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回家看看
最近听说“常回家看看”立法了,这事还是挺耐人寻味的。刚才跟我们群里的几个兄弟聊天,也聊到这件事,大家也都很是感慨。有人说之所以要立法,可能跟现在很多地方子女不孝敬父母有关。城市可能还好点,毕竟大家都还顾及点脸面,很多偏远地区,甚至原来民风很淳朴的乡村,也都出现子女把年迈的父母赶出家门的丑闻,这股歪风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看来国家审时度势,该出手时就出手,在这个当口立法还是深得人心的。
有朋友打趣说,之所以出现孩子不孝顺年迈的长辈的问题,其根本原因,罪魁祸首可能不见得真的是经济上的问题,而是娶的媳妇不好,媳妇都把儿子给管住了,就是儿子想孝顺自己爹妈也力不从心,因为媳妇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孝顺她的爹妈上面。所以,在这个媳妇当家的年代,某种程度上讲国家立法是给媳妇们立的。当然,这是玩笑话,我这个朋友也很快被群里的女同胞骂的鼻青脸肿。但不管怎么样,最后大家还是得出得出一个共同结论,还是生女儿好啊,关键是在家里说话算数啊。
无独有偶,上次回国,一票朋友小聚,我一哥们说了一席非常有水平的话。一日,他的老婆找他商量个事,说孩子的姥姥要过生日了,你看咱们这一年也回不去一次,怎么也要好好表示一下吧,我听大姐说人家给五千,咱们条件好点你看给一万行不?朋友当时就怒了,说不行!一万绝对不行!要我说至少也得给两万!彼时,他老婆准备好的一肚子火化成了感动的滔滔江水。当时,在座的都是有学问的人,喜欢打破沙锅纹到底,说,你老婆最后到底给了多少?朋友狡黠地一笑说五千!我继续穷追猛打,问,下次你老爹老妈过生日的时候都给多少钱?朋友很得意地一笑说,标准线跟老婆的爹妈只高不低!从这个案例说来,孝顺问题,把责任完全推给媳妇实在是太委屈人了,太不公平了。
说到这里,我一下子想起了这样一部老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农村,那个年代还有生产队。一个老汉,老伴早逝,又当爹,又当妈把独子养大成人,娶了媳妇,孙子也都五六岁了。一天,老汉从田里回家吃晚饭。儿子,儿媳饭和孙子当时已经吃上了。什么饭呢?两种颜色,一种是黄色玉米面的菜包子,素馅的,当然也有一些碎肉末,是包白面水饺剩下的,或者说媳妇良心发现故意留了点放到玉米面这边的。另一种当然是刚才提到的白面水饺,一个肉丸的。趁老爹还没回来,一家子抓紧吃起水饺,虽然儿子有点不同意,但也没敢作声。然而,还没等大家把水饺吃完,老汉这个当口回来了,一身的疲惫,但看到了大孙子还是非常高兴,吃起儿媳端上来的玉米面菜包也是津津有味。边吃边认真挑素馅里的肉渣,很细心地挑,当然是舍不得自己吃,而是小心翼翼地喂给孙子吃。当时有一个细节,在老汉没回来前,孙子不小心把一个水饺掉在地上,大家谁也没发现。而当老汉给孙子喂肉末的时候,儿媳突然发现了,赶紧把水饺踩在脚下,碾碎,一副故作镇静的样子,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不安。而不懂事的孙子,突然挣脱了爷爷的怀抱,跑到厨房端出了一大碗吃剩下的水饺,让爷爷吃。这个时候,时间凝固了。。。。。。看到老爹浑浊的泪水,儿子再也受不了了,扬起手狠狠地抽了媳妇一个嘴巴,一阵狼嚎夹杂着小孩的哭叫,老人的抽泣传出很远,撕扯着观众的心。。。。。。
说起刚才的玉米面素材包子,我也深有体会。当时我也是只有几岁,也是父亲用筷子把素材包里的肉丁很认真地挑出来送到我嘴里,看我着急的样子,还不住地说,还有,还有,越挑越多。那个时候,我真得相信父亲手里包子就像马良神笔下的聚宝盆,里面的肉啊总挑总有,永远也吃不完。今天再看着老婆追着给女儿喂饭,女儿不耐烦的表情,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有时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照顾自己孩子那样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父母年老了,很多方面就像一个孩子。这真得是一个轮回,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一把屎,一把尿,一口饭,一口水把我们养大,而当他们年纪大了的时候,同样需要长大的我们能一把屎,一把尿,一口饭,一口水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日子。而我们终有一天也会变老。。。。。。
这么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六点左右都要给父母打个电话,风雨无阻。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基本上从他们的第一声“喂?”或“哪呀”我就能判断出他们这一天的身体状况怎样,心情如何,我更能感受到父母等待我电话的那份寄托。我知道,父母年纪大了,老年人这个时候内心是孤独的,甚至有些恐惧,子女们常回家看看,就是他们最大的慰籍。他们这个阶段已经不再跟别人比谁家的孩子当多大官,挣多少钱,而是比谁家的孩子能经常回家陪陪他们,哪怕是一个电话,也会让他们温暖一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1 | 鎬昏:8 | 棣栭〉 | 涓婁竴椤� | 涓嬩竴椤� | 鏈〉 | 璺宠浆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