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哲学是怎么回事(续)

已有 2059 次阅读 2016-4-12 08:2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对于中国哲学,说实话,很惭愧,研究得很少,几乎没有什么研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用国内某些学者的话说,如果从西方的眼光来看,中国就地根儿、坐根儿、压根儿没有哲学。当然,中国人不太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哲学之哲,这个字眼还是中国的吧?西方叫爱智慧,没哲学什么事。

如果硬要分类,中国哲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相近的伦理学。这样说也有点勉强,可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概念了。打孔子那阵子起,研究的就是礼。礼是什么?是规矩。咱们总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说白了,就是规矩套子太多。而且这个礼仪,主要讲的是君臣父子之间的规矩。这个规矩不能乱,一乱就会天下大乱,进而民不聊生。所以礼仪不可少,规矩不能乱。可以想想,这个礼仪对于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

春秋诸子百家,不都是哲学,但都跟哲学有关联。孙子兵法讲的是军事和战争,但其中没有一句没有辩证法。老子的《道德经》讲的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里面也都是辩证法。特别是老子对水的理解,可谓一绝。水看上去最柔弱,但滴水穿石,坚硬的石头也扛不住。那水还是最柔弱的吗?《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么十二个字,到底该如何理解,恐怕也莫衷一是。

庄子一看就像个嘻皮士,玩世不恭的样子。其实,庄子的意思是说,凡事都别太较真,你哪儿知道这其中到了儿是怎么回事啊?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纯粹狡辩加抬杠。有人说,庄子里尽是诡辩术。这话不太厚道。庄子打心眼里并不想搞诡辩,不过是说,有些事,你说是这样,其实未必是这样,完全可能是那样。这样争来辩去,是不会有结果的,而且没有意义。如庄子说鸡三足。是说鸡有足,是为一,鸡有二足,是为二,二者相合,则鸡有三足。今天看是诡辩。可是庄子的意思是你争个鸡有几只脚有什么意义呀,谁愿意怎么说,就由着他怎么说,争来争去,谁都不服谁,争不出个结果来。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争。

儒家讲伦理,老子讲处世,庄子讲自身对于生活的态度。当然,还是儒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因为历代的皇帝老子都需要儒家的思想,需要的就是那个规矩套子。君臣父子这一套什么时候都不能乱,更不能倒。宋明理学,讲理,把个理字说得玄乎其玄,弄得人五迷三道。最后还是落实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前头就是三纲五常,把这一整套的东西贯彻下来,老百姓必须得服服帖帖。要不然,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怎么管?当然,想管的愿望是一回事,实际上管得了管不了是另一回事,管得好和管得不好也是能够一目了然的。

历史证明,儒家这一套还是有点作用的,但与此同时仍然会有一些另类的观念存在。佛教的思想就对儒家思想有过较大的冲击。但儒家对于佛教似乎又不那么排斥,一个禅宗,就把佛学和儒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谈禅斗机锋,成了士人的一种游戏。对士人来说,入世出仕,出世说禅,进路和退路都有了,也就没有什么可发愁的了。

宋明理学之后,儒家对人们的思想管控的要求似乎更严格了。而且这一套也更符合皇帝老儿的口味了。孔子被奉为万世师表,还不是因为尊崇那个“礼”字吗?一个“仁”字也可以翻来覆去地说,王道是仁,霸道也是仁。所以怎么说都是皇上有理。

中国的哲学与西方的一个显著不同的是,西方哲学对于概念什么的都抠得很紧,什么名堂都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概念要精确,要全面,要完整。中国似乎没那么较劲。道可道,非常道。没法说,没法表达。一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个崇高无上的东西了,一说出口,那个道就俗了,就不是那个意思了。所以只能不说。在这个方面,还真有点像维特根施坦。语言的能力有限啊!

西方追究概念的严谨和精确,但实际上也达不到那个结果。一个名称,不同的人理解起来就不一样。两人且得争论呢,争到最后,还是没有结果。但他们那股子认死理的劲儿倒是让人钦佩。中国人干脆不去追求那个什么概念的精确,大概齐就差不多了。道是什么,根本就没法弄清楚,那就没有必要去弄清楚,咱们就按着道所指出的路走就行了。

中国哲学的模糊性让西方人很不明白。他们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不像他们那样,坚决地去认死理,中国人日常处世也含含糊糊,这样行,那样也可以。西方人则说,这样行,那样就不行。中国人的弯弯绕多,西方人的肠子是直的。其实,这也只是表面和片段,真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不深入地既了解中国文化,又了解西方文化,真是摸不着门。

   哲学是什么?哲学有什么用?似乎单纯泡在哲学里,也不太好说得出什么东西来。但是,哲学的东西一旦与人们的文化联系起来,而且不可能不联系起来,那么哲学的味道就会品出来了。可是也就是那么一品,仍然说不清道不明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69501.html

上一篇:男女之间
下一篇:如何使用研究资料
收藏 IP: 114.250.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