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cq45 心静似水,容纳百川;雨水交融,普天同乐

博文

细雨霏霏游海河(8):天津站码头(结束篇)

已有 4431 次阅读 2015-12-9 08:19 |个人分类:秀美风光|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天津, 海河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大河之一。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条河流自北、西、南三面汇流至天津后,称为海河。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天津城市的象征和天津历史的见证。海河贯穿天津市区,建有金钢桥狮子林桥金汤桥北安桥解放桥赤峰桥大光明桥刘庄桥光华桥等。15公里的航道上有二十多处历史文化,与天津站隔河相望的是著名的津湾广场。出了天津站就是游船码头,可登船游览海河。                     (摘自百度)

   张善如是我在哈医大十六期读书时的大学同学,毕业后调回天津医院工作,退休后依旧发挥余热。听说我们来津开会,特意抽出时间陪我们夫妇游览天津。不仅全程向导解说,还竭尽地主之谊,令人感激和感动。整个行程的路线是:海河游船-古文化街-鼓楼风景区-耳朵眼炸糕-瓷房子-狗不理。

 细雨霏霏游海河

这次我们乘船游览海河的线路:天津站码头->"天津之眼"摩天轮->天津站码头。

一路上细雨霏霏。 (下面照片中颜色偏绿色的皆是在船内隔着玻璃拍的)

      (8)天津站码头    

  游船驶抵终点站的永乐桥(天津之眼)后开始返程,依次经过金刚桥、狮子林桥、进步桥、北安桥,最后经过大沽桥和解放桥,驶回这次海河游的起点-天津站码头。从这里既可端详对岸的津湾广场,还可远眺赤峰桥,又可回望世纪大钟。本次海河游使我对天津的历史、风土人情和秀美有了更深的了解。

                                大沽桥

                      津湾广场

 

                   世纪大钟

                 解放桥

                           天津站码头

                     解放桥和大沽桥

               赤峰桥

 

 

细雨霏霏游海河

(1):世纪钟和解放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7863.html

(2):津门和津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8320.html

(3):北安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8599.html

(4):金刚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8898.html

(5):古文化街码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9656.html

(6):天津之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39747.html

(7):返程赏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941888

(8):天津站码头(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quickforward=1&id=942038


附张善如同学精彩注释般的点评

   整组照片拍的非常好,尤其天津站在海河的衬托下的磅礴气势和赤峰桥如巨轮杨帆出海的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海河南岸津湾广场一组红色的欧式建筑群,在您的摄影中,透着典雅又精致的美。尤其当华灯初上与天津站隔河相对,真是美不胜收! 还有世纪钟的庄重和飘逸隽永,都在您的摄影中体现的完美无瑕。大沽桥的独特设计如日月同辉,金刚桥如彩虹横空出世,进步桥如飞驰的动车,金光闪闪的北安桥是西洋古典风格和中国传统风格的完美统一。象征天津市解放的标志性建筑百年钢桥金汤桥固若金汤,与望海楼相邻的狮子林桥上一千多只形态各异的大大小小狮子,使之成为真正的狮子林。兼具交通观光的永乐桥,在摄影师的镜头下,高大雄伟的摩天轮~天津之眼矗立海河之上,实现桥轮合一独一无二的风格。 总之,谢谢您喜欢天津,谢谢您用摄影师的独特方式对天津的赞美!欢迎再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942038.html

上一篇:细雨霏霏游海河(7):返程赏景
下一篇:扎根边疆永不悔 – 【悠悠同学情110】
收藏 IP: 113.6.248.*| 热度|

7 李学宽 刘光银 钟炳 朱晓刚 杨正瓴 彭真明 蔡小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