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当年下厂劳动的记忆

已有 2581 次阅读 2013-8-19 08:3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下厂劳动

在参加工作之前,参加过多次劳动。这主要是指连续几天都在劳动的那种劳动。一般都是在“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原来我以为是夏收、夏播、夏种。后来一想,那播和种不就是一回事吗,干吗还要分开说。后来才明白原来不是夏播,而是夏管,即夏季田间管理)大忙期间,主要是帮助收麦子。只有很少几次是去工厂劳动。

一次大约是在1965年的寒假。也不知道是谁给联系的,我们去了位于海淀南大街上的“三星铅笔厂”。我们多年来,一直都在用“三星”牌铅笔。其商标就是三个并排在一起的五角星。我一直就觉得这个有名的工厂应该是一个大厂,有高大的车间厂房,有现代化的设备之类。等去了以后,发现这个厂只有几个车间在海淀南大街,而且像是挤在一个大杂院里,车间就跟住家的平房差不多,只是面积比住家的要大些。

我们被分配在成品车间。这是铅笔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可是这道工序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我们进厂时,没人给我们讲解一下,也没人领我们参观,去了就干活。现在只能凭印象猜想了。这最后一道工序,要么是把铅笔两端的端面给修整得更光洁,要么就是给铅笔的笔身上最后一道漆。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上一道工序送来的半成品放到机器里,铅笔从机器里走一遍就出来了,我们就放在另一个成品箱里,我们的活儿就算结束了。剩下的事就是包装,那就是另一个车间的活儿了。

在产品箱里抓铅笔时,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是一串橡皮筋。两手大拇指套到这串皮筋的两站岗,然后用手在铅笔堆里插进去,等两手合到一起时,一大捆铅笔就被举了起来。这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我们所在车间里有一个很漂亮的姐姐,她据说是18岁,按年龄来说,还应该是个学徒工。我们对她有印象,是因为在此之前,学校在阳历年办了一场联欢会,专门请了“三星”厂的工人师傅也来参加,他们带来了他们的节目,我们学校的同学就表演我们自己的节目。这就是所谓联欢会。他们的节目中有一个表演唱,叫《逛新城》。是一男一女表演的。男的扮演女孩的父亲,女的扮演父亲的女儿。逛新城中的新城就是指平叛后的拉萨。当时扮演女儿的就是这个学徒工姐姐。

其实说起漂亮,也是相对而言,在这个车间里,别的工人岁数都是三十多岁以后,年轻且比较漂亮的就她一个。只是我们干活都是固定在自己的工位上,不能来回走动,所以跟这位徒工姐姐没有什么接触的机会。后来终于来了一个机会。我干活时,不知怎么,把一捆铅笔放进机器的原料箱里,那姐姐突然走过来,着急地对我说,你放得不对,这捆笔不能放在这儿。说着,她手脚麻利地把我已经放进原料的笔一根根地拣出来。我根本看不出那该拣出来的与不必拣出来的铅笔有什么不同,可是徒工姐姐却能分得一清二楚。我后来瞎猜,也许就是上面油漆的颜色略有不同,所以她能挑出来,而我就只能犯糊涂。所以虽然有了与漂亮姐姐接触的机会,可是结果表明并不那么让人愉快。

车间前面有一块黑板,他们的黑板报就经常在这块黑板上出。有一次,好像是看他们车间的全体工人给我们写的表扬信,大约的意思是说我们干活如何勤快,如何不怕累之类。落款是“成品全体”。我看到有点犯愣。难道是全部的铅笔成品吗?肯定不是。后来再琢磨琢磨,才明白是“成品车间全体职工”的缩写。

另一次在工厂劳动是在1968年底到1969年初,当时还在读中专,已经快临近毕业分配了。19694月我们都被分配了。在分配前的这段时间,学校给我们联系了不同的工厂去参加劳动。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被分到北京电机厂劳动,还有一部分被分到医疗仪器修理厂参加劳动。我就是被分到医疗仪器修理厂劳动的。这个厂在今天宣武医院北侧,当时是在一座大庙里。而学校是在今天机场路的六公坟到西八间房之间。今天那个地方估计已经不再叫六公坟了,改成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反正有很多年就没到过那边去了。这个厂子后来也不在宣武医院北侧了,据说搬到卢沟桥了。原来那个厂址据说也改回成大庙了。可是叫什么庙我也不知道。

由于学校离工厂很远,而当时厂里也不能解决宿舍,所以我们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学经过商量,就住到一个家住在宣武门附近的一个同学家里。有时上早班,五点就起床,下中班得十点后才能回来。他们家住在一个杂院里,晚上回来得叫门。当时也没有电铃,每家在院门外都装有一个手拉的门铃。你要找哪家人给你开门,就要拉哪家的门铃。拉错了好像也没关系,不过不太好,人家也得走出大老远的给你开门。人家一般没有这个义务。可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拉错门铃是常事,所以只好经常道歉感谢之类。

后来,医疗仪器修理厂挤出几张床给我们几个安排了宿舍。因为我家不在北京,所以就给我安排了一个。这就省得黑更白夜地跑来跑去了。宿舍里也住着好几个人,主要也是青年徒工。我们跟他们都还聊得不错。在这个厂,我们主要是干车工。每个同学跟着一个师傅,开始他们不让我们上床子(开机床),干了几天之后,发现我们上手都挺快,因为我们在学校工厂里都开过车床,所以没过多久,一些简单的活儿也就让我们干了。修理厂的活儿跟生产厂不一样。在生产厂开床子,基本天天干得都是一样的活,车外圆总是车外圆,车端面就总是车端面。而在修理厂,那干得活就杂了。除了常见的外圆、端面,还有挑扣,即在外圆上再挑出螺纹,有时还有内镗,在零件内部也要挑出螺纹来。零件的大小也经常变化。见过很大一个零件,车床开起来速度却很慢,一分钟转不了几圈。问师傅为什么这么慢,师傅回答,零件太大,转快了车刀受不了。

我们所在的车间里有一位姓马的师傅,大家说他还是宣武区人大代表。虽然在那个时候,人大基本就停止运转了,但人大代表这个头衔也表明这位马师傅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医疗仪器修理厂虽然不大,工人也不多,但是那个厂长似乎是个老干部,人也很好。文革前他就是厂长。文革中好像也没受到什么冲击。反正厂子小,也没人起来折腾,就是想折腾,那么点人,也没有什么折腾劲儿。所以大家都还是老老实实干活。真要折腾起来,估计大家都没好。听说,我们车间里有个男青工,跟一位女工有点暧昧关系。男青工没有结婚,而女工岁数比男表工要大几岁,而且结婚都有了孩子了。说俩人要好,这都是听老师傅们传说的,谁也没见着过俩人有什么真章。可能有时候趁着车间没人,俩人有点搂搂抱抱之类。如果真要折腾起他们来,这二位估计就都够受的。反正车间的老人儿们对这事都挺宽容。人家愿意好就好去呗,碍不着我们的事,管那宗闲事干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17997.html

上一篇:臭虫、蚊子、虱子、苍蝇之祸
下一篇:电子游戏的利弊
收藏 IP: 114.246.174.*| 热度|

2 李宇斌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