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湘城与相城

已有 5656 次阅读 2013-3-16 07:43 |个人分类:闲说苏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苏州, 湘江, 杭州, 伍子胥, 相城

少小离家,对苏州“城外头”了解不多,石路已经算城外了。再往外,留园、西园、虎丘、灵岩山、天平山而已。“乡下”则一概不知,那些乡镇的名字,最多只地图上见过几个,或者听大人们讲过几个。

前些年,知道吴县改了吴中区,以后又知道北边又改称相城区。

前些天,看到草脚先生的博文《湘城一日行》。很好奇,又出来个“湘城”,还是在苏州城的北边。我原先并不知道为什么叫相城区,看了草先生的文章又知道有一个湘城镇,那么凭着经验,就先验地断定这“相城区”的名字来自“湘城镇”。

但是“相城”和“湘城”一字之差,自以为总有一个错了。但是我多年受“我们应当相信党”的教育,习惯性地相信当局改称相城区总是有历史和文化根据的,那就是草先生写错了。于是,对草先生言道:“老兄是否写错字了,是相城,不是湘城”。但是,草先生告诉我,没有错,就是“湘城镇”。

既然错了,赶紧道歉,并虚心请教,“为何称湘城镇?”草先生答道:“吴县一分为两,并入苏州市区,北面的一半叫相城区,是以为当初伍子胥相天法地,建立阖闾城前,曾经在这儿考察过,所以叫相城。至于那位于吴县东北的那一块地方为何叫湘城,留下来的湘城老街,都加了一个三点水,就不太清楚了…… ”。

于是,留下了一个问题,相城与湘城,一回事吗?三点水是怎么搞上去的?

想到了一个可能解答问题的途径:查苏州市志。在全国各城市之中,苏州的方志一贯是最好的之一,当代的苏州市志也是如此。

查吴县的《湘城镇志》,查到了如下信息。

湘城古称相城……湘城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吴王阖庐元年,吴国相伍子胥奉阖庐之命到湘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址建都城。已将部分城砖运到湘地,后觉察湘地柔隙而罢。‘将砖砌河东街道’(《苏州府志》),始得名相城。”

苏州市相城区政府网站称:“2500多年前,吴国丞相伍子胥为建阖闾大城,“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城因此而得名。20012月,相城在苏州行政区划调整中诞生。”

《百科百度》载“苏州市相城区”条(这种条目均系官方所为):“相城区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相城因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湘城镇”条:“在江苏吴县东北湘城塘滨,亦称相城。相传子胥在此相地筑城,下湿乃止。地因以名”。

由此可见,湘城和湘城应该是一回事,相城区即从湘城镇的湘城二字而得,也都是从伍子胥而来。至于是从伍子胥的“国相”而来,还是从“相土”或“相地”而得,我倾向于后者即“相土”或“相地”。

那么。这伍子胥“相土”或“相地”,何时成了“湘城”,这三点水何时加上去的呢?

据《湘城镇志》:“宣统三年(1911年),合东、中、西18都、北19都为一区,定名湘城镇”。“由此始见相城之相改为湘字”。这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湘城”这个加了三点水的湘城行政区划名。该《湘城镇志》又称:“民国元年改相城市,为吴县七大市之一。……民国十七年,吴县为自治区,相城市复称湘城镇”。这里,相城与湘城是混称的。“民国18年,出版《相城小志》,……施兆麟主编。”

我认为,相城边上多河塘,周围与水有关的地名、河名、湖名颇多,容易加上三点水,而老百姓写小地名并不十分讲究,例如相城边上的阳澄湖又写为洋澄湖。而这相城讹称为湘城可能年数颇多了,所以在清末才正式出现“湘城镇”的字样,以后想改也难。虽然文人想改,但人们已经写惯了,所以就称为湘城。

到了建立相城区以后的2004年,索性把湘城镇撤销,并入新成立的“阳澄湖镇”。这样就让作为行政区划名称的“湘城”彻底消失,只留下了相城区中间这“相城”二字。

至于民间什么时候开始由相城讹写为湘城的,恐怕永远是一笔糊涂账龄了。

湘字自古至今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主要位于现在湖南的湘江。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上,与“湘”有关的二十多个地名,全部都与湘江相联系,除了位于吴县的湘城镇以及另外两个“湘湖”,分别位于浙江仙居和萧山。上面已述,湘城镇的湘是相字的错传。而位于浙江仙居的湘湖,该《大辞典》上说“又称相湖”,看来也是由相讹传为湘。现在在仙居的地图上和旅游指南上,似乎都没有了这个湘湖,它好像只存在于古人的诗词中。杭州萧山的湘湖,虽然我没有看到什么人在质疑这个湘字,我估计也是相字的讹传。

另外,在嘉兴现在也有一个湘湖,又称湘家荡。不过,有人说,在老的《嘉兴府志》上,记载的是相湖和相家荡。

看来,这个相字还是容易被错写成湘的,尤其是这几个 “相”都与河、湖相关。

当然,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在大家都写着“湘城镇”的时候,只有写这个“湘”才是正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70723.html

上一篇:不愿做“科研苦力”的喧嚣与自私和浮躁的社会心态
下一篇:知识与下载
收藏 IP: 119.162.32.*| 热度|

1 李伟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