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又是一年“三八”节 精选

已有 4470 次阅读 2014-3-8 00:0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又是一年“三八”节。记得小时候,女生们第一次过“三八”节是在初中时。一到“三八”那一天,女生下午就可以不来上课,回家待着去了。不过,老师布置的作用不能待着,第二天该交还得交。结果有一个女生犯迷糊,以为“三八”后的第二天就是星期天呢,结果没把作业交上来,让老师给说了一顿。女生们对放假自然很感兴趣,但是她们特别不喜欢听到“妇女”二字,主要就是那一个“妇”字,让女孩子们很不爽。妇,意味着已婚,已为人妇,按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成娘(nia)们儿了,女孩当然不愿意。这其实是汉语翻译的问题。国际劳动妇女节,英语不过就是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跟女性是否结婚没有什么关系。Women简单说来就是女人,或者女性,可是最先翻译过来的,是不是觉得女人节和女性节听上去都有点怪,译成妇女节,大家都懂的。但未料想到年轻的小姑娘们不喜欢这个“妇”字,也实在让译者勉为其难了。

现在四十岁以下的人,估计都很难想象在旧社会,中国女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不说别的,在这代人中,能见过缠足女性的估计非常少。而在我们小的时候,只要看到一个略有一点年纪的女性,几乎都是缠足的。那个样子看上去非常让人不舒服。她们走路是颤颤巍巍,很是不稳,而且易摔跟头。我的外祖母晚上洗脚,我偶然看到她的脚的样子,简直把我吓傻了。那双脚,只有大脚趾是直的,其余四个脚趾都被撅着窝到脚底。我就想,她们那一代在孩童时受这个罪时得有多痛苦啊。当时我就是那么想了一下,身上都会打哆嗦。

过去,缠足的都是汉族女性,少数民族的似乎不多,甚至没有。同在北京,旗人妇女就从不缠足。那时管不缠足女性的脚称为“天足”,大概就是天然之足的意思吧。我读过一本关于旗人妇女的书,旗人家庭对家中女孩的态度还是很宽松的。不像汉族家庭,女孩一到十五六岁,就忙着给找婆家。旗人家庭觉得如果给女孩找婆家,首先是不能让自家姑娘受委屈。婆家穷富倒没关系,但一定得是好人家,即正经的人家才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宁可家里养着老姑娘。即使在旧社会,旗人家的姑娘快三十岁才结婚的并不在少数,不像汉族家庭的,一般二十岁之前就忙不迭地把姑娘都嫁出去了。旗人家庭对于自家的女孩也没有那么多礼教,所以旗人家的女孩也都有股子闯劲。

在我读过的这本记载旗人妇女生活变迁历史的书里,有一个很奇特的女性。她是北京人,当时叫北平,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延安参加革命去了。在参加革命前她就已经结婚了。到了延安后,每年都还回北平,跟丈夫过一段夫妻生活,然后再回到延安。这样,她也生过几个孩子。而她的丈夫就是普通那么一个人,似乎是个职员吧,反正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有钱人,但也不是特别贫困的底层劳动者。她的这种奇特的婚姻状态一直延续到解放。

女性参加革命,也非常不容易。我读过的另一本书,也是说一个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性,结婚后怀孕了。但是当时为了抗日,长年奔波,在生产时条件很差。她可能有点难产,可又找不到好一点的像样的医生,结果她的腿在生产后出了问题,长年不利落,如同残疾人一样。后来,经常有人问她,她的腿是不是战争时受的伤。这对她刺激很大,因为生孩子而落下残疾,似乎不如打仗受伤觉得光彩,这让她一生都有点耿耿于怀。

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根本性改变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过去女性结婚,自己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即使是那些受过教育的女性,能在婚姻上自主的也是凤毛麟角。为了宣传新婚姻法,当时的文艺界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戏曲,如评剧《刘巧儿》、《小女婿》、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等,在民间非常流行。这些地方戏曲中的很多唱段,当时也都成了流行唱段,比今天的流行歌曲不知要流行多少倍。相比之下,京剧就没做什么这样的工作。京剧在六十年代之前,几乎都没有一部现代戏。我有时就觉得,怨不得京剧总要被抢救,总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要不濒于死亡都奇了怪了。

歌剧《小二黑结婚》也是宣传新婚姻法的重要成果。其中著名的唱段《清凌凌的水来蓝滢滢的天》一直传唱至今。我记得唱得最多的是郭兰英。现在到网上找,还能找到郭兰英的这个唱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74037.html

上一篇:英雄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
下一篇:两性关系
收藏 IP: 114.246.167.*| 热度|

8 胡荣桂 吕喆 朱晓刚 乔中东 李宇斌 葛素红 罗帆 h123y6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