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如何使用研究资料

已有 3330 次阅读 2016-4-13 07: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做学术研究,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这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人,做学术也收集资料,但囿于时间和范围的局限,能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广泛,不够丰富,影响到学术研究的质量。所以要做学术研究,一个基本功就是收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图书,可以是档案文献,可以是回忆录,也可以是口述历史。当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因为所收集到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有效,是需要甄别的。没有经过甄别,拿来就用,就有可能出问题。因为一些口述及回忆录,其中有的部分,其可靠性是有点令人质疑的。所以不能全信。

然而,有的学者,为了使所收集的资料能够证明自身的观点,也不管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到底若何,未加甄别与区分,拿来就用。在这个问题上,该学者所做研究的严谨性也未免要受到质疑。

对于所收集的资料,与自己持有的观点,这两者间到底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这也是一个不太好处理的问题。我曾经认为,一个学者,对于某个问题,会有一个最初的看法。当然,他需要用大量的资料来提供佐证。不过,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收集以为佐证的资料过程中,会发现有相当一些资料,所提供的内容未必能佐证学者的观点,而可能会提供反证。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会如何处理?这恐怕有如下几类选择。其一,再度收集更多的资料,全面权衡自己所掌握资料的真实性;其二,对自身原有观点的认真反省,由于自己最初的观点是依据最初的资料证据所提出来的,那么,在发现的提供反证的资料出现之后,必要重新认识自己原有观点的成立与否;其三,对于那些提供反证的资料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直接走坚持自己原来观点的路子。反正手里的资料也不少了,算是足够了。对于提供反证的观点不去理睬,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窃以为,对于前两种态度,是比较客观的,是准备和打算实事求是的。对于第三种做法,不好说就一定是错误的,但其可靠性是令人可疑的。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学者,是倾向于采取第三种做法的。

这里是不是可以说,这就涉及到立场问题。说到立场问题,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做学问,做学术研究,从材料出发,不应该事先预定立场。这话说得挺有道理。可是,在今天的学术界,不光是在中国,也包括全世界,有多少人能做到所谓绝对客观?是不是甚至可以说,基本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客观?客观也是相对的。这不是说应该不应该,而是说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预设立场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完全而纯粹的客观,在世界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因为人站在这个地面上,就已经持有一定的立场了。除非他悬在空中,要不然,他不可能没有立场。既有立场,就不能自称所谓绝对客观。尽可能做到相对客观,已经属于不容易了。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说,预设某种立场并不是需要指责的。问题还是要看他的资料能不能支持他的立场,能不能支持他在这个立场上所持有的观点。

有些学者,掌握的资料既多又丰富。在收集资料的工作上,他们下了极大的功夫,甚至达到了一般学者所难以企及的高度,因而也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扬。这种态度确实值得赞赏,也值得学者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在他们选定的立场上,对于所选择的资料采取的实用主义的态度。适合于我坚持的观点的资料,我就拿来使用;对于不符合我坚持的观点的资料,我连提都不提一下。甚至那些虽然支持我的观点,但只不过是个人的回忆录或者口述史,虽然别人会质疑其内容的真实性,那我也依然拿来就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严谨性就不能不受到人们的质疑。看问题,最少要看到两面。如果只看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是不可能得到一个客观真实的结论的。何况在某些时候,是故意不看那另外的一面,只关注支持他的观点的这一面。为了表现他的认真和严谨,他会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来观察那些支持他的观点的资料。每个细节都注意到了,每个细节都给出了最详细的描述。这让旁观者看上去,这个学者真是一个认真的研究者啊。对于如此认真的研究者,谁还能对他的研究成果提出否定和批评的意见?你如果提出批评,就是否认他的严谨,他的认真,他的孜孜不倦,等等,等等。

然而,这种选择性的严谨,恰恰也是学术研究中的大忌。主要是因为他的片面性。片面性的严谨,选择性的忽视,不能称为严肃的研究。他的学术成果的严肃性和可靠性也就打了很大的折扣。或许,他的学术成果充其量只是一个资料的数据库,而且这个数据库是不完整的。任何对这种成果过高的赞美,都是没有意义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69751.html

上一篇:哲学是怎么回事(续)
下一篇:涛子的心事(A little fiction story)
收藏 IP: 114.250.79.*| 热度|

2 许培扬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