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年校庆与百年传承
西北农林(西北农大、西北农学院)的校史其实有两个源头,一是开始于1934年,民国元老于右任等创办的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农专),另一个是始于1910年、还可以上溯到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西北联大农学院(农院)。
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仅存的硕果。但是经过义和团、戊戌、庚子之变的冲击,1902年才开始进入办学正轨,先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为仕学(主要针对在职官吏)、师范两馆,预备科分为政科及艺科,1903年增设进士馆、 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医学实业馆辗转为北京医大、北大医学部继承)。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
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校。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即今天北京师大、西北师大的前身。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共七科。其中农科大学后发展为北平农科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即今天的中国农大。 北洋政府时期,以京师大学堂为基础,分化形成了北大、师大、工科、农科、医科、法政、女子大学、女师大等国立八校,后来又加上艺专,统称“国立九校”;北洋军阀后期,奉系军阀强迫“九校”合并为“京师大学校”。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伐战争结束,民国教育界学习法国的大学区制“京师大学校” 改名“中华大学”,旋又重组为北平大学(平大,除了北京九校外还包括天津的北洋大学和保定的河北大学)。但,大学区制并没有执行下去,北大也一直抵制被并入平大。后来北洋工学院、北平师大(包括女师大)、北平艺专等先后脱离平大恢复了独立建制。到1934年,北平大学才逐渐稳定下来,设立有法商、医、农、工、女子文理5个学院18个系和2个专修科;但这五个学院的校址分散在城里各处,名义上虽然统一,实则仍然各行其是,各院均有相当独立性,俨然一个松散的联盟。
位于陕西杨陵的西北农林其校史也可以追溯到京师大学堂农科。著名的西北五校有两个前身一是陕西本土的高等教育,二是抗战初期的西北联大。抗战初兴,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迁陕,组建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先在西安,后翻越秦岭赴汉中办学;旋又与陕西本土的西北大学、西北农林高专,内迁的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后来的焦作矿院,今河南理工,参与组建中国矿大)、河南农大畜牧系组建新的西北大学与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大)、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杨陵)、医学院(今西交大医学院)、师范学院(在兰州)。光复后,三校迁回平津,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等复校,但西北联大一系的相当一部分师资与学生留在了西北,扎根西北、建设西北。“西北五校”堪称西北地区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当然,陕西人比较实在,一向把“农专”作为西农的源,没有让西农成为百年名校。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781821.html
上一篇:中国的历史版图是什么?
下一篇:高校播种机(续):在陕高校的京津血统
西北联大校歌
并序连黄,卅载燕都迥。联辉合耀,文化开秦陇。汉江千里源蟠冢,天山万仞自卑隆。
文理导愚蒙;政法倡忠勇;师资树人表;实业拯民穷;健体名医弱者雄。
勤朴公诚校训崇。华夏声威,神州文物,原从西北,化被南东。努力发扬我四千年国族之雄风。
西农发展的三波高峰
作为西北地区较高成立的高等学校和第一所农林高校,西北农专扎根关中沃土。其成立背景是1930年代陕军中生代领袖——杨虎城将军回陕主持军政事务,面对国家积贫积弱、西北旱灾肆虐的动荡局面,把赈灾、剿匪、治水作为治陕之大计,迫切需要人才与技术支持,因此专业设置有很强的现实性。孕育现今二十个学院的母体主要是农、林、水、牧、农经五个创校学系。由于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注重水利与农业结合,也是几十年来,西农学科发展中不变的特色之一。
现在回想起来,西农九十年学科、专业发展有三波高峰时期,第一是抗战军兴至“一五”计划时期,第二是1980年前后“科学的春天”,第三是1997年设立杨凌示范区,特别是99年合校以来,发展至今。不论农专、农院,还是农大,九十年来,长期扎根黄土塬,在黄土改良与水土保持,小麦育种与栽培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产生了10多位两院院士和更多的院士水准的著名教授,也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农、林、水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经济林(特别是蔷薇科果树与小杂果)、畜禽良种等方面也由于众多区域性的代表成果,改变着西部地区特别是大西北的莽莽山原。
抗战军兴,一大批学者与学生辗转西迁,创立西北联合大学,随后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在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农专)合并成立西北农学院,汇集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学者,很多都有留学美、日和德、法、英、意等欧洲国家的经历。虽然当时我国现代水利实业和高等水利教育的奠基人——李仪祉先生已经仙逝,但是李仪祉先生的弟子沙玉清、李赋都等继承李仪祉遗志为我国西北水利事业和水利人才培养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并创立武功水工试验室,后发展为水利部西北水科所。沙玉清先生毕生从事黄土区高含沙水流的泥沙动力学研究,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德国老师恩格斯教授的学术事业,成为国内和清华大学钱宁教授起名的泥沙专家,并培养出一批水利人才,如熊运章、刘祖典、谢定义。钱宁师承于加拿大的爱因斯坦教教授(又是爱因斯坦,小爱因斯坦教授是著名的阿尔伯特的儿子),开创了国内另一派泥沙学派。
20世纪40年代四十年代执教于杨陵,后当选为院士的著名教授还有: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土壤学家,西北水保所第一任所长——虞宏正,真菌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原副所长、(代)所长——林镕,植物病理学家、农学家,原湖北大学农学院院长、西农和新疆学院教务长,新疆农业厅厅长、八一农学院和新疆农科院院长——涂治等。1940年短期执教于西农的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还有土壤学家候光炯教授和微生物、兽医学家盛彤笙教授。另外,著名的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周尧教授,1939年来到杨陵后70年如一日从事昆虫(蝴蝶)分类研究,为西农发展贡献终身。当时,还有更多的后被评为二级、三级教授的著名学者齐聚杨陵,后来因为时局变化、院系调整而流散。
1949年以后,中国科学院在杨陵组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发展为水土保持土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保所,并分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陕西省组建省农科院(后分设林科所),一批西农毕业生和支援西部的外地青年在杨陵成为了栋梁之才。
1940-1960年代毕业于西农,后当选院士的有(6人):中国现代小麦育种第一人——赵宏璋教授,植物病理学家、小麦条锈病专家——李振歧教授,地下水、水文水资源专家——李佩成教授(西农、西地院、长安大学),建筑学家——王光远教授(哈工大、哈建筑),土壤学家——于天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真菌地衣学家——魏江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所)。
另外,从外地调动、分配到杨陵,并当选院士的有(3人):土壤学家、水土保持专家朱显谟研究员(候光炯院士的弟子),土壤物理、节水农业与水土保持专家山仑研究员,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远缘杂交育种的开拓者——李振生研究员(后调中国科学院总部担任副院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种业与“南袁”齐名的“北李”之一),此外,那一代杨陵人的代表人物还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唐克丽研究员(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与他的爱人李玉山研究员,是水保圈的终南山下神雕侠侣,并设立有李唐奖学金。
西北农学院创办早期,恰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一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转折,不仅是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林院校,也是创办较早且连续办学时间较长的高校之一。西北农专办学之初,广袤的西北大地高等教育寥若晨星。西北地区近现代高等教育史首先追溯到在陕西大学堂、三秦公学基础上发展的西北大学,北伐战争之后,改建为西安中山学院、中山大学。但是由于30年代初灾难性大饥荒和财政匮乏,西安中山大学办学中断。现在的西北大学是由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潼关以西的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大发展而来,而当时西北农专是与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并存的陕西唯二的高校之一,在抗战的烽火狼烟中客观起到了为民族复兴保存文脉的作用。一大批学者辗转来到关中,驻足杨陵,从而认识、了解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从而用毕生精力奉献于西部开发的使命,如虞宏正、涂治、候光炯、盛彤笙等教授。
西北大学的前身陕西大学堂成立于晚清的1902年,是西部最高的具有国立、省立性质,且管理地方学务的高等学府,和其创立于同一时期的高等学校还有京师大学堂(北京)、天津中西学堂(天津)、山西大学堂(太原)、山东大学堂(济南)、浙江求是大学堂(杭州)、广西学堂(广州)等。中国西部省份近代高等教育萌芽较早的省还有四川、甘肃。但四川省城成都的高等学堂直至1905年前后才正式成立,1909年成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成立最早的高等学堂,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新疆等省市地区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才有高等教育的萌芽,而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直到建国后才有高等教育。
1905年后陕西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学校),民国初年,秦陇复汉军政府将创办西北大学与三秦公学,将陕西高等学堂与陕西农务、法政、实业学堂合并组成第一代西北大学(初定名关中大学),是我国近现代高教史上西部地区第一所兼有文、理、工、农、法政的综合性高校,三秦公学(陕西农务学堂)但命运多舛。西北大学先后三立两撤。民国初年引军阀混战、局势混乱,第一代西北大学办学仅维持了两年,就改建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后北洋军阀又以之为基础,并入陕西水利工程专门学校,渭北水利局附设之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及甲种商业学校,重新组建综合性的西北大学。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以此为基础改办西安中山学院、中山大学,并创办西安中山军事学院,一直维持到30年代初,因时局动荡、经费断绝停办,改建为西安中学,直到抗战军兴后,在西安临大、西北联大基础上第二次恢复西北大学。
国立西北农专恰恰创办于民国中期陕西高等教育的至暗时刻,担负着陕西从灾难性大饥荒后复兴和在中日矛盾尖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建立大西北稳固后方的战略使命。而西北大学校史中断的30年代,连接第二代西北大学与西北联大的是西安中学附属陕西水专(水利专修班)。陕西水专的创办者是参与三秦公学、西北大学,曾任西北大学校长的我国近现代水利先驱李仪祉先生,后并入西北农专,从而使第二代、第三代西北大学的传承并未完全中断(虽然西北农专并没有实质性融入西安临大、西北联大)。西北农专一直独立办学,但是广义上是西北五校的一部分,当然西北农林校史上一直有农专和农院两个源头,而且也通过西安中学附属陕西水专(水利专修班)传承了第一代、第二代西北大学的思想和使命。
西北大学即陕西大学,西北大学三次创立均体现了民国时期陕西地方进步力量教育兴陕、实业救国的思想和追求。兰州大学、新疆学院(大学)的前身分别是是甘肃法政学堂和新疆俄文法政学堂,均是以文、法、商等文科类专业为特色,同时西农早期的著名教授——辛树帜校长、涂治教务长等在兰州大学、新疆学院的创设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冯玉祥西北军时期在甘肃和西安中山大学并列的兰州中大,是当时全国7所中山大学之一,也是兰大的直接前身,随后改为省立、国立甘肃学院和国立甘肃大学,在抗战时期创办了医学科,但当时甘大也只有文史、法政、医三个学科。兰大形成现有的学科基础是在1946年辛树帜离开西农就任兰大首任校长,将原甘大改建为兰大,大刀阔斧形成的。
可见在西北联大创立之前,与甘肃学院、新疆学院相比,西北农专的专业更为全面,而且农科以及工科几乎是整个大西北独有的。
第二次,即四十余年前“科学春天”,正值西农第一批留校学生和1949年后从外地分配来杨、支援农科城建设学者的盛年,武功县新老县城之间的一个乡村小站开始崛起为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农科城。几十年来,他们基于西北特别是陕西黄土地区农、林、水利发展的实践需要 ,在优良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畜种繁育,病虫害防治,黄土区水土保持、地下水开发利用、黄土湿陷性等问题上都进行既有理论深度又基于工程实践的开创性研究。不仅在小麦育种与条锈病防治方面开辟了三代西农院士的学术传承,以熊运章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水、土、作物(植物)结合,将农业水利工程开拓为农业水土工程,研究重点由灌溉水由水源到田间的过程推进到灌溉水(包括雨水等大气降水)进入田间土壤,再经过植物蒸腾,由气孔进入大气,并参与光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SPAC连续体理论。同时,西农水利系第二次撤并与重建,并入北京机械学院迁陕,重组的陕西机械学院(今西安理工大学),大部分教师及学生由杨陵迁往西安。
这是西农水利系与西安理工大(陕工大)的第二次分合。第一次是交大西迁的时候,迁往西安支援交大建设,但随即脱离交大组建了独立的陕西工大。陕工大解体后,又并回西农,即西农水利系的西安试验站(也是理工大老校区的前身)。
四十年前,不论是西农还是西安理工培养的学生,有些已经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领军者。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于西农的校友,已有11人成为两院院士,如:土壤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福锁院士(宝鸡凤翔人),山西农大教授徐明岗院士(杨陵本地人,就是西农南校区小西门外的徐家湾),小麦育种专家河南农科院研究员徐为钢院士(川农本科,西农硕士并留校,南农博士毕业后到河南工作),农业节水专家、中国农大教授康绍忠院士(武水本科,西农硕博士,长期在杨陵工作),岩土力学、大坝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水利土木学院院长张建民院士(本硕博均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及其前身陕机院),水工材料专家、浙江大学教授徐世烺院士(大连理工硕博士并留校),家禽育种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侯水生院士(咸阳三原人)。
其中,土壤物理学家——邵明安研究员,植物病理学家、小麦条锈病专家——康振生教授(杨陵第三代植保人的代表)、胚胎工程专家——张涌教授一直在杨陵工作至今,康振生院士本科考入西北农学院,邵院士与张院士,都是本科毕业后,来杨陵读研,后留校(所)至今已40余年,见证了从杨陵镇到农科城的发展。从杨陵走来的第一代学部委员(院士)中,只有赵洪璋是西农毕业的学生,并且在中国科学院首批聘任的学部委员中最为年轻,仅有36岁,也仅仅是副教授职称,被传为佳话;也只有赵洪璋和虞宏正教授长期在杨陵工作。当然,涂治厅长和家盛彤笙教授也长期扎根西北,杨陵是他们来到西部的第一站。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有四位科学家在杨陵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只有李振岐自西农,毕业留校后长期留在杨陵工作,另外三位由毕业分配、工作调动支援西部的三位科学家在杨陵当选院士,朱显谟毕业于中央大学,李振声、山仑都是山农学子。其中,李振声院士的主要学术成就(小麦远缘杂交的遗传学规律)是在杨陵取得的,调往北京后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宏观战略等方面的工作。
进入21世纪后,有12位新当选院士(主要是工程院院士)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曾经有过在杨陵求学的经历,其中2/3有过在或长或短在杨陵的工作经历,康振生、邵明安与张涌三位院士长期在杨陵和西北农林工作,李佩成和康绍忠院士的主要学术成果都是在杨陵取得的,邵明安、张涌和康绍忠院士虽然第一学历不是西农,但研究生都是在杨陵完成的。
西农第一学历的院士校友除了早年的赵洪璋、李振岐外,还有王光远教授、于天仁研究员、魏江春研究员、李佩成教授、康振生教授、张福锁教授、徐明岗教授、徐世烺教授、侯水生研究员。但是除赵洪璋、李振岐、李佩成教授、康振生外,大部分人的成果都是在离开杨陵之后取得的。张建民教授虽然考取的是西北农学院,但由于专业调整,毕业时候已经是陕西机械学院,而且在前往清华任职之前,主要在西安学习和工作。李佩成教授虽然是在21世纪当选院士,但当时年龄已经较大,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此后,当选的院士,均出生在1960年前后,属于恢复高考后较早的一代大学生。李佩成院士从西农水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赴苏联留学,取得副博士学位,经历了西农水利系的两次调整和重建。卸任西农副校长职位后,调往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学院,后参与合并长安大学)。
经国本、济民生
经国本、济民生、尚科学是贯穿西农和杨陵90年发展的思想主脉。民以食为天,使人民有饭吃,吃好面,贯穿了90年来的学科与专业发展;基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现实需求,形成了几代 “小麦院士”“水土院士”薪火相传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团队,使杨陵成为了全国乃至世界旱作节水农业、水土保持等方面研究和实践的学术高地。黄河输沙量由16亿吨减少到2亿吨以下的沧桑巨变中,也凝结了数代西农学子的追求与奉献。围绕小麦遗传育种与栽培(病虫害防治,特别是条锈病防治),形成了三代院士薪火相传的学术团体。23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的中农校长孙其信教授,也曾在杨陵工作多年,是西北农林合并后第三任校长,也是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农科城长期坚持的黄土改良与水土保持、黄土区农田水利、农业节水、土壤水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也和小麦的稳产、高产息息相关。甚至畜牧兽医系牛、马等大牲畜的育种、繁殖,很大意义上也是为了解决农业生产中需要的畜力。
农学(或者农艺学)组是西农农学院的前身,也是学科、专业之母,直接、间接分化、演进、形成了农经(经管)、农机(机电)、园艺、植保、土壤农化(资环)、食品等学科、学院。合校后,原西农农学院与省农科院小麦、玉米、棉花、经济作物等四个研究所,重组为新的农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也继承了原省农科院的主要资产。
畜牧兽医是西农创始系(组)之一,长期发展脉络较为清晰,合校后与省农科院系统的陕西畜牧兽医研究所(今咸阳试验站)、蚕桑所(今周至、二曲试验站),重组为动物科技、动物医学两个学院,而后动科、动医两个学院又再次分合,2010年以后,又从中调整、形成草业科学与草原学院。动科、动医的研究方向包括猪、牛、马、羊、禽、兔以及水产等。
20世纪的多数时间里,牛、马等大牲畜不仅提供畜产品也是农业劳动中重要的畜力,而且,马匹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是骑兵和军事运输的物质基础。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几千年来,渭河流域是西域良马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在中国古代车马骑射文化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几千年前,渭河流域的养马业已经非常发达,造父为周穆王御车,往返千里,远赴昆仑山与西王母相会;秦非子为周平王东迁护驾有功,受封于秦岭山间牧马,遂王西垂;广袤的黄土高原更是秦、汉、唐铁骑能称雄漠北的国家牧场,北征大漠、开拓西域的后勤基地。
20世纪40-70年代,西农与柳林滩马场合作,历时30余年,培育出关中(挽)马这一新马种,再现汉唐骏马雄姿,也是我国当代分布纬度最低的新培育马种中。柳林滩为渭河一夹河滩地,位于眉县东北部青化镇,杨陵区与扶、眉、周至三县结合部。柳林滩马场前身可追溯到抗战时期,为当时民国政府农林部武功役畜改良繁殖场,具有为农业生产、运输和军需培育役马等多重目的,现为宝鸡市管理的农牧良种场。武功功役畜改良繁殖场的创办也与西北农专落地杨陵有关,长期以来与西农关系密切。杨陵区康乐路西段,即今天康乐华府、锦绣豪庭、江南印象等小区历史上就是柳林滩马场的地(南场),2000年前后还有宝鸡市柳林制药厂(兽药)。老杨陵人口中的马场十字、马场立交,指代的都是柳林滩马场(南场)。已经迭代了几代的杨陵老酸奶、野刺梨汽水中第一代杨陵酸奶就是马场酸奶。
西农畜牧专业创办90年来,除了培育出关中(挽)马,还根据西北特别是陕西农牧发展需求,引种瑞士莎能奶山羊、布尔山羊………,改良秦川牛、关中驴、同羊……..,培育西农莎能奶山羊、关中黑猪…….,为陕西畜种改良和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集体化后期,西农配种站远近驰名,周边关中各县甚至远至甘肃、河南等临近省,为了改良畜种,赶着母畜星夜兼程、慕名而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在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小麦、油菜等大田作物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畜牧业和经济林果的战略地位上升。特别是以渭北高原为中心黄土高原的苹果产业已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成为了实际上规模最大的以苹果为主的温带蔷薇科果园,陕西苹果产量占全国的1/3、世界的1/7。实际上,苹果引入陕西的历史不足百年,西农园艺系在陕西苹果栽培和推广中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选育的“秦冠”苹果,是我国历史上推广面积最大的苹果培育品种,近年来又选育出等一系列新品种,如秦字系列的秦蜜、秦脆和瑞雪、瑞阳、瑞香红等,果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除苹果外,西农园艺及林学专业在葡萄、柑橘和猕猴桃、茶叶、石榴、果桑、红枣、柿、刺梨、花椒、核桃、元宝枫等小杂果和经济林品种选育和栽培推广中,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撑,同时还培育出秦白系列白菜、西农8#西瓜等一批瓜果和蔬菜品种。
林学(森林)也是西北农专的创校系(组)之一,是西北地区甚至整个西部森林资源调查、经理人才培养的先驱。也是西北地区植物分类、森林资源调查研究的开拓者。1978年以后原西农林学系单设为部、省共管的西北林学院,并逐渐发展为包括林学、森工(木材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经管、社会学等多个院系的多学科高校。99年合校后,以西林林学、森工等核心院系和原陕西林科所为基础成立了新的西农林学院暨林业科学研究院,并继承了原西北林学院主要的教学和科研管理资产,木材科学专业曾划给机电学院,后又划回。研究生层面生态学硕士点也曾在资环和林学院之间调整过。近年来,原属于林学院的园林设计类,成立了独立的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由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生境恶劣,西农林学学科在创办之初就重视植物抗逆性生理和水土保持的研究。西农老院长辛树帜和著名的石声汉教授都是植物学家和水土保持专家,他们以及曾在西农工作中的林镕等院较早开展了植物逆境生理生态的研究和教学。建20C世纪中期中国科学院基于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和杨陵在土壤、植物等方面已经具备的学术资源成立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并发展了西北土壤生物水土保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唯一以水土保持命名的研究所,也是水保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队,从中又分化出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所,与水保所分居西农路两侧,主要研究方向有植物种质、小麦育种和植物资源开发(食品饮料),李振声先生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和小偃系列品种、育种材料,是西北植物所时期最主要的成果,还有杨陵野刺梨汽水的鼻祖科秦野刺梨。
两校五所合并后,植物所消失的最为彻底,植物所校区也先被食品学院占用,现成为水保所(水保学院)西校区。其他四个研究所,水保所大体仍整体保留,并形成了新的水保学院。西北水科所、省林科所与水建、林学院整体合并,挂学院和研究院两块牌子,但水科所、省林科所小区已经物是人非。省农科院参与组建了新的农学院、园艺、动科、动医、资环、经管学院的组建,但农学院仍然挂农业科学院牌子,对外代表省农科院。农学、园艺、资环、经管等学院都在原农科院校区办公,当然,近年来又在原农科院南侧,南校区西门内侧建立了新的农科大楼(农学、园艺、资环三个学院)
资源学院是原农大资环学院(土壤农化系)、林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省农科院土肥所黄土(高原治理)所等四个二级单位合并重组的,原农大和林学院的水保专业都为新的资环学院继承,而后又与水保所不断整合,先后把水保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并入水保所管理,从而成立了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专是西北地区最早开办高等工科(特别是水利、土木工程)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农水利系的前身西安中学附属陕西水专(水利专修班)延续 了前两代西北大学的文脉,也是中国现代水利事业鼻祖——李仪祉先生创办的两所水利院系之一,另一所是著名的河海工科大学,也是中央大学工科的前身。西农农田水利学科在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理工科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先驱作用,尤其是在力学、工程(工程材料、测量、制图)、土壤学、化学,以及当时还属于较为先进的电工学领域。抗战前后,西北高校师资薄弱,毕业自北洋大学农科的虞宏正教授,不仅在西农任教,还兼职教授西大、西工的化学,沿陇海铁路往来于西安、咸阳、宝鸡一线。
同时,农田水利也是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之一,抗战时期民国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中只有三所学院之一,除了西农以外,另外两所也是同属于西北五校的西工院、师范学院。西农水利学科长期专注于西北农业(农田)和农村水利需求,在节水农业、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灌区环境、水土保持、岩土(湿陷性黄土)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特色,在20世纪中后期还结合农村电气化的需求还开办了水电站专业,即现在的能源与动力专业(这个专业在机电院似乎更合适),此外,西农水建学院以农田水利(农业水土)为核心,还开办有水文(水文水资源工程)、农建(农业能源环境工程)等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
细算起来,我的师承也要从李仪祉先生算起,导师师承刘祖典先生,已经是李仪祉先生的第四代传人。熊运章、刘祖典等先生在西农读书的时候,正是李仪祉先生的学生沙玉清、李赋都等执教西农水利系。而且,中国水利人很多都能算是李仪祉门下,传承百年已经有七、八代人了吧?
机电学院主要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农机、农业生物环境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博硕士)和机械工程(含电子信息与车辆工程)两大学科,开办有农机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农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与车辆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
西农大的工科除了水建和机电外,主要还有植保的农药学和食品学院。但后来院系调整中又从理学院分出化学与药学院,实际上与植保学院的农药学也有交叉。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与储藏系)创办于1980年代初,是农学、园艺、畜牧等系的农牧产品储藏加工教研室合并组建的,除了传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外,还有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特色专业。
合校以后原西农大和西北林学院的计算机实验中心合并成立了信息工程(信工)学院。计算机在农林学科中的应用也开始1980年代初。合校以后,原两校基础教研室的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合并组建为生命科学学院,这突出了农科高校基础学科为动植物服务的特点,包括数学也侧重于生物统计(统计学),但同时也有点名不副实。比如,物理实际上也侧重于力学和电工学,数学中为水利、土建、机电服务的工程数学也很重要。因此,数、理、化等学科又单独成立了理学院,并进一步分化出化学和药学院。理学院成立时候的办公楼是继承了原西农水利楼,现在又转到信息学院(计算机)名下;当然从理学院又进一步分化出化学与药学院。
葡萄酒学院是西农的一个特色小学院,葡萄和葡萄酒科学属于园艺院与食品院的交集。葡酒与植保、林学院是西农三个跨工科与农科的学院。
西农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院系主要有经管、人文与社会发展、语言文化(原外语系)等。农经是西农创校五大学系(组)之一(农、林、牧、水、经),西北林学院分立后也开设了经管院系,合校后两个经管院与原省农科院经管所,合并设立了新的经管院,新经管楼就是沿用的原省农科院的主要资产。而后没有再大的调整,是农林科大以来,较为稳定的学院之一,也是专业数量和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现在有农林经济、土地资源、工商管理,经济、金融、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贸等9个本科专业,在校合计本科生近2000人,全日制研究生1000余人,另外还有非全的MBA近1500人。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及其前身人文学院)源头上是基础教研室的思政类学科和古农史研究室,1997年正式组建西农人文学院。外语学科在合校初就脱离人文院单独为外语系,并进一步和大学语文整合为语言文化学院。西北林学院分立后也开设了社会学系,合校后与西农人文学院组成新的人文学院,2014年更名为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学硕、4个专硕(农村发展、法律、社工、公共管理)授权点和5个本科专业(社会学、法学、社工、公共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后思政教研室脱离人文院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保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是西农最近成立的一个学院。在李仪祉先生及其弟子沙玉清、李赋都等创办西农水利系(组)和武功水工试验室之初,由于治理黄河的需要一直高度重视流域水土保持、河渠泥沙等的研究;西农90年历史水利系几经变迁,1965年设立了水土保持教研室,1987年正式创办了水土保持本科专业。西农著名教授辛树帜、石声汉等都是植物学家,以及曾在西农工作等林鎔等院士、专家,由于西北水土流失严重,生境条件差,都重视植物抗逆性生理和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20世纪中期以来,赵师汴等(后任西北林学院副院长)从西农林学系留校任教好,开始了森林改良土壤的教学与研究。西北林学院分设后成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系”。20C世纪中期中国科学院基于水土保持在黄河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在土壤、植物等方面已经具备的学术资源,成立、发展了西北水保所,是中国科学院系统中唯一以水土保持命名的研究所,也是水保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队。西北农林科大成立后,原农大和林学院的水保专业都为新的资环学院继承,而后又与水保所不断整合,先后把水保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并入水保所管理,从而成立了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另外,西农还有创新发展学院和国际学院(留学生教育),并创办了于右任书院,并有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科技推广处)三个没有全日制在校生的学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36652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