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研究

已有 2841 次阅读 2013-9-11 08: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问题

读金一南所著《心胜》,看到以下描述: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基本把伊拉克打残了。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这标志着美国新军事战略的诞生。国内学者也有人开始研究这一战略,他们中有人提出美国新军事战略的三大框架、四大要素、五大特点,在与美国参与制定这一战略的学者的交流中,国内学者的这一研究成果让美国人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中国人能把他们没意识到的东西总结和概括得如此高妙。但是没过多少时间,美国人开始醒过梦来了,中国人的这种研究方式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多年来,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了。什么事,总得上升到哲学高度、理论高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研究的水平。一来就是构建什么理论,二来就得提出什么体系。国内的学者喜欢这一套,评价体系也喜欢这一套。但最关键的是:这种研究和这类成果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难道我们的研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吗?难道我们的研究就是构建这一个又一个用沙土堆垒起来的沙滩模型吗?一阵狂风过来,什么都被摧毁了,只剩下一堆废墟。

美国在总结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的时候,并没有留恋于他们对胜利的陶醉。他们更多地是在总结问题:事实证明,美国地面和海上部队在扫雷经验、训练和装备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这一点令人遗憾;战场通信能力严重不足,使那些距离稍微拉开、彼此喊话刚听不见的部队之间无法进行通话联系;提供的战术情报经常中马后炮,而且不能令人满意或者毫无价值;由于缺乏夜视器材,海军陆战队每天天黑后不得不停止作战行动。

这就是美国的战后经验总结。人家不是先说成绩如何伟大,领导如何英明,战士如何英勇。人家的总结就是要找问题,就是要让自己即使在取得战争的胜利后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就是为了在下一次战争中依然能够取得胜利。他们甚至认为,海湾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侥幸的,是因为遇到了“理想的敌人”,获得了“理想的联盟”,拥有“理想的设施”和“理想的地形”,因而在“理想的战场”上打了一场“理想的战争”。他们坚持认为,这样的条件在今后的战争中很难再度遇到。所以海湾战争本身对于未来的战争并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美国在总结中还说:我们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缺乏运输工具,不得不在全世界范围内到处租借卡车;事实上有些系统性能不佳,在作战中妨碍了部队的调动;情报支援的不足也会越来越严重地妨碍武器效能的发挥;目前使用的压制敌方防空武器的飞机均已陈旧,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有些型号的飞机甚至正在退出现役。

这是美国人的总结。这真应该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或者好好学习。我们现在的部队如果真到遇到战争,我们真的能打败我们的敌人吗?我们对我们存在的问题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对于敌人的实际情况又了解多少?我们的官兵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为战争做准备的?有多少是正在考虑在未来的战争中,要怎样做才能扬己之长,避己之短的?但是,在我们的现役军官中,是不是还存在着一些只考虑个人的军衔、级别和收入的?更不用说还有诸多的谷俊山之流。如果前面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没有周密的考虑,那么在未来战争到来之时,我们凭什么来战胜敌人?拼装备还是拼人力?现在看来,这种比拼估计都不管用。如果上面提到的有关问题得不到认真的对待,得不到认真的思考,得不到认真的解决,那我们在面对强敌的时候,战争的前景实在堪忧啊。

其实不止是对待战争,对于其他领域的工作也同样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总结报告都是一样的八股文:先说成绩,成绩总是伟大的,再说经验,经验总是有效的,最后说缺点和不足,但只说这都是一定能克服和解决的。而且总是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这样说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对,可是能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们不就是存在好多问题一直拖了好多年,也没人管、没人问、从而也没人去解决吗?

在科学网上,最近有人提到东北大学已故陈昌曙教授。我和他接触不多。但我感觉,他的研究是关注问题的。在现实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他就会提出这类问题,要求大家关注这些问题,并且要求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而他的有些学生,则恰恰与他的做法不相一致。那些学生则偏好于那种所谓总结提高式的理论框架的搭建,与理论体系的拼装。这是不是有点像马克思所说,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是跳蚤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23929.html

上一篇:埋怨是团队的腐蚀剂
下一篇:小学生要不要上外语课
收藏 IP: 114.250.81.*| 热度|

1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