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关于这个问题刚和AI 聊了一下,它是这样解释的: “传道授业解惑”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三个核心职责: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传道:指的是传授道理,即思想道德、处世之道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育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授业:指的是教授学业,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理论知识。这涵盖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所有学科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解惑:指的是解答疑难问题,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惑或难题时,教师需要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关于教师的这三个职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重点谈一下大学及研究生教育的传道,授业和解惑。首先关于传道,所谓育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应该主要在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完成。作为大学教师,这没有任何撇清责任的意思。因为一个健全的人格何其重要,这要比每门课都考高分重要得多。
关于授业和解惑,其实也要从中小学教育开始,这么讲,很多人会认为大学老师就没什么责任了,完全是甩锅。其实不然。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有什么本质不同呢?其实没什么本质不同。只不过我们的现实造成了必须要有本质不同。通常我们会认为,中小学教育主要是老师教授知识,学生以学习知识为主,不强调创造性。另外,我们的高考要兼顾公平等各种因素,总之学生的分数无比重要。这就会让人们误以为中小学教育是以分数为指挥棒的。而学生一旦到了大学,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突然被要求以创新为主要标准,学生一下子转变不过来,会无比困惑,不知何去何从。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其实想把解惑和授业放在一起谈一下老师的职责。老师该如何解惑?在我看来,所谓解惑就是把一切貌似深奥,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也好,实验技术也好,要用通俗易懂的话打回原形。很多学生读科技论文,读专著,经常读不懂。读不懂的原因其实并不总是读者的知识匮乏,领悟力差,而是作者并没有把他论文或专著的表达的观点内容按常规的模式呈现。或者说作者只是给出了他们研究的结果,至于说如何得到这些结果,当时是如何思考的,思考过程中或实验中遇到了哪些失败等等统统都省略了。就像盖一栋高楼,建筑师傅需要脚手架的帮助,一旦高楼盖完,脚手架都拆除了,只剩下了漂亮的大楼,期间的具体操作,是不为外行人所知的。
讲这个事情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教学的第一性原理。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呢?简单地讲就是不断追问,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举个例子,以数学为例,什么是最重要的?数学问题的推导证明过程最重要。很多工科的学生认为只要记住定理的结论,会应用就可以了,至于证明过程无关紧要。这仲理念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就很难真正理解一个问题,同时你也就很难问出有价值的问题,也就很难有创新。费曼小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去树林里散步,教他认识各种鸟,不仅仅告诉他这些鸟叫什么名字,还要引导费曼思考,鸟儿为什么能飞?鸟儿的羽毛的颜色为什么看起来这么漂亮等等。我上中学的女儿有一天问我,为什么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怎么来的?老实说一个中学生的问题一下子把我这个教授问住了。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就是这么说的,惯性由质量决定,就是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人质疑这个事情。其实,没有事是天经地义的。科学问题就是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下去。解惑的过程其实就是授业。这样的解惑和授业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传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