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从捷克看工匠精神

已有 3266 次阅读 2016-5-5 08:3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大家谈”栏目前些日子说起捷克的一些情况,有点意思。大意是说,捷克这个国家位于中东欧,国家不大,但很精致。有点像一个内敛的、有内涵的男人,或者说是像一个精致、文雅的淑女。她的国民文化水平和素养普遍较高,但因为位于各列强之间,所以她的为国处世之道也很讲策略。大家谈栏目的三位参讲人说,捷克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忍”字。当年德国通过慕尼黑协议拿走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捷克忍了。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捷克领导决定不予抵抗,也是一个字,“忍”了。因为对抗会还来更大的损失。所以在无奈之下,只要信奉一个忍字。

至于说到捷克的工业水平,那是没得说,是比较棒的。在原社会主义阵营中,至少与东德是齐名的。就我所知,捷克生产的马克沁机枪很早就有名了。五十年代,在北京展览馆(原来最早叫苏联展览馆)就举办过捷克工业展览会。我记得当时父亲从展览会上买来一盒巧克力。我是很一次看到巧克力。放嘴里一尝,有点苦,也是点甜,但不像白糖那么甜,可是很香。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喜欢巧克力了。

大家谈栏目的参讲人说,捷克由于人少,所以他们每个人所承担的工种就不是单一的。其他国家的生产流水线,每个工作岗位上是一个人,而在捷克,每四个工位就安排一个人。那就是说,如果是一个汽车装配线。其他国家的装配线,每个工人只安装一个部件,甚至一颗螺栓。而在捷克,这一个人要干四个工位的活儿。也就是不会只安装一个螺栓,还要做其他三样不同的工作。这三位参讲人说,这就有点像是全面发展了。

说到这里,我觉得倒是需要讨论的。分工越细,效率就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分工越细,每个人的工作就越是枯燥乏味、单调无趣。这是资本大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对于捷克来说,如果她具有足够的劳动力,那么企业肯定也会采取每人一岗的方式。只是由于劳动力的缺乏,没有办法真正实现一人一岗,所以才被实行一人四岗。这与全面发展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劳动力缺乏的无奈选择。

当然,由于这样的无奈,给捷克工人还来意想不到的好处。捷克人的工匠精神十分突出,也十分优秀。在19世纪,捷克产品的质量在很早就是超越德国的。后来德国才逐渐赶了上来,但捷克产品的质量仍然不逊色。只是捷克产品的种类后来比不了德国,所以德国的名声才响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捷克民族多灾多难,有很多不幸。但他们那种精湛的工匠技艺又一直让他们的生活位于较高的水平上。当然,技艺反映的是一种精神和态度。那种兢兢业业,那种稳健与踏实,确实是捷克民族生存与发展过程的必守之道。

中国工业化的路途真算不上有多长。小农的生产方式对于那种工业品的精益求精有时候真的还不是很理解。但毕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的工匠意识与工匠精神也开始在我们的工人中生根发芽。我们开始出现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国工匠。只是这样的人才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现在还是太少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过程。不仅需要技艺的积累,更需要一种精神与态度的传承。

这或许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我们的工业化路程还比较长,比较遥远。虽然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在拾遗被缺方面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在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特别是能够稳定我们的产品质量方面,我们确实还差得较远。不承认这个差距是不行的。不是我们的技术做不到,而是我们的态度和精神还没有达到。而这种态度和精神是需要长年的熏陶,从某种强制发展到某种自觉。这或许才会让我们的工业品质量能够等到更大的提高。

五十年代,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我们的工业化开始走上正轨。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也开始进行了工匠精神的培育。但是在文革中,这个过程被中断了。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农民进城承担了继续工业化的进程,这几乎又是一个从头开始的进程。不过,至少我看到,有许多农民工很快就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技艺,更是有着自身完善和精湛技艺的自我提高意识。他们在做工作的时候,极端认真,极端讲究,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开始,遗憾的是,这样的技工在我们的各个工业岗位上还不是很多。更多的人则是抱着一种混的态度,一种差不多就行了的哲学观念。这对我们的工业化进程非但不利,而且有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74990.html

上一篇:美国前官员的逻辑
下一篇:今天的大学都比不上西南联大?
收藏 IP: 111.196.19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