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对去产能的一种分析

已有 1983 次阅读 2016-4-2 07:2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有网络文章称,关于去产能,也要具体分析。文章说,现在由于工业生产需求有所下降,工业和城市其他行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也在下降。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过文章说,相对于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农村住房建设方面,其实还是需要大量的如盘条那样的钢材的。农村住房比较简陋,质量也不是太高,有些房屋建设的抗震性很差。这些都是农民住房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改善农民住房的一个机遇。

问题确实如此。从农民住房需要提高质量来看,我国钢铁生产特别是钢筋盘条这一块需求量应该不算很小。所以,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产能过剩,而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需求。两下里一结合,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可是问题绝不会如此简单。农民需要改善住房,提高住房质量。农民也有这样的需求,可是,农民的资金从哪儿来?这绝对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说,可以用贷款来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那么贷款发放之后,农民用什么来还贷?农民用来还贷的钱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可能比前一个问题更难回答。

不错,如果我们真的用更高质量的建筑来提高农民的住房标准,这确实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解决资金和还贷的问题则是这个好事的一个严重的瓶颈。你说靠政府来解决吗?不太现实。固然政府如果资金富裕,用这种投资拉动生产和消费不失为一件好事。可是现在政府在调低税负,还得想办法争取更多的财政收入,这一出一进,就很是费劲。拿财政里的钱给农民建房,难度肯定不小。所以依赖政府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但具体实施难度不小。

走市场这一块,自然是人们更倾向于做的事。如果市场有足够的敏感,那么早就会有资金进入农村,来加入农村建房这一块蛋糕的分割了。但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都没那么做,说明其中的困难和问题还是不太容易解决的。

市场如何介入,这是一个问题。如果像推销化妆品那样去推销农村建房,估计会一败涂地,颗粒无收。农民生活水平比起过去,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让农民花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改善住房,一般人恐怕还没有这样的力量。这就是所谓有支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生产过剩。不是农民不需要质量高的住房,而是农民盖不起也买不起质量高的住房。这个问题单靠强行推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关键的做法还不是短期的推销,而是长期的帮助农民致富。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农民介入更多的生产领域和交换领域,以此来提高农民的收入,这是一个治本的好办法。但治本的方法一般说来,总让人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除了治本之外,还应该辅之以其他的方式。

比如,低息的长期的贷款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银行在这个做法上收益会慢一点,风险会大一点,但不是绝对不可行。通过发放长期的低息贷款,帮助农民尽快把较优质的住房建设起来,一方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也给钢铁业过剩的产能找到了局部的出路,银行自己也不会吃多大的亏。当然,银行得有担当,并不让银行亏本,但银行得有赚慢钱的准备。赚慢钱,不是不赚钱,所以银行别总想着一下子就把大笔的钱赚到手。这样的思想准备才能帮助国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些问题上多少有点缩手缩脚。对小企业、个体企业的贷款总是不痛快。总想从国家大项目中一下子挣到很多钱,却很少有对国家的担当。这样做不是太好。当然,银行担心亏损,担心呆账、坏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都不是没有办法防范。问题是,银行主管人员不能太懒,得下去多调研,多看看,多了解微小企业和广大农民的疾苦。下去多了,调研多了,办法也就会一点点找到。

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帮助大量企业富余人员找到工作,或者扶植他们创业,银行同样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也涉及到帮助敢于创业人员的资金支持,帮助更多微小企业吸收从业者,让大家团结起来,共渡难关。

在经过粗放型经济发展之后,再要用原来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是不现实的。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都需要人们脑洞大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国家资本与市场的做法,当然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更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人是不缺乏智慧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67384.html

上一篇:"伤痕文学“是忽悠吗?
下一篇:教育的共性与个性
收藏 IP: 114.246.164.*| 热度|

3 张家峰 吕喆 吕乃基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