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是今天也不知道古人所谓的精和细都是个什么状态。小时候,也没怎么吃过精和细的菜。一般都是吃祖母做的菜,只是吃惯了,不知道是不是做得很好。祖母去世后,我们就只能去吃食堂,那也不知道是不是精和细,当然现在知道食堂的菜基本就不是很精细,但是小时候也吃不出个好赖,就是糊弄肚子吧。当时觉得比较好吃的菜是舅舅家做的,是舅妈的母亲做的菜。我觉得他们家做的菜是最好吃的了,味道很正,也不腻,但是因为是在人家做客,不好意思敞开来吃,虽然有同学跟我说,吃他们家的没事,有民谚说:外甥是狗,吃了就走。话是这么说,但总归不是很好意思。
后来知道,舅舅家做的菜是典型的下江菜。我也弄不清,这下江的定义到底是指哪里,应该是安徽、江苏一带吧。但也有人说那是淮扬菜。我觉得似乎也不太对劲。淮扬者,是淮河、扬州一带。可是我们家显然不是那一带的人。所以我还倾向于所指的应该是下江菜,即长江下游这一带的菜肴。
去过上海,上海菜似乎也不太跟下江菜一样,有点偏甜,可能有的菜的口味会比较接近,但多少还是有点区别。不过,上海菜由于跟下江菜接近,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对于我来说,不太好接受的还是川菜和湘菜。主要是一个原因,太辣。年轻时有一年,听人家说,绒线胡同里的四川饭店的菜怎么怎么好,结果自己一个人就摸过去了。一吃,太辣了,没有享受任何美食美味。一碗担担面,没有多少面,但已经辣得受不了了。人家吃辣的人觉得,如果没有这个辣,这菜就不香。可是我觉得如果只有一个辣字,那就把菜的别的味道都遮住了。这真是众口难调,没办法的事。
粤菜有一阵在北京特别时兴,结果赶时髦去过一回,发现上当了,又贵又没滋味,也许不会欣赏这种口味吧。所以以后再听说谁要请吃广东菜,基本就是敬而远之。不是人家做的不好,是实在没有这种口福。
年轻时,北京最时兴的菜馆是山东风味的,就是酱香味的居多。不是酱油就是甜面酱。年轻时无所谓,觉得口味还不错。那时候,一群同学啸聚餐馆,基本去的都要山东风味的馆子。等到年纪一大,就觉得不好接受了。
回想起来,为什么至今还是钟情下江菜,可能还是小时候吃祖母做的菜有关系。后来虽然吃过不同风味的菜,但还是觉得家乡的菜味道最能接受。不知道这是不是从小就习惯的这种风味有关系。而且这种感觉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家里人做菜,总要放不少花椒大料,而我做菜有时连葱都尽可能不放。女儿说,我做的菜没有她妈妈做的好吃,可是她妈妈做的菜我越来越有点排斥了。当然不能当面说不好吃,只能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不能说不好吃。要不然就会引发风波来。
我做的炖鸡,只放盐和姜,炒洋白菜,也只放盐,有时略放一点鸡精,我很享受这样的味道。可是我做的菜,他们都觉得味太淡了,所以为了照顾多数,我只好不能按照我自己的口味来做菜。当然,有的时候,他们也能接受我做的菜,因为比起家里别人做的菜,我的菜还比较能被人接受。这个别人是谁,为了安定团结,就不点名了吧。
最早学做饭的时候,那时候做什么都是一塌糊涂,别说吃了,看都没法看。菜叶经常炒糊了,也是那时候每月给的油很少,主要还是手艺潮。后来跟孩儿她娘学着做菜,有点像样了,但时间一长,就自己个儿开始瞎琢磨,不想按她们的套路来做了。不知道这算不算创新。反正做菜这事,时间一长,就想琢磨着新花样。主要是觉得原来的口味不一定对胃口,再又觉得原来的套跟可能有哪点不对劲。这种瞎改有时也能瞎猫碰上死耗子,改得还不错。有时候就碰了壁,只好再走回头路。
现在有时自己也懒得做了,就去吃食堂。食堂里的菜总归不如自己做的顺口,可是省事。为了省事,其实的就都可以牺牲掉。按理说,食堂是一种社会化生产方式,从成本上来说,应该比各家各户自己做饭省钱。但是众口难调,要让每一个人都吃得顺口,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吃食堂就是典型地糊弄肚子的一种方式。虽然现在食堂提供的菜品挺多的,但是要找到完全合乎自己口味的也不那么容易。一般就只能是将就。吃食堂不用买菜洗菜,不用刷锅刷碗,能省不少事。不知道岁数越大,是口味越刁呢?还是岁数越大,味觉退化,口味越好糊弄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