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wnshow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wnshower

博文

研究“撞车”之轻度、中度和重度 精选

已有 8743 次阅读 2012-4-28 11:13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史, 研究撞车

前几天,一同学发微博抱怨:“现在终于知道什么叫研究撞车了,某本新出的著作的第二章、第三节从框架到内容和我去年的学年论文一模一样。”隔了一天,又升级为:“不止是如此,今天老师买到此书,然后短信告知此书确实跟我们的好多想法惊人一致,我遂跑到中关村图书大厦买了一本,看完五雷轰顶,不仅和我现在做的东西很相似,而且和我未来几年的规划都颇相同……”

 

我觉得情况也不算太糟,如果“撞车”是研究生涯中躲不过的一道劫,那么来得越早越好吧——这位同学已经发了几篇论文,硕士毕业不受影响,而博士生涯还未开始,这个时候遭遇此难,损失应当是最小的。不过,出于兔死狐悲的心理,我还是搜了搜关于研究“撞车”的帖子,结果发现这种情况还真不少。粗略地归纳一下,可分为三类。

 

其一是轻度撞车,学生中较为常见。诸如“我刚刚完成了实验设计,却发现新一期的杂志已经登出了相关论文,和我的想法完全一样。”“我研究的这个问题已经有十年没什么进展了,我前阶段的实验结果不错,本来想完善一下再发表,但是国际上另外两个机构最近已经同时发出文章来了,都做得很好。怎么办?我的博士论文还在等米下锅啊!”

 

每个领域有每个领域的特点,对于具体的个案,我无法妄加评论,但是就我目前所在的农学史领域而言,我感觉“撞车”可能会有增加的趋势。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同学,他的导师的导师,在其研究生涯的高峰时期,完全不会因为“撞车”而烦恼,反而是因为“战友”太少而感到自己的任务繁重。老先生在十几年前出版的《农史研究文集》的自序里说,自己虽然以研究稻作历史为中心,却也时常关注其他方面,原因是“农史这个领域,范围太大,涉猎的人相对又少,到处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到了现在,虽然农学史依然是冷门领域,但是如果纵向比较的话,相关的人才储备(包括跨学科研究者)、学科积累、财力支持、乃至文章的生产率都已经远远超过几十年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想作出新的东西不是说不可能,但肯定会越来越难。而学生,就算非常有才气,也会受制于经验与知识储备的有限,所以即便研究的东西看起来“冷门”,也不是没有撞车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老师们总是鼓励我们要有“问题意识”,不要仅仅满足于整理史料,要有想法。这一点我原来是很认同的。但是现在想到,如果大家的文章都偏重于“问题”,而冷漠了史料,那么会不会造成对已有史料的“过度消费”?文献资料都是有一定折旧率的,如果新的史料被发掘、整理的速度赶不上旧的史料被消耗的速度,那么“撞车”事件,是否会在某一个时期内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当然,不同的人对旧史料的利用能力是差别很大的,目前的旧史料或许也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并不是说要一味追求新的史料。而且就我的研究半径和眼界而言,我对目前已有史料的掌握也还尚不全面。谈论这个问题,似乎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其二是中度撞车,在中青年科技人员中屡有发生。小木虫上有一个帖子说:“临近国家基金申请要上交了,内部交流打听到同单位不同部门有方向和我拟申报的方向相近的!我们原来有过交流,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行方案包括仪器设备、怎样监测、处理样品和分析数据都毫无保留地说过,现在他用的基本上在我原来的想法上跟进,甚至连研究区也有一个是我原来做工作的区域,没想到他会以此为基础申报,而我自己也正在准备申报,同单位的基金申请撞车了,我该怎么办呢?”下面的回复大多数是感慨他太憨厚了,太不懂得设防。

 

不过,有两条回复与众不同,让人眼前一亮。其一是,不要气馁,继续写你最拿手的东西,然后继续申报,关键是你要写的更好。如果别人学你的东西写出来的比你还好,那说明你确实有巨大的空间需要进步。另一位回帖者说,自己在申报省基金时也曾遇到同样的事情,一位同事“偷”了他的想法,而全校只限报三项推出去,他是怎么临危不乱的呢?“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在申报书上特别用心,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版面设计,以及队伍的组成,全部细节都考虑到了。后来学校请评委一评,立马就分出高下,我的申报书获得一致高度评价。后来那个同事每一次遇到我,都不敢正眼看我。所以,做什么事情关键还是靠自己!做人做事,苦练内功。狭路相逢勇者胜!”

 

中度撞车的发生几率,似乎也不比轻度撞车的几率低。不过到了这个级别,个人的展示余地更大,即便是同样的idea,由不同的人写出来效果也有很大差距(比如有为导师常给学生说:“如果某篇SCI级别的文章让你们这些菜鸟来写,可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


其三是重度撞车——
属于可以载入史书的传奇。引用张大勇老师的一句语录:“达尔文与华莱士分别创立进化论,成就一段佳话;牛顿和莱布尼茨分别创立微积分,却引发一场恶战。”进化论、微积分这一类惊天动地的成果,对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影响巨大,因此即便是由两个科学家同时提出,也无损于各自的伟大。然而如果科学家本人一定要争个高下,那也奈何他不得。按《科学史十五讲》的说法,牛顿和莱布尼兹都是独立发现了微积分。牛顿发现在先,而莱布尼兹发表得早。由于狂热的英国人拒绝接受莱布尼兹的微积分符号系统,从而给英国数学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在欧洲大陆,经过莱布尼兹追随者的努力,微积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当代,由于“大科学”的兴起,重度撞车不太可能出现在单独的个体之间,而是出自不同的团队,比如人类基因组测序。2001215Nature发表文章Initial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uman genome。文章报道由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进行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测定完成。第二天,Science发表文章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研究结果和Nature那篇相似,而完成者则是由原HGP成员Ventor创建的一个私立公司。

 

如果在某个方向上互相竞争的几家实验室中,有一家率先取得突破并将成果公开发表,那么其竞争对手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也就是说一项科研成果往往只会在一种杂志上首次报道,而且作者只会是其中一方。然而分别由两个团队进行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其相同的结果却同时被分别刊登在了两本杂志上,其中原因除了两者完成时间接近外,还在于该成果的意义重大、规模庞大——仅文章作者一项,就占据了一页的篇幅。

 

我曾经以为慢性子的人适合搞科研,现在才发现完全是误解。科研固然需要马拉松一般的耐力(这种耐力不仅仅意味着长时间对着一个相同的问题,还意味着不断地深化之前的想法、甚至是推翻之前的想法),但同样也需要速度——这种速度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求快,而是,当你的战线拉得很长时、当最初的激情退却时,怎样继续一次次地把自己从沉睡与舒适中唤醒,激起一种近乎信徒般的坚守,维持好预期的节奏。对于我而言,如若不能做到这两点,恐怕连撞车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是一条生僻的小道,也会被超车。

 

Ps:刚看到一篇《英研究显示生物医学领域论文撤稿数陡增》的新闻。大意是,1988到2008年生物医学领域被撤论文数量一直上升,原因多数是因为直接的错误或无法重现的结果,这占到40%,其次是学术不端,占28%,重复发表和含糊理由各占17%和5%。——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速度的盲目追求所致。如果大家都这样恶性竞争,难免劣币驱逐良币,求“快”的人会越来越多,而追求完美的人会越来越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193-564541.html

上一篇:上路了
下一篇:那些年,我羡慕过的女生
收藏 IP: 159.226.79.*| 热度|

36 郭向云 王恪铭 谢鑫 吴明火 梁建华 林涛 张波 黄灿平 张旭 朱志敏 李宇斌 鲍得海 徐耀 钟海峰 葛兆斌 牛文鑫 曹文得 曹聪 刘天亮 化振红 褚昭明 吕喆 周春雷 方章福 周永胜 王加升 严少华 张志东 刘进平 汪梦雅 李璐 chinasciens neilchau zqzhang mathqa laojiu9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