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不愿做“科研苦力”的喧嚣与自私和浮躁的社会心态 精选

已有 11252 次阅读 2013-3-14 07:30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 研究生, 导师, 苦力

近日,一个据说不愿意做 “科研苦力”的“声明”搅起了媒体上的风波。一个年轻人对于他要做的工作不大满意,发几句牢骚本是正常的事情,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如果牢骚大得实在不能自忍,真的退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媒体上经常呼吁宽进严出,提高淘汰率,现在有一位想自己淘汰自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好啊。  

但是,谴责导师把学生作为“科研苦力”的声音在媒体上似乎还不小,导师似乎就成为了剥削这些可怜的穷苦力孩子的十恶不赦的“周扒皮”。这是不是事实?基本上不是。有没有不好的导师?当然有,但是,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几个不好的导师?而中国的研究生导师、特别是我所了解的高等学校理科的研究生导师基本上、至少绝大多数真是像苦力一样的努力工作,努力培养学生,而绝不是剥削学生、与学生对立的可恶的“周扒皮”

现在媒体上的那些所谓“研究生不愿意做科研苦力”的喧嚣只是学校里和社会上一些人自私和浮躁的社会心态的反映。

首先,什么是科研苦力?有不作苦力的科研吗?很少。搞科学研究差不多就是做苦力。要想不作苦力,还能够出大成果,简直就是白日梦。做科学研究并不是很浪漫、只有上等人才可做的风流逸事,而就是很苦的事情,要从很琐碎的小处做起。即使是编个很小的计算程序,也要一句一句的编,编多了、算多了才能够把程序编得合理,少出错误。化学实验要一小时一小时地去做,在那里看实验,好像“农民工”似的,好像雇个临时工都能完成,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做下来,你才能够成为做实验的高手。只有一小时一小时的观察,你才能发觉每一点可能的异常,你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做科学研究是要有一点运气的,不过,越是勤快、试得越多、小几率事件被你撞到的机会才多。手脚越勤快,小事情练习得越多,本身才能够越大。不作小事,认为那些不算科学研究,是“苦力的干活”,那就基本上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其次,研究生要不要做些看上去与科研无关的工作,例如,复印一个材料、替导师报销一些费用,是不是做了这些就是浪费了你的精力?一个人不可能完完全全地一点不做严格的研究以外的事情。导师和学生都一样。学生写论文错别字连篇、文句不通,什么人规定研究生导师还要教学生小学语文?改错别字也是导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师生之间的帮助、同学之间的帮助总是相互的,人活在社会上就是要相互帮助,不能斤斤计较。有些人不肯做一丁点小事,实验室不愿意打扫,桌子不肯擦,大家喝的水不肯烧,在实验室里,同学帮他是“应该”的,要他帮一下其他同学就像要剥他的皮,帮导师复印几份材料就怨声载道。这样的人到哪里都好不了,工作了人际关系搞不好,成了家也好不了,夫妻关系或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或其他关系总要出问题。原因是这种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不懂得爱,或者说只爱自己,不爱别人,更不要说爱集体、爱大众、爱国家,而这种情况现在是越来越多。这可能与他们从小受到的关爱太多有关。

有些人把帮导师做课题特别是“横向的”课题看成是受导师的剥削。这是完全的误解。做科研总是要参加一个课题的,也只有在参加课题的研究中,才能得到进步、增长自己的本领。这种课题不一定是国家基金课题,不一定是理论课题。其实,从企业而来的“横向”课题有时候看上去理论水平差一些,但是往往更有用,学生从中同样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现在做“横向”课题的导师实在太少,企业不是傻瓜,他要的是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当然,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国家也需要更多的“干货”。我们现在做理论的人太多,拿出“干货”的人太少。我们的学生也应该转转向。不能一心只以为自己是得诺贝尔奖的品种,不能做与企业相关的小修小补、小改小革的研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做些踏踏实实的事情开始,最为重要。

有人说:“热议背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校研究生给导师打工当苦力已成常态。学生们私下称导师为‘老板’,不仅因为他们决定着学生们每月的收入补贴,更因为他们掌握着学生前途命运的‘生杀大权’。”

对于说这些话的人,最客气的评价是糊涂。现在的高等学校教师是老板吗?他们哪里有资格做老板?简直是国际玩笑。学生在背后也就是随便说说罢了。而学生的生杀大权就在学生自己手里。事实是,现在的研究生稍微用功一点,做点事情,绝大多数都顺利毕业了,淘汰率太低。教师并没有生杀大权,学校怕、教师更怕。遇到精神脆弱的,没有杀他都有可能跳楼,真要“杀”出问题谁来担着?如果真的能够使用上“生杀大权”,淘汰个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不算多吧。

应当看到,现在无论在学校、在社会上,浮躁的心态很有些泛滥。很有些人,不想做艰苦的细小的、看上去平凡的工作,就想着能够成大名成大家。不想经过艰苦努力、勤俭刻苦,就想着发大财。他们幻想着自己也有大的成就,成大名、发大财,一旦发现这不能轻易成功,就抱怨。他们抱怨世界对他们不公平,抱怨“拼爹的时代”,抱怨自己的父母。他们光看到成功人士的辉煌,看不到成功人士成功前的努力。人家富人就那么容易富起来?很多人羡慕温州人炒房、炒地皮、炒矿山,那么有钱,他们没有看到,三十年前,温州人在北方的街上修鞋、做小买卖,北风呼呼,鼻涕滴答。他们老是说什么富二代、官二代,抱怨不公平。其实,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富二代总是比一般人在经济上占优势,官二代总是比别人在政治上占优势。而如果富二代不再努力,就会败掉其父辈的家业。官二代也要有点本事才能继续做官。就连两千多年前真正的“封建”时代,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也必须做人质对国家立点儿功劳才行,不然,“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越是普通老百姓,就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不怕吃苦才行。那些研究生的导师,都是做了多年的“科研苦力”才能够多多少少有点成就,才能够去做教授、当导师,他们也不是拼爹就能够拼来的。

人不能去羡慕那些侥幸成功者,因为那是小几率事件。人不能老是想着小几率事件能不能落到自己的头上。例如,买彩票中大奖是个小几率事件,如果哪一位为了中大奖而耗尽家产去买彩票,那就几乎断定要倾家荡产。在人行道上站着,被车撞着是一个小几率事件,如果站在人行道上老是在想,这小几率什么时候会落到我的身上,那也非抑郁不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670149.html

上一篇:消防安全歌
下一篇:湘城与相城
收藏 IP: 119.162.32.*| 热度|

68 谢强 李伟钢 吕喆 逄焕东 迟菲 王德华 刘洋 张海霞 张鹏举 吴飞鹏 戎可 陈传法 田云川 陈希章 余晓龙 张伟 郭银洲 曹聪 陈国文 余建波 王悦 孔梅 夏波 程星 翟自洋 梁建华 应行仁 吴桂生 曾泳春 常钢 陈学雷 焦豹 徐大彬 乐孜纯 冷永祥 孙学军 杨正瓴 赵纪军 傅晓明 范志强 秦雪梅 张骥 褚昭明 严启龙 庄世宇 王府民 吴锦宇 石锋 王枫 刘敏 杨民力 佟冬 曹俊兴 刘瑞亭 吴俊学 赵立平 wgq3867 xchen tianyuthu qinzhaosu clp286 qiannianshu shawn2008 hl11231118 yunmu silentyf ly1372153459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