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与施光南老师的一段交往

已有 3758 次阅读 2012-9-26 22:2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施光南

今天《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稿》专门写了中央乐团的一些老人儿和老事,其中提到了作曲家施光南。这让我想起差不多三十一年前,我与施光南老师的一段交往。
说交往,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我们几乎没有正面交谈过。施光南老师是我的中学校友,但比我年长十来岁。按北京话说,十来岁就是不到十岁而将近十岁的意思。十多岁才是超过十岁的意思。1981年,正值母校校庆35周年,我们回到母校去参加校庆活动。在这次校庆活动中,施光南老师自弹自唱他新创作的歌曲《春天与秋天》。我当时就觉得这支歌,很好听,也很有哲理。因此一听就喜欢上了。
校庆的活动日是在三月份。而那年的三月份,我也正好进入大学的第四个年头,即第七个学期。在那个学期,我们要到中学去进行毕业实习。我去的是京工附中。我们那个班是高中一年级,班主任是英语老师,我和另一个同学担任副班主任。在参加校庆活动之后,我突然萌发一个念头,想把这支歌教给我实习的那个班的同学们。只是当时听到施光南老师唱过之后,手头上既没有歌词,也没有曲谱。因此就突发奇想,给施光南老师写了一封信,请他帮我寄一份这支歌的歌词与曲谱来。当时也不知道他的通信地址,只知道他是中央乐团的,所以写信的地址就只有中央乐团几个字。
没想到,没过几天,施光南老师的回信就寄来了。在信中他附了一张手抄的用复写纸复写的歌篇。歌篇的字迹很工整,歌篇的纸很薄,但也很白。我拿到这张歌篇,如获至宝,马上就视唱起来。歌词是这样的:秋天走了总要留下许多种子,托冬天把播种的任务交给春天。春天走了,总要留下许多果实,托夏天把收获的任务交给秋天。春天啊,永远见不到秋天,秋天永远见不到春天,可是它俩的友情却一年深似一年,一年深似一年。这首歌我记得是韩伟作词,施光南老师作曲。
拿到歌篇后,我把它抄在一张彩色的大纸上,就是当年写大字报用过的那种纸。然后跟班主任老师商量了一下,看能不能利用课余时间教给同学们学唱这支歌。班主任老师很支持,就跟同学们说了。同学们也不知道要学唱什么歌,大概都带着姑妄听之的态度吧,反正不是很积极。
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多小时吧,先教曲谱,再教歌词,同学们学得也挺快,很快就学会了。本来也就一段歌词,且极易上口,所以学起来很快也不难理解。我听着同学们的歌声,心里总有一种沉甸甸地思绪,说不清是高兴,是满足,还是别的什么,或者是某种惆怅。
和施光南老师的交往就是这样简单,真的是未曾谋面,只有书信的往来。其实给我更深印象的是他的人品。他于1990年英年早逝,去世后,文化部颁给他“人民音乐家”的称号。我想他是当之无愧的。在四人帮肆虐期间,他就创作了《打起手鼓唱起歌》这样旋律优美的歌曲。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写的《祝酒歌》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欢欣喜悦的心情。后来,又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样优美的歌曲。说正格的,那些歌星们在他们的演唱会上,都说献给歌迷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可是真的一听,那些歌真是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施光南老师的音乐真是下苦功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永远和人民的心连在一起,这才会让他的音乐既如此美丽动人,又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
现在,好听的歌真是太少了。写歌的人要么只为赚钱,要么因为赚不了多少钱就干脆不写了。好的音乐作品大概不是光靠钱就能买到的。它需要音乐家的创作激情,而这种激情不可能只是纯粹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它应该始终与人民的命运同呼吸。施光南老师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只得了三十元钱的稿费。有人说他拿这么少的稿费太不值了。而施光南老师说,不论社会上有多少让人不满意的事,我总是对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要是我们的社会没有充满希望的人,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前途呢?现在有些人,不管年轻人,还是中年人,甚至也有一些老年人,整天牢骚满腹,看国家没有一处顺眼的。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人会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全心全意地去尽力。而施光南老师虽然也看到国家存在的不足之处,但是他想的更多的是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着这些不如意的方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17026.html

上一篇: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下一篇:应试教育是怎么来的?
收藏 IP: 114.250.73.*| 热度|

10 李宁 曹聪 曾庆平 朱晓刚 吕新华 陆俊茜 蒋迅 李璐 翟自洋 赵美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