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化编组和行进的装备方队,最接近实战的反映了未来战场的出场次序。
由18辆箭式编组的99A主战坦克引导的地面突击力量坚定的行进在装备方队的最前列。地面突击力量由9个方队构成,是装备方队中规模最大的一支编队,分别是涂装了代表了陆军、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武警部队不同颜色的主战坦克、履带和轮式突击战车、履带式自行火炮/导弹战车。随后出场的是以导弹为主体的各种中远程对地、对海、对空打击力量,为地面突击力量远程火力支援,并可以远程遏制,御敌于国门之外,实现不战而屈人。除最后出场的东风(DF)-5B分导式洲际战略核导弹外由拖车承载外,其余各型导弹及火炮的载具都是6轮、8轮、10轮,甚至20轮、30轮重卡,各型陆基导弹都可以通过公路或铁路机动,迅速进入阵地、完成发射、撤离转移,具有快速远程精确打击和较强的站场生存能力。装备方队的中后部是各种信息侦查、指挥和后勤编队。
“向前、向前,我们是一直不可战胜的力量”,地面突击力量的主体是7个坦克/步兵战车方队,包括1个主战坦克方队(99A)、3个履带式重型突击车方队(04式履带式步兵装甲战车、05A履带式两栖突击车、履带式空降兵突击战车),坦克、装甲战车集机动性、打击力与防护性能于一体,已经代替了重装铁骑成为了现代的金戈铁马,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决定力量。坦克、战车方队坚定行驶在受阅装备的最前方,如同一支一往无前的利剑,不管前面是丛林高山、大漠荒原、激流海滩,还是城镇要塞,人民军解放军装机步兵敢于粉碎一切敌人,打一场碾压式战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受阅战车中还有是3款执行低烈度武装冲突、战场巡逻维和以及反恐处突等非传统军事行动轮式轻型步兵方队(1式轮式两栖突击战车、四轮轻型突击车、六轮反恐突击车)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为坦克、突击战车保驾护航、提供中远程火力支援的是装备方队中部的14个炮兵/导弹方队,6个包括中远程对地打击兵器方队、4个防空反导兵器方队和3个反舰武器方队和1个反装甲/低空飞行器(高平两用)兵器方队(HJ10装甲履带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6个对地打击兵器方队中包括1个自行火炮方队(05A装甲履带式自行加农炮)、两个常规导弹方队(DF15B近程/DF16中程弹道导弹、CJ10飞航导弹)、一个核常一体中程战术导弹方队(DF26),两个洲际弹道核导弹方队(DF31A固体洲际导弹、DF5B液体分导式洲际导弹),从而形成了为地面突击部队提供近、中、远程和超远程火力支援,全方位的战场阻隔和战略打击能力。
早在60余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已经表现出强大的进攻作战能力,接连发动三次攻击战役,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逐退千里,相继收复平壤、汉城。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民解放军陆军已经成为了一支诸兵种合成、空地一体、攻守兼备的强大力量。
由于时空间的限制,胜利阅兵无法全面展示我军炮兵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加农炮是一种射程较近的直射炮,05A装甲履带式自行加农炮是现代战场的“攻城槌”,主要是在攻坚作战中打架敌人要塞、掩体以及装甲目标,与坦克、机械化步兵共同担负撕裂敌人防线的作用。此外,解放军炮兵还大量装备火箭炮、榴弹炮、加榴炮等远程曲线打击兵器,可以在大面积上的软目标给以杀伤。
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也是一支敢于突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一场现代攻击战役是步坦、步炮、坦炮、炮导一体化的立体作战。首先用各种炮火压制对方火力,摧毁敌前沿防御体系。对于敌后纵身几百千米直到上万千米的要塞、指挥中心、兵营、集结地、物资仓库、机场、车站、港口、发电厂等战略、战术目标则用各种导弹以及末端制导远程火箭弹以及空军力量予以打击,瘫痪敌的军事和工业系统。随后各种坦克和装甲突击战车开始撕裂敌人防线、碾碎敌人阵地;最后随装甲运兵车进入战场的步兵开始打扫战场,消灭残敌,巩固阵地。
中国产单兵兵器东方(华约、中国)制式的突击步枪(AK枪族)、PRG火箭筒(火箭助推榴弹)、60mm迫击炮因其简便易用、威力大、可靠性好,一直被誉为三大单兵武器之王。不仅世界各地反美游击队的利刃,在丛林山地作战和游击战中已经备受青睐也可以在一场大规模战役中用于近距离打击敌人。突击步枪(AK枪族)主要用于近程防卫和杀伤敌方暴露人员。PRG火箭筒(火箭助推榴弹)是一种近距离(几百米)直线打击兵器,在争夺阵地特别是巷战当中主要用来摧毁敌人工事、掩体以及轻装甲车辆,在防御作战的危机时刻也可以用来打坦克。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先进的红箭(HJ)、前卫(QW)系列导弹问世,已显落后的老式反坦克导弹((HJ、QW系列)也开始取代火箭筒用来直线打击各种轻装甲车辆和固定目标。迫击炮是一种曲线面杀伤的压制火力,可以用来打击各种地形掩护以后的目标,跟随步兵突进,提供火力支援。迫击炮曾经在中日战场上发挥过巨大作用,红军战神赵章成将军的一门炮出神入化,黄土岭之战也是用迫击炮击毙敌酋阿布规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