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别人家的孩子

已有 2760 次阅读 2014-6-1 01: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几乎每个人在成长的幼年期及少年期,都有一个被家长奉为榜样的“别人家的孩子”。家长经常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那谁谁谁家的孩子,人家多有出息,学习成绩总那么好,考试总在前几名,你怎么就不行呢?人家是孩子,你也是孩子,人家能做到的,你怎么就做不到呢?”这样的话,在我们小的时候总会经常听到,而每次听到的感受都是不胜其烦。家长能不能少说两句,干吗要把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

家长其实也是好意。教育孩子嘛,光讲大道理不行,孩子听起来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身边有个榜样,那当然对孩子是一个生动而且鲜活的例子,孩子要学起来自然就更形象化一样。可是家长的好意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其结果几乎都是不成功的。到底有几个孩子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榜样而学习的?似乎很少,极少,几乎没有。

作为家长来说,别人家的孩子给他们的印象,无非是一些道听途说,当然也包括他们看到的一些外表的光鲜。别人家的孩子会弹钢琴,都考到十级了。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奥数比赛,拿到了二等奖。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总是同年级的前几名,从来没掉下来过。这些传说都成为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资料。家长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完美,这让这些当家长的脸上很有面子,在亲戚朋友面前,在同事的面前脸上十分有光。至于自己的孩子的感受,家长反而认为是最不需要考虑的。

若干年前,那会儿还没有搞计划生育,有个家长,有三个孩子,想出一个更奇葩的想法:这位父亲说他在另外一个城市还有三个孩子,那三个孩子跟眼前这三个孩子的名字都一一对应,完全一样。如果眼前三个孩子名字分别叫ABC,那另一个城市的三个孩子名字也分别叫ABC。只不过,远方城市的三个孩子分别都比眼前这三个孩子的年龄都要大上一岁。眼前孩子的老大如果正在上初三,那远方城市的老大一定是在上高一,如此类推。根据这位父亲的说法,远方城市的三个孩子,在各方面都比眼前这三个孩子的表现要好,学习成绩要更好,自不必说,其他方面也比眼前的孩子要更好一些。眼前的孩子们慢慢也长大了,对于远方城市的那几个兄弟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怀疑,如果我们的妈妈跟我们在一起,那远方城市三个孩子的妈妈是谁?是我们的妈妈吗?还是另外有他们自己的妈妈?那个妈妈是怎么回事?面对这些问题,父亲只能含糊其辞,从不正面回应。

对于那三个孩子来说,父亲的方式完全没有作用。那种虚无的榜样除了当故事听以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更有意思的是,有一天,孩子们跟随父亲搬家到那个远方的城市之后,原来在那远方城市的三个孩子,在父亲的嘴里又搬到另一个更远的城市里去了。孩子们自然再也不会相信那三个兄长的存在了。于是,一切都回到了起点,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为什么这个基本失灵的方式,在我们现在的家长中却一代又一代地重复上演。自己小时候,自己的家长对自己演过的戏份,在自己对自己的孩子身上又重新上演。当年对自己无效的表演,今天对自己孩子再进行同样的表演就会有效了吗?

那种虚无缥缈的“别人家的孩子”,往往是孩子们最敌视的对象。哪儿来这么一个捣乱分子,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让自己的童年生活没有一点快乐。但是家长们就是乐此不疲,真是奇了怪了。似乎中国的多数家长们,就是存心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一点童年的快乐似的。有的家长就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哪能光让孩子们快乐地玩耍。如果他们现在玩耍而快乐了,将来他们就会哭泣。与其让他们现在忍受一点不快乐,将来他们能有出息,自然到那时就可以随便玩耍而会有快乐光临。不知道这些家长们自己是不是小时候不曾快乐,而当他们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之后,就会有快乐找上门了呢?

孩子们需要榜样吗?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这是个什么样的榜样,这样的榜样让孩子们如何认识,那种树立一个虚幻的模板,让孩子们直接模仿学样,肯定不大可能有成效。

那些被树立为榜样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肯定也给他们树立另外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做榜样,闹不好还给循环回来了。比如,家长A拿孩子B做孩子A的榜样,家长B拿孩子C做孩子B的榜样,家长C没准还拿孩子A做孩子C的榜样。这种转着圈的事估计多半会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99382.html

上一篇:对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下一篇:过去的日子是好日子吗?
收藏 IP: 114.250.87.*| 热度|

2 朱晓刚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06: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