,都会有相对有利这和相对不利者,这是一个利益的平衡,当然我们也会关注这些反对的呼声。” 可这个回应却很巧妙地把问题的重点作了转移,从一个影响范围颇广的环境和公共决策的问题,改变为一个仅仅涉及利益相关者的问题。
说实在的,要是讲技术上的问题,普通老百姓还真没多少发言权,毕竟你不是专家,可垃圾处理的事情还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在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垃圾分类工作都还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垃圾焚烧技术的推广其实是缺乏必要基础的,混合了大量餐厨垃圾的焚烧不仅能效低而且污染也大,如果生活垃圾焚烧厂打上了低碳、环保的标记,还能赚取各种低碳补贴和政策倾斜,受此驱动,全国垃圾焚烧厂无疑将快速增多,也就会留下更多的后遗症。
所以说,尽管自然之友等数十家环保组织 “联名上书”的意见发出时意见过了征求意见的期限,但愿相关部门别拿程序说事而不认可,当然能尊重这样的意见最后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从目录中撤出是最好的,如果不撤出,则最好对这个质疑能有个真正有说服力的回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