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然地,在电视的怀旧剧场看了一次电影《牛虻》。这是五十年代由苏联拍摄的。一直也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国家拍摄过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特别是小说发生的所在地——意大利有没有拍摄过,这是我不知道的。
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保尔,特别推崇牛虻。小说里的丽达也把保尔称作牛虻同志。这是后话。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手边没有小说。我在读初中时看过小说,一开始就很喜欢,但当时有很多地方没有看懂。后来也看过一次电影,对于电影里的情节当时也是不太懂。例如,在电影里,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嫂告诉他是蒙泰里尼与他母亲的私生子之后,亚瑟突然大笑起来。当时就并不知道他为什么像疯子一样突然就笑了起来。现在总算明白了。原来,那个对他特别慈祥的神父蒙泰里尼一直在欺骗他,而他之所笑,不过是发现骗局已经被揭穿了。他对上帝、对宗教、对教会、对神父、对主教,更包括教皇的所有信念一下子就全部坍塌与破灭了。他不可能不笑,这也包括了对自己过去一直盲目轻信的蔑视和嘲笑。当然,从他心底里,他爱着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他仍然不认同这个父亲所从属与服务的体系与信念。
亚瑟年轻时,与琼玛相爱。但在青年的青春期初期,他参加了争取意大利自由的意大利青年党。但他依然信奉着上帝、教皇与教会。这让他与他所嫉妒的波拉意见不和。更要命的是,他所钟爱的琼玛却认同波拉的理论而不认同他的理念。他为此妒火中烧。以至于在向伪装进步的神父面前做出衷心的忏悔,却泄露了青年党的秘密,导致波拉被捕。琼玛在得知真相后,打了亚瑟一记耳光,离他而去。
小说里也提到,亚瑟乘船去南美后,受了很多苦难,后来返回意大利,伪装成一个外国人——列瓦里士。但他心底里既没有掩饰对父亲的爱,也没有掩饰对琼玛的爱。但这种对父亲与爱人的爱并没有挡住他对祖国的热爱。为了祖国的自由与独立,他宁可放弃这两种爱。这或许也是保尔特别喜欢牛虻的一个原因吧。保尔爱丽达,但为了革命,他愿意自己忍受失恋的痛苦,而这可能只是他臆想出来的失恋。更重要的是,我以为,他更多地在忍受战争给他带来的伤痛的痛苦,就像牛虻忍受那种极其要命的头痛的痛苦一样。丽达婚后才知道保尔真的在爱他,丽达心里虽然也有遗憾,但是保尔似乎已经熬过了那最痛苦的日子。
失恋的痛苦与恋爱的痛苦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恋爱时的痛苦主要是担心可能失恋。而一旦失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人可能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痛苦一段时间后,会成熟起来。对保尔与牛虻来说,爱情固然可贵,但对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所热爱的祖国来说,爱情在什么时候都是第二位的。
《牛虻》的女作者伏尼契是爱尔兰人,在19世纪创作了这部小说,没想到的是,她后来居然一直生活在英国,而且长寿,活到了20世纪60年代(1864—1960)。虽然她后来一直默默无闻,但她的这部小说却对无数青年爱国者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这些爱国者属于哪个国家。丽达称保尔为牛虻,也有略微指责他不该如此苛刻地对待自己,无谓地忍受各种痛苦的意思。但对于保尔来说,他并不认为忍受这样的痛苦是多么不幸的事。或许他认为这里有殉道者内在的某种坚忍与意志。或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也认同这样的精神。在革命事业面前,在为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利益斗争的时候,就必须要具有这样的精神与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牛虻都不认为这是件痛苦的事,而是一种英勇的事,是英雄必备的属性。不知道这样的殉道精神与宗教信徒们的殉道精神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或者表面看起来似乎是相似的。但一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另一种是为了千百万人民群众解放的伟大事业。这两者的差异并不因为看上去似乎是同样的付出而同质。
今天的世界,似乎不再需要更多地流血牺牲,但并不是说,人们在前进与发展中就不需要那种坚忍的意志与精神。不需要忍受痛苦与承受苦难的精神与意志。有时候,相比起来,流血牺牲比忍受痛苦更难一些。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无法保证可以杜绝或者避免其中任何一种可能性。
人类文明在进步的过程中,看来是不可能缺少这样的精神的。大智大勇,一往无前,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宁可忍受各种看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这种精神、意志与精神风貌,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从来都是不缺少的。可能今天有些人,对今天的社会有着某种怀疑,或者这样的怀疑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但在最关键的时刻,那种最可宝贵的精神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刚刚查到,伏尼契的父亲竟然是布尔代数的创始人乔治·布尔。这也真是让人慨叹不已。
乔治·布尔
伏尼契
牛虻剧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