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学生,教:教师,李:李晓榕。
李:线式因果思维和分析还原方法,本质上都更适于因果明确因而简单的事物,不擅长于对付含有各种内部因果循环的复杂过程,因为因果循环既违反线式因果假设,又使合理分析分解难以奏效,所以科学不擅长于对付人文、个体、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如前所述,我认为,生命的活动和演化之所以比物质的运动复杂得多,主要是因为生命中含有大量各种自我作用,也就是循环,而循环会导致质变和飞跃。我多年来一直困惑:线式因果逻辑和分析还原这一套方法虽然强大,但有明显局限:凭什么每一事物都一定有一个具体的原因?更何况找到这个原因的具体物质载体呢?这套方法为什么就能所向披靡?举例来说,生命体的遗传极其复杂,而西方科学用这一套方法,居然真的找到了遗传基因——DNA结构密码!如此复杂、无奇不有的生命居然真的有一个先天的蓝图!这不是这一套方法的完美战绩,又是什么?出于一探究竟的好奇,我近来多学了点相关知识。这才知道,
DNA结构,虽然极为重要,称之为“基因”却属夸张。
它不是蓝图,不是“因”,只是因果循环中的重要一员:它与行为相互支配、相互制约,它是把经验转化为行动的机制;它既是行为之因,也是行为之果。所以,我们不该轻信面向大众的媒体和科普宣传,他们是线式逻辑强迫症的重病患者,往往一厢情愿地诠释科研成果。“基因”的发现,并非分析还原的优良战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明显,它未必能说是这套方法的成功范例。
有人正在为寻找负责幸福、喜爱、快乐和痛苦等感情的基因而努力。假设某一天,宣布找到了这些基因。我想,更可能的情况是:这些所谓物质上的“基因”不过比其他先天物质因素影响较大而已,难以想象它们会比心理精神上的因素影响更大。否则,给机器人注入这些基因,机器人也就有幸福、喜爱、快乐和痛苦等感情了吗?不少人认为,生命奥秘的破译完全取决于基因组学(genomics)——对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把握。甚至有人宣称,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是对人类最终奥秘的解密钥匙,这真是科学病狂者的“疯”言不惭。一知半解者很可能狂妄而有害,难怪英语谚语也说,一知半解很危险。(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按照这种还原论,既然所有同卵孪生兄弟都具有相同(至少是极为相近)的遗传基因,所以即便他们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也应都具有相同(至少是极为相似)的性情、行为和精神世界。这与事实大相径庭。
在英语中,gene是构词后缀-gen的名词化,该后缀的意思是“产者、造者”(that which produces)。在遗传学中,它指由DNA排序片段组成的遗传单元,关键是,它未必有“基本之因”之义。按我的理解,只要大部分遗传影响是通过该单元而起作用的,该单元就被称为gene,虽然这会误导外行以为它是“基本之因”。其实遗传的影响也许并不十分重要,并非“基本之因”。举例来说,假设“幸福感”只有30%取决于遗传,而这30%的大部分由某个遗传单元负责,那么在遗传学上,就可以说这个单元是“幸福感”的gene,但如果把它解释为“幸福感”的“基本之因”,就会误导人们以为它举足轻重、一锤定音。注意,如前所述,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只是在所谓“其余情况皆同”的条件下才成立的。对基因的研究,也是如此。了解这些后,即使有朝一日,媒体宣布发现了“幸福感”的“基因”,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关键在于“幸福感”到底有多么取决于遗传,而不在于对负责大部分遗传影响的“因子”的存在和确定。何况媒体历来追求轰动效应。还原论的不少成功,其实质多少与此类似。对译“gene-基因”、“laser-激光”和“vitamin-维生素”被翻译界公认为三大杰作。的确,把gene对译为“基因”音义俱佳,十分传神。不幸的是,这个翻译界自豪的佳作,实际上有点“以讹传讹”的味道——它居然“完美”地传达了gene词义中(而未必是遗传学中)偏狭地夸大先天遗传的作用。
教:但是,环境影响和自然选择说到底不也还是基因的改变和选择吗?环境说到底也只能通过改变基因而产生影响。这不正好说明,进化论之所以成立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迫使生命体改变了自身的基因。
李:你的观点确实是不少人的共识。道金斯在其轰动一时的《自私的基因》(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中,甚至把基因上升到无与伦比的高度。他明确指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单元,它的自我复制趋向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生命也只不过是基因复制的载体。当然,基因确实起重要作用,环境也确能改变基因。问题是,如果基因决定生命的一切,那么具有相同基因的生命必定完全相同。上述同卵孪生兄弟之例,已证其误。环境多半直接改变生命的演化,它能改变基因,但无需通过改变基因而起作用。
教:无论如何,基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其他因素都重要得多,所以我想,称之为“基因”还是合理的。而且,有这种信念,还是很有好处的。寻找基因的努力,也很值得。
李:把“基因”理解成“根”而不是“本”,这可以接受。一棵树只有一“本”(地上部分的唯一主干),却有多“根”(地下部分)。“基因”是“根”,后天经历和行为也是“根”。先天后天,孰主孰次,颇具争议。除了铁杆的还原论者外,更易于接受的是:它们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单因谬误”(single cause fallacy)。生命这出错综复杂的大戏,并非仅由DNA编导、由蛋白质演出的独角戏,它还有后天环境因素等其他主角。一个生命的不少整体特征并不完全取决于基因和蛋白质。我相信,越是生理上的,或离生理越近的,先天的作用越大;越是心理上、精神上的,离生理越远的,后天的影响越大。但对“基因”的宣传,误导了大多数人。简言之,我认为生命离不开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属性是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任何生命体内独立于环境的物质性,离开了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圈环运动,是无法明了生命奥秘的。结构虽然体现功能,但功能并不能还原为结构,离开了整体是不能由结构推演出功能的。
不错,还原论的信念,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促使人们不懈努力,探讨深层原因,这是正面的作用。这些正面作用是老生常谈,大家耳熟能详,所以我强调负作用。
正在出的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现代化之弊
与师生漫谈科研
5:生命的延续
已出博文系列:
与师生谈科学之弊
17:“脚踏实地”的逻辑? 18:逻辑:真理焉?宗教焉?
27:科学之弊总结
与师生谈科研选题:
3:选题三准则:如何培养兴趣 4:选题三准则:择重舍轻,扬长避短
7:选题四建议 8:总结:选题好比找对象
与师生谈研究策略:
3:人人信之而善忘的黄金法则 4:孤胆方是英雄,独创才有真才
15:类比、联想、猜测、推证 16:评估
17:总结与回顾
与师生谈学习门径:
7:增加深度的窍门6 8:如何培养直觉和想象力?
9:基础不好,死路一条? 10:阅读策略1
与师生谈科研输出:
1:论文写作五要点 2:论文的结构、条理和语言
3:标题、摘要、引言、结论 4:作学术报告四建议
5:与编审人员打交道
与师生谈科研道德:
原文出自: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科学研究中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