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烟台大学食堂清洁工吃学生剩饭的消息,对于学生们剩下大量的剩饭剩菜,他们看不惯,他们很心疼,他们心安理得地吃着那些剩饭剩菜。
大学生们什么开始倒掉大量的剩饭剩菜的?我没有调查过,但应该是很早了吧。其实,在我们上大学时,似乎还没有那么多剩饭剩菜,那时候买饭票还要粮票,每个人都有粮食定量,如果有的男生定量不够吃,女生们还要节余出一些粮票支援这些大胃口的男生。估计在那个时候,不会有什么剩饭剩菜。如此看来,出现剩饭剩菜应该是在1994年取消粮食定量之后。
我们这一代人,虽然经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具体到我个人而言,似乎也没有挨过饿,究竟什么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当时吃饭还没有感觉吃不饱的时候。也许这只是一个个案,对于很多人来说,吃不饱是当年的常态。我读的那所中专,在经济困难时期,食堂做饭没有足够的粮食,结果就用柿子熬粥给学生喝,这也就是糊弄糊弄嘴,糊弄不了肚子。但不管怎样,我们当时吃饭,是一颗米都不会剩下的,那时吃饭要吃得盆干碗净是很正常的。
后来看到大学生们一碗一碗地倒掉剩饭剩菜,心里确实不解。你吃不了,干吗打那么多?少打一点就不可以吗?至少也能给自己省点饭钱。可是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就是照样一碗一碗地倒掉剩饭剩菜。现在食堂里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叫“残食台”,这个机构以前可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大学生们喜欢搞各种活动,跟着时尚走。比如,前些年,搞过所谓宣传低碳生活方式。我当时就给学校的网站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好像是“低碳生活应该从节约饭菜做起”。那篇文章的大意是,学生们搞过那么多活动,都喜欢稿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是很多活动也未必都能落实。而节约饭菜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不用费多大劲就能做到的低碳生活。我们的团组织,各个班的学生党支部,为什么就不能从这样在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来呢?这样做难度很大吗?学生们眼睛看得很高,可是为什么看不到身边的这样最应该做的事呢?
孩子们大约已经不把剩饭剩菜当回事了。他们觉得吃不了就倒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没人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应该。所谓在儿时读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是一句诸多古诗中的一句,跟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很多孩子没有在农村劳动过,即使那些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他们的儿时与青少年时都是在读书,家里也很少让他们干农活。那种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的感觉,他们从来也没有过。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这种对孩子们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估计也不存在了,或者至少没有什么效果,浪费粮食的行为绝不止是在大学才开始的,在中小学就可能已经比较普遍了。你让孩子们从小时候就养成的坏习惯,到了大学再加以改正,那是相当困难的。而父母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估计也没把节约粮食当成一个重要的方面来认真对待。孩子不想吃的时候,不吃就是,如果剩下了,再给孩子吃也让父母觉得不健康,那扔就扔吧,反正家里也不在乎那几个钱。父母觉得扔掉吃不完的食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们就更觉得是天经地义了。
是否节约粮食,在有些人眼里是算不上多大的事,但是如果一个民族的青年一代,都没有节约的意识,那将来的麻烦可就大了去了。如果一个民族的未来把奢靡、浪费当成无所谓的事,这个民族就会面临很大的危险。不知为什么,中国人在贫困的年代,到餐馆里吃饭,也一定要在盘子中剩下一些食物,似乎那时如果把盘子中吃过干干净净,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说明你们家很穷,你们家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你们家没有余粮。穷就是穷,没有余粮就没有余粮,那是那时的现实,为顾面子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现在虽说兴打包了,但仍然有些人不屑于此。到底是打包走的人是很正常的呢?还是剩下一堆吃不了的东西是有面子呢?如果这是什么面子的话,那么这个面子难道不难看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