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败后勤——日本军国主义败亡之谜
虽然,中国人民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已经占领了琉球、朝鲜半岛、中国台湾、东北等大片土地,包括中国东北伪满政权在内日本实际控制范围内的人口大约有1.3亿,人力资源已经基本与美、苏相仿。但是日本占领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则要落后很多。
日本全面侵华以后,又占领了中国内地的大片地区,并在实行以战养战政策,从中国掠夺劳工、粮食、棉花、煤炭和钢铁。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的战时经济日渐难以为继,特别是石油、橡胶、锡、铜等战略资源日渐短缺。日本军部执行“南向政策”,发动太平洋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战后日本右翼学者一直为太平洋战争翻案,宣称是为了打破A(mercian,美国)B(ritan,英国)C(hina,中国)F(rice,法国)H(olland,荷兰)封锁圈,驱逐西方殖民者,解放亚洲人民,但根本上日本是为了奴役东南亚各国人民,掠夺战略资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服务。
太平洋战争之初,日本偷袭和闪电攻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无船可用,日军大举南侵,东南亚美军、英军和菲律宾军队全军覆灭,被迫退往澳大利亚和印度,日本军队占领了从印缅边界山地到太平洋深处的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广阔区域。但是这也注定了日军覆亡的命运。
虽然二战时期美英一直执行先欧后亚的政策,但日本的攻势持续了只有不到半年,中途岛海战日本舰队被美国打败后,太平洋的制海权天平重新向同盟国倾斜。
虽然在东南亚地区投入了日军大约一半的海外兵力,但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和民众抵抗,日本从东南亚获得的资源及其有限,超过200万日军的后勤保证日渐成为压垮日本军国主义,使其最终走向败亡的包袱。
日军不仅无法从当地获得足够的粮食补给,逐渐陷入饥荒,而且武器弹药、药品等当地都不能充分补给,依靠日本本土的支援。二战后期,日本海军失去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东南亚各岛之间以及日本本土的联系几乎断绝,在东南亚的大量日军已经成为死棋,坐困孤岛,进退维谷,不能一战。日本孤注一掷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最后兵败后勤。而且太平洋战争消耗日本太多的战略资源,而且造成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在偏僻的孤岛和丛林中被饿死、病死、困死,进而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再到莱特湾,太平洋战争以海战为主,真正的陆战没有,夺岛战役也不多,只有瓜达尔那卡尔群岛、塞班岛、硫磺列岛、琉球群岛等。美军的蛙跳式进军遭遇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士以每天几米的速度在海滩上推进,也遭遇了巨大损失。如硫磺岛战役战死的美军比日军还多,当然由于日本有大量平民死亡,总体上还是日本损失远大于美军。但是即便如此,每次战役双方阵亡也只是万人级规模的。
日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损失不是战死,而是饿死、病死,这是日军自己造成的。由于军部错误的战略,几百万日军在东南亚陷入绝境。盟军太平洋取得了制海权,分散在太平洋各地的日军,弹尽粮绝、缺医少药,即使盟军不去进攻,他们也只能在孤立的海岛与丛林中慢慢腐烂。但是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军官的死亡率要远低于士兵。因为所谓的日本皇军是一支具有浓厚的封建残留的军队,官兵之间存在严重的等级差异。在太平洋战场上补给断绝后,日军军官严重克扣士兵的给养,造成大量士兵饿死、病死,这里面可能有李登辉的哥哥——岩里武则。
靖国神社祭奠的亡灵是效忠天皇陛下的勇士还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实际上在太平洋战场大多数是后者,他们并不是高喊“天皇陛下万岁”与敌人同归于尽,而是莫名其妙的被战争的发动者投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然后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中默默死去,在热带丛林中逐渐腐烂,他们也是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实际上二战中杀死日本人最多的恰恰是日本自己的将军。靖国神社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与受害者一起祭祀,这也是一种讽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