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伤痕文学“是忽悠吗?

已有 3244 次阅读 2016-4-1 07: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微信公众号发来文章,提出所谓“伤痕文学”是美联社最先提出的一个概念,还说,有不少话语框架是由国外的某些势力有意策划的。文章不算太长,但也难以一一尽述。不过,文章中有一段,说“伤痕文学”至今还在起着作用,产生影响,倒也是符合事实的。

当年卢新华创作小说《伤痕》,确实揭开了文学史上的新的一幕。当年刘新武的小说《班主任》可能也会被归结为“伤痕文学”之中。当年好多文学期刊都发表过类似的作品,如《安徽文学》曾经发过的《解瑛瑶》也在我们班同学中引起过关注。

今天所说的“伤痕文学”的影响其实主要不是在文学方面,而是在流传于网络微博、微信中的各种信息之中。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不仅仅只是文革期间,也包括文革前的反“右”等时期,总有层出不穷的所谓揭示那个时代发生的各种事件,当然全部都是负面的。这些段子在一些微信群里流传不休,大有乐此不疲的劲头。

当然,对于那个时代发生的不幸事件,我们确实有必要经常反省,总结教训,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况且我们党的有关历史决议也做出了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结论。虽然不能说做了结论的,就可以不再提了,但现在看来,有些段子所具有的寓意的确有点意味深长。

这些所谓暴露黑暗的段子,并不是打算总结历史教训,而避免过去的错误重犯。从中看到的更多是对制度的控诉,讽刺、诅咒。那已经不再是对过去所犯错误的反省,而是要推翻整个制度的愤怒。这就需要人们来分析了。

一个新的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过程,绝对不会是一贯正确的,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从人的认识论角度来看,犯错误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有的错误如果犯得太大,造成的损失太多,那就不仅仅只是认识论方面的原因了。有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主观缺陷的因素在内,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只要这个制度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而不是只为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而且这个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和富强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全盘否定这样的制度?

疮疤是不应该忘记的,好了疮疤忘了疼当然不可取。但疮疤不是专门用来揭开而让人们不断地去体会那种疼痛与痛苦的。这种不断地反复揭开疮疤的做法到底是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普通善良的人们是不知道的,也是想不出来的。如果不是对我们的现行制度有着刻骨的仇恨,人们也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的解释。

还有一点,在这些人的心里,看到的尽是我们今天社会中存在的阴暗的东西。我们社会有阴暗的东西吗?当然有。可是,除了阴暗的东西之外,同样也存在着光明的东西。这是不言而喻的。只是这些人看不到光明的东西,只看到阴暗的东西,只关注阴暗的东西,而且要无限放大,企图用阴暗的东西遮盖住光明的东西。这种做法的目的就很可疑了。

或许在普通老百姓心目里,也存在着不少阴暗的东西,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老百姓心里,也会存在着光明的东西,存在着更多更大的希望与梦想。没有这种光明,没有希望与梦想,老百姓就不可能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也不可能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更充分的信心。老百姓看到的是,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当然,老百姓也会发牢骚,也会吐槽,但这种牢骚和吐槽与那些人们的内心阴暗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没有纯粹的光明,也没有纯粹的黑暗。老百姓是诚实的,老百姓也是有智慧的。老百姓的智慧比起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来说更为高明。谁想蒙老百姓,多半会坑了自己。

人们之间的眼界是不一样,是有区别的。这种眼界的状态是由人们的心境来决定的。愿意看得更宽广一些的,与愿意看得不那么宽广的,看他心里的阳光是多是少大约有点关联。当然,那些只关注于传播阴暗的人们,估计也想用他们的阴暗来影响普通老百姓,让老百姓的心理也阴暗起来,这样或许能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只是老百姓会被他们的阴暗所忽悠吗?那估计就很难说了。

如何看待历史,特别是历史中的失误和黑暗的一面,也是需要一种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实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冷静的科学态度。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某种慷慨激昂就能看清和解决的。那种有意识的忽悠恐怕也更难达到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67149.html

上一篇:对劳动价值论的再思考
下一篇:对去产能的一种分析
收藏 IP: 114.246.164.*| 热度|

2 魏焱明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