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rol is hopeles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ntrolhopeless I just wonder how things are put together and then what happens

博文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

已有 2837 次阅读 2022-9-15 19:17 |个人分类:说了也白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求真”老师,一直是不余遗力地写博文,扩散他的思想。这样俺想起2年前被俺隐藏的博文,与这三篇博文有关的那篇文章是俺在求真老师那里看到的,之所以隐藏,是俺发现通过这三篇博文,俺看到了“上帝”的秘密,于是像伽利略那样选择了退缩。这些博文的再现,是因为在求真老师的最新博文里又看到他再次提到那篇80年代翻译的苏联人的文章“科学史上的高水平人才”,有些感概。

-----------------------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一)

隐藏 已有 487 次阅读 2020-3-17 18:00 |个人分类:唯恐天下不乱|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个标题来自百度翻译 The Society Which Maximizes Creativity 当然更合适的翻译似乎应该是“最大化创造力的社会”,汉语很神奇,它的定语的位置一般都在主词的前面,不像英语这样的语言,它的定语可以放在后面,是向右边书写的文字,可以不停地加定语,句子老长。记得有一次在《锵锵》说过“激情杀人”的李玫瑾老师,曾经举例德语那么老长的句子,话语间异常羡慕,嗯,句子长就显得有学问,哲学味,是呀,离“激情杀人”就不远了。不过这也似乎说明了一个问题:汉语这种语法结构可能产生不出杰出的演说家,因为定语前置,不会伴随“激情”,就没有了现场发挥,都要事先想好,所以有人就说希特勒就是杰出的“鼓动家”,还有那个宣传部长戈培尔,巧舌如簧,这和德语是有关系的,还有丘吉尔等等,不过俺不知道德语是否和英语一样,定语从句统统后置。于是俺就想知道战国时代那些纵横家是如何鼓噪的呢?用古汉语,这值得研究,比如与“五四运动”相伴的白话文运动除了像胡适所说的那样,将中国引入了歧途,是否还有让中国人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定语后置,失去了创造性?

这一段以“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为题

这个标题就这样吧,像俺以前的博文说得那样,翻译难以自动化。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二)

隐藏 已有 416 次阅读 2020-3-17 19:35 |个人分类:谢教授语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里出现了“最大化”,这让俺想起了 game 对策论,有最大化,难道就不应该有“对手”要最小化吗?谁要与“社会”唱对台戏、最小化创造力呢?资本家、政治家还是私欲,一时无从着手。

由博弈,俺想到不久科学网“闷棍之说”,那里就是 game 呀,那是冯诺伊曼和纳什的博弈。不过相关博主没有如实交代两人的对话,冯诺伊曼是这样说的

"That's trivial, you know. That's just a fixed point theorem." 

中文翻译前后如是说:在纳什尚未说到这个证明的结论之前,冯诺伊曼抢先说“小菜一碟,你知道,这只不过是一个不动点原理。”

这是冯诺伊曼和纳什的博弈,目标函数是各自的聪明,每一个人都在试图最大化自己的“聪明”,最小化对方的“聪明”。于是有了《美丽心灵》的语境和对话。

年轻的纳什来找冯诺伊曼介绍他的工作,本意就是向对方展现自己的“聪明”,嗯,是“比你聪明”的那种,是来“气”冯诺伊曼的。于是冯诺伊曼接受挑战,最小化纳什的“目标”。

这哪里是“闷棍”,冯这在说:我比你聪明,不需要你啰哩啰嗦地解释,我只要一剑,你就败了。冯诺伊曼是华山派剑宗大师,是风青杨,一剑下去,气宗派岳不群的弟子纳什无从招架。

布尔巴基学派的迪厄多内将上面冯诺伊曼所说的"trivial"——平凡的——和数学家的创造性联系起来,指出创造性数学家至少发表过一条非平凡数学定理。进一步他定义了平凡工作:从熟知的原理引出明显的结果。说到 trivial,就是说 easy, simple, obvious, not deep, not new. 俺记得普林研究院的物理学家曾经嘲笑那里的数学家这类什么都 trivial 的口头禅。

纳什在博弈论方面的工作是 non-trivial 非平凡的,因为即使明显的结果,但隐藏在背后的原理一定不是熟知的,如果有,或者说定理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是未知的;后半句体现了俺的创造性。

退一步说,纳什展现他是创造性数学家的不是他的博弈论,而是使得他分享某一年数学阿贝尔奖的那些东东。

Creativity 有创造性、创造力之意。

聪明与否是衡量创造性、创造力的一项指标。回到俺关心的话题。那么最大化“创造性、创造力”,谁又是做“最小化”的那个 player 呢?社会是要最大化“Creativity”的 player,谁是那个对手呢?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要去掉“四唯”,就是要扔掉那些并没有展现你创造性的 trivial 工作,保留那些 non-trivial  工作,可惜创造性工作这么多年来少之又少。

如题,我们需要最大化“创造力”的那个社会。

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三)

隐藏 已有 454 次阅读 2020-3-17 22:05 |个人分类:谢教授语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俺已经创造性地提出:汉语中没有定语后置,妨碍了我们的创造力;同时创造性地化解了“冯闷棍之说”。现在俺关心的是究竟什么“最小化”我们的创造力。

博文的话题来自于科学网“求真”老师的博文,在那里他提到了一篇文章“科学史上的高水平人才”,这是一篇1986年苏联《自然科学技术史问题》的译文,发表在当时的《科技史译丛》上。

俺仔细地看了全文,这里只涉及它的最后一部分“天才和时代”。其最后一段俄语原文翻译自 “The Society Which Maximizes Creativity”,可惜中文翻译过来,搞错了作者,它们是 J.C. Gowan and M. Olson, 发表于1979年。俺这里只是给出那里的结论,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最大化“创造力”,就是说什么样的社会促使“天才出现”,作者首先介绍了 Simonton 影响“天赋才能”变成“实际成就”的七个因素,以下来自中文译文:

    1)正规的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现在看来是必须的,科学家毕竟应当在现代化学府受教育,缺此,他将不能独立地进行创造。可是,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科学的学生只能使创造达到一定的程度,其次,正规的教育也是障碍,形成了对传统的尊敬,限制了发展。

    2)有可效仿的榜样。这一代优秀创造者的数量直接取决于上一代优秀创造者的数量,仿效榜样的存在导致了天才的早熟和天赋高的青年很早就开始独立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3)时代精神。卓越思想家往往不是超越时代,而是受到了过去的影响,进而综合了前人的工作,而成为大家。

    4)多国家状况。历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史上具有创造性的时代特征是存在大量的独立国家,也许这样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

    5)战争。似乎是推动技术和科学的发展,但战争使得思想家失去思想的多样性等等。

    6)平民骚动,这样少年有偏激思想,产生卓越的反叛思想家。

    7)政治的不稳定阻碍创新性。

然后 “The Society Which Maximizes Creativity” 文章的作者总结什么能够带来“创造性的时代”

    1)当正在成长的一代有了可效仿的榜样;

    2)当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

    3)当具备了形成坚强的世界观时。

有这样特征的社会能够最大化“创造力”。

这个话题太累赘,俺不想多说了。当年 Simonton 以这些内容作为论文选题,很多人提出善意的忠告,“这是一个死话题,不再吸引前沿研究”。不过这些已经使 Simonton 引以为傲了。

回到俺所关心的,那就是什么使得最小化“创造力”,归纳如下

    a) 这个社会没有榜样,这里的榜样不仅仅是科学家。。。。

    b) 资源有限,不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c) 人们没有雄心壮志;

    d) 社会不公平;

    e) 没有公平的奖赏制度;

    f) 文化没有多样性;

    g) 创造性人才之间无法交流;

    h) 没有自由和平等;

    i) 没有容忍精神;

    j) 国与国之间没有交流,或者没有那么多的国家可以交流,等等;

    k) 不具备正确评价创造性的能力;

    l) 缺少可以继承的文化与科学遗产;

    。。。。

以上都是那个“最小化我们创造力”的 player 的简单策略,包括简单地总结了“科学史上的高水平人才”的一些别人提出的内容,比如S. Arieti的所谓的“九个特点”。

就是说如果这个社会具有以上特征,那么它就会最小化“创造力”。

联系到当下,如何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那就是摆脱那些多唯,它们产生了上面所说的 a)-l) 最小化“创造力”的部分策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1355485.html

上一篇:一个不纯粹的心灵,真的可以在不正直中看到最纯粹的东西吗?
下一篇:乒乓球健身对一位老教师周末清晨的影响
收藏 IP: 124.126.141.*| 热度|

9 尤明庆 武夷山 王安良 曾杰 杨正瓴 李学宽 周忠浩 刘全慧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