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实走了弯路。记录下来,是刮骨疗毒。回顾一下这4年的经历,算是复盘吧。
失误一 在育儿和家务上花了太多时间,所以只能选择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而不敢去选择最喜欢的、最有挑战的。因此,注定做不长久。
2015年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省内的出版社,一个是某211大学的农史类的c刊的编辑职位。后者与我的专业、学历的匹配度更高,但是当时考虑到家庭原因,还是选择了更加轻松的出版社。当时的经历我详细地写了一篇《最纠结的一夜》。当时我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让自己选择出版社——其实并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吧,如果真喜欢,就不会找那么多理由了。
当然,当时放弃的只是一个面试的机会,也许我去面试了也不一定成功。但是那种“为了家庭而退而求其次”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很大的bug。
很多女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想生孩子、又刚好处于事业上升期,该如何选择?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变种,例如:想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所以辞职回家作家庭主妇,行不行?孩子还小,现在有一份轻松的,一份难度大的,我该选哪种?
我们先不说答案,只看问题本身。其实这几个问题背后,都蕴含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条件:事业和家庭,女人是不可兼得的。
但是,这条件一定是无法改变的吗?如果仔细观察(甚至只需要粗略地找找例子),就会发现两者能兼顾的女人很多。相反,很多放弃职业发展的女性,最后反而失去了家庭。为什么呢?因为时代变了,以前是问题的,现在不是问题了;而以前根本算不上是问题的,现在成了主要问题。
首先,这个时代,女性对“自我认同”的需求越来越高。即使你认为你可以为家庭牺牲自己,但是大环境并不鼓励你做这种选择。
人是环境的动物。我相信,那种天生的“为了事业而能够毫无顾虑地放弃家庭”或者“为了家庭而甘心放弃自己一切”的女人,都是很少的,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而调整自己的步伐。之所以过去有很多女人愿意选择“百分百为家庭付出”,只是因为大环境如此。我们母亲那个年代,在婚恋、育儿问题上的态度比较传统;而且那时候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普通人想要获取成功、获得更高的社会关注,也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所以那个时候的女人,从家庭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一件没有太大争议的事情。上一辈的女人为了家庭而在事业上做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一个很顺应大环境的选择。
但是现在的一切都变了。首先,结婚生子已经不是一个必修课,而是一个选修课;不是一个必答题,而是一个选答题。独身、丁克、单亲家庭……种种不同于传统家庭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我自己的直观感受是这样的:以前小时候在妈妈单位,她们每个人都会聊自己的老公和孩子,如果新来了未婚女同事,那么给她介绍对象也是前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自己参加工作后,明显感觉过度地聊自己的家庭是失礼的行为,因为同事中有人明确表示不喜欢小孩,也许聊宠物、聊美食、聊电影更能拉好感,对于单身男女同事,也要尽量避免“我认识一个不错的人”这样容易引起误解的话题,以免被视为庸俗油腻的老阿姨。
所以,“组建并且投入大量精力维系家庭”,渐渐成为一件中立的事情——有,不一定能为你的加分(甚至有可能是减分项);没有,也不一定会为你减分。当然,明星和政客这种需要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除外,秀恩爱和晒娃本身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普通人能够获取成功、获得更高社会关注的机会,也很多。前几天知乎上有人提问,“考上211大学读研发现,发现有同学第一学历居然是专科,很难受,怎么办。”结果底下一堆人都骂题主优越感太强,现在这个年代普通人通过努力而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多,大家纷纷在评论里举出自己认识的人或者自己本人,第一学历是大专或者职高,结果后来考上名校硕博,甚至成为名校教授的例子——从这个讨论可以看出,即使是最看重第一学历的学术圈,也有很多普通人逆袭成功的机会,那么可以想象,在其他行业,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这种大环境无疑会给大部分徘徊于家庭和事业的女人造成一种压力——我如果放弃事业,机会成本也太大了、太不值了吧?
即使是事业心不那么重的女人,也需要考虑由于脱离社会、放弃主业而必然会产生的来自配偶的轻视——也许对方意识不到,但是女人可以感受到。也许以前的女人不在意,但是现在的女人很在意!很多人的男友、配偶可能都是来自于同学、同事,我们以前是“势均力敌的爱情”,凭什么现在你成了我的金主?
也是最近看到的一个故事,小两口都在美国从事金融业,两人感情很好。毕业后,女方在家带娃,男方上班养家。这样过了几年,男方的收入完全可以保障一家人过很好的生活,但是这个时候,女方还是决定出去工作。男方不同意,因为从家庭分工的角度来说,目前的配置确实让家庭运转得很好。但是女方认为由于自己没有工作,所以从男方那里得到的尊重降低了,所以一定要出去工作。后来,两人都出去工作了,家庭收入增多,但是生活质量降低了(比如都没空做饭)。男方始终不认同女方的选择,后来两人就离婚了。所以,如果女方一开始就不离开职场,让两人养成共同承担育儿和家务的习惯,虽然累一点,但是也许结局不会如此吧。只是当时女方恐怕也没有料到,自己对认同和尊重的需求,还是挺高的。
其次:家务和育儿,并不需要投入我们全部的时间。
家务方面,现在的劳动分工非常细化,而且机器也越来越智能和体贴,所以做家务活的时间可以大大节省。当然,阻碍我们选择这种便利生活的,往往不是经济原因,而是老一辈人的观念。(这就涉及了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此处略去不表。)
育儿方面,虽然对于“亲力亲为”的要求更高一些,但我们也还是可以尽量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比如各种听书app,各种讲故事公众号等等。我一位朋友曾经惊呼:自己给孩子讲卡梅拉讲了不下于100遍(是的,就是那个字数超级多的卡梅拉),才发现有音频的故事可以听!
我是到孩子4岁了才领悟到这些的。当时我感觉很焦虑,于是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如此焦虑?因为自己的能力无法满足内心所有的需求,然而自己却并不知道哪些东西是需要舍弃的。一旦开始这样的反思,首先就想到,对孩子花费过多的时间,真是有必要吗?这个想法真是吓到我自己了。大家都歌颂母爱,母亲对孩子就应该是完全无私的,怎么可以算计自己的成本呢?后来我想通了:找到一个亲子投入的合理平衡点,对于自己和孩子,都是有必要的。很简单的道理:草原的母狮子,如果总是陪伴小狮子、教小狮子捕猎的技能,而自己不去捕猎,到最后不是自己和娃都得饿死?
刚刚开始有孩子的时候,我离“建设自我”的状态还不远,所以还能敏锐地意识到这点。当时我给自己计划,除了照顾孩子日常的吃喝拉撒,每天给予她的亲子陪伴时间限制在2小时以内。但是后来由于和丈夫两地分居,我为了弥补孩子很少见到父亲的遗憾,不得不多花很多时间陪伴……到后来,我完全失去了自我,所有的非工作时间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工作以外的阅读与写作时间几乎是零。
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我的直觉是,过度地陪伴孩子会影响母亲的心情,从而降低了亲子陪伴的质量以及自己的工作效率。人和草地、森林一样,也是需要自我修复的。如果业余时间完全陪伴孩子,自然就会疲沓、心力耗竭、易怒。
后来还找到理论依据: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对空闲时间极度渴求的状态,那么人会越来越陷入恶性循环。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2014年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因为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那么,如何让自己跳出这种泥潭呢?对于我而言,首先就是要跳出“精细化育儿”的陷阱。很多人感觉,以前养那么多娃好像也不费事,现在每家就一两个孩子为啥能够让全家几代人累到怀疑人生?主要因为,育儿模式已经从放养进化到精细了。而这种“精细化育儿”的趋势恐怕在全世界都一样,根据数据统计:美国如今的母亲们平均每周将自己的时间花在陪孩子读书、做手工艺品、带他们去上课、参加孩子的演奏和游戏、协助孩子做作业等方面的时间接近 5 个小时(她们还担心这还远远不够),而在1975 年,这个数字是1小时45 分钟。在中国,“精细化育儿”的状况也是日益激烈。
这种“精细化育儿”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流行的东西,就一定正确吗?我越来越觉得:父母的付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是一种自己想象中的军备竞赛;是市场份额不断扩张、不断开拓低龄儿童市场的教育产业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驯化。
强烈推荐一篇文章,《父母需要接受的真相:你的付出,99%是没用的》文章很长,提炼核心观点:有研究证明,“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我引用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否定那些为孩子付出很多的父母, 而是为了告诫自己:如果仅仅是因为担心自己拖了孩子后腿而为孩子付出很多时间,那么完全可以缩减这部分时间开支,去发展自我。
综合以上两点,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而言,女人追求事业,都是一个更稳妥的选择。(当然,外在的形式不重要,关键是要在内心不放弃自我的成长和升级。我所认识的家庭主妇也有做出一番事业的;而全职女性也有虽然上着班,但是工作时间仍会花很多心思在孩子和老公身上的)。
失误二 低估了“时代抛弃你”的速度
在选择进入出版行业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这个行业衰落的程度,还是超出我的想象。有段时间到手的工资只有2000元出头。后来去了另一家出版社,虽然工资高一点,但是由于不太喜欢那种每天都要打卡4次的工作氛围,所以试用期一结束就去了另一个单位。大约过了一年时间,这个要求打卡的出版社给我打电话,让我退还900元,因为他们资金紧张,单位之前发的所有福利要收回(我有位同学也在同一个出版系统工作,他被告知要退还所有的福利)。
除此以外,传统出版行业的运作思路,与新兴的知识付费行业相比,差距太大。
在出版社工作期间,我也编辑了几本书(有的书是兼顾了选题策划和内容制作等)。刚开始自己做书,很新鲜,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也犯了些错误。现在回忆起来,这份工作还是有些乐趣。比如当时我和陈丹阳合作了一本《儿童魔方之旅》,由于我自己在给孩子讲绘本时,发现很多书都是铜版纸,在灯光下反光很强烈,所以我就选择了轻型纸,看起来很柔和,很符合魔方这种玩具的怀旧味道,同时也不反光。这个书反响还不错。
还和赵序茅合作了一本《走近伪装大师——野生动物自然笔记》,现在感觉这个书名太陈旧了,之前我设想过“从它们的世界经过”的名字,但是没有得到部门领导的认可(当然也怪我自己没有坚持)。这本书内容很好,我修改了好几遍,作者本人也改了很多次。
最遗憾的一个经历是,一位作者写了一本关于流浪猫的书,这本书书号申请了;有企业提前赞助,预付款也已经付了;外包的排版设计也已经联系好了;宣传语也已经写好了……但是后来,却无法出版。地方出版社的管控,其实是比北京更严厉的,所以这位作者,虽然在三联、在作家出版社都出过类似题材的,但是在我们这样的省级出版社,反而无法通过。我觉得对作者很愧疚。
也许在这个行业慢慢做下去,最后也能做出一些好书。但是我后来还是离开了出版行业。因为我的感觉是,无论是什么题材的书,都不具备稀缺性,同类产品在市场上都有了。而且同样的内容,你不仅要面对同类产品的竞争,还有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形式的产品的竞争。比如魔方,同类的魔方书就不用说了,此外还有直播平台上的魔方课程,还有很多网上的教学小视频等等……而与此同时,出版社每年还在出那么多书,还有那么多编辑要养家糊口,所以,书肯定是越来越难卖了。每年安置那些库存积压的书,都是不小的开支。去年得知,今年的书号要砍掉三分之二,我想,这是大势所趋吧。
与此同时,去年我也间接接触了内容付费的制作流程。有本书的作者,去年在“少年得到”接了一个地理的课程。从盈利上对比,出版行业给作者的版税是8%(特别畅销的作者可以和出版社谈条件,但是大部分作者只能是这个标准),而网课给作者的提成可以达到25%(而且是没有名气的新人)。从时间上看,出版行业往往是书出版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给作者稿费,而出版流程又相当漫长。但是网课往往会有预付金,而且课程一旦上线会很快给作者稿费。从宣传上看,网课可以很灵活地推出内容拼盘(比如国庆节期间把地理课和作文课打包推荐给用户),可以蹭各种热点(比如每周都会有加餐课程)。而出版社给大部分书的宣传往往是一次性的,如果在常规的新书推介之外你要推出个性化的软文广告,还要经过层层审核……对于编辑来说,这种状况是一种束缚。
不过读者对优质内容的渴望与出版社的懒散倒是催生出一个产业——很多专门推荐书籍的公众号应运而生,其中有些打造成了品牌,扩展了业务(比如逻辑思维、樊登读书会等等),从优质内容的传播者变成了优质内容的制作者。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挤压了出版行业的生存空间——因为现在大家实际上都是一个赛场上的竞争者了。一家出版社的竞争对手不是另一家出版社,而是所有的内容制造者。如果我上网课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如果我的某种需求通过直播课、通过专业社群的咨询可以得到解决,为什么还要看书?
当然,书籍不会消失,我认同一个观点:未来的纸质书,可能更多的是学术书、有收藏价值的高档书。
失误三:盲目进入不熟悉的领域,且没有及时弥补短板
从两个出版社离职后,我进入了一家杂志社。虽然纸媒确实有点“穷途末路”的意味了,但由于这个杂志社要出一本新杂志来宣传云南本土的咖啡,帮助贫穷的咖农,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所以还是欣然前往了。
当然,我也得承认,进入的时机有点仓促。我不是在一个对行业有了全面的、具体的了解,同时对新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有了充足准备的状态下进入的,而是在一个急需还债的情况下进入的(杂志提供的工资比出版社高)。所以难免双商欠费,捉襟见肘。当然,不得不说,这份工作给人的成长很大。
当时杂志社是招一个执行主编。所以我除了学习咖啡知识、杂志出版、还需要弥补管理的知识。我进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招聘网站的后台筛选简历、招人;然后出差、拜访各大咖啡企业的大佬;去咖啡原产地采访;搜集市场上所有的精致生活类的杂志,确定这本杂志的开本和用纸;确定栏目,大家一起开会,反复修改;联系海外的专家、约稿、翻译;做公众号……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一些短板慢慢暴露出来。比如,摄影经验较差。现在是读图时代,提高内容的视觉冲击力的能力很重要,而我这方面的锻炼太少了。另外,在人际交往上,我似乎一直没有脱离学生气,不知道对待职场上的不同人,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很多微妙的尺度,如果不仔细琢磨,确实是很难拿捏的——比如领导有一次批评我,说是让我和那个女孩一起出去出差,是为了让我塑造自己的威信;同时,给下级安排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她干得太杂了,否则对方感觉不到成长……如何塑造威信?我向来只会和同龄的女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处,确实不太会管理人;而干杂活,一个初创杂志本来就有很多杂活,怎么可能完全避免呢?如果不给她干,我抛给别的部门的人?(后来才领悟到,学会判断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是一个职场必备技能)。后来第一期杂志出来后,老板给我降薪了。
这种创意性比较强的单位,同事们都很率真个性,自由奔放,每天饭后在办公室喝茶、喝咖啡是常规节目。我很喜欢这种亲密的氛围。不过,同事们也都喜欢喝酒吃肉,男男女女都喜欢说黄段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有点尴尬。如果不和同事们在一起聊天,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如果在一起愉快地聊天,我又觉得自己人格分裂(因为我受过五戒,其中包括不能喝酒和妄语)……另外,媒体行业,确实还是一个适合年轻人的行业,因为熬夜和出差实在太平常了,而老公在外地,我父母带娃久了也觉得累。
这份工作,虽然苦乐参半,但如果实在要做下去,也是可以的。不过,我后来有了一个去高校工作的机会,而且学校同时接收我们两口子,这样就解决了两地分居的问题。
总结:
“人不要太贪心,不要什么都想得到”。这个算是很简单的道理了。但是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我才发现自己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不懂这个道理。比如,拿孩子成长来说,我希望孩子的升学压力不要太大,但是教育资源以及各种文化、艺术资源要足够充足,同时还要空气好以利于孩子身体健康;拿房子来说,我希望房子不要太贵,但是周边要有好的学校,同时还要宜居、交通还得方便,公交地铁就在周边,还得要有升值空间以抵御通货膨胀;拿工作来说,我希望是一份能够让人成长、有创意、有价值、有较高收入的职业,但同时又最好不要占据太多时间、以免让生活太过荒芜,使得人生的其他维度失去了颜色……现在回顾这些想法,觉得就像是笑话,我是多么渴望那些彼此矛盾的东西而不自知。于是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业之间左冲右突,狼狈不堪。
世上的选择看似有着无限丰富的可能,然而它们都是需要以我们自身为燃料去换取的。而我们自身是极其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具体到每个人,其实选择非常有限。年龄越大,越需要对事情反复权衡——这是随着肉身的衰败和精力上的日益匮乏而激发出的生存本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