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大学2021年度科研工作总结会上,李言荣校长强调:基础研究要突出原始创新(“一手科研”,笔者注),真正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不是去做跟踪、模仿和附和别人的“二手科研”。
是啊,人们通常都喜欢“一手货”而非“二手货”,因为价值摆在那儿;同理,对科研也是如此,只不过某些科研人员有“酸葡萄”心理罢了。由此而论,李校长关于基础研究的话儿说到了点上,我不得不为之点赞!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新知识,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新动能。如果基础研究聚焦于跟踪模仿,那么知识更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基之台,这会造成科技发展“内卷”而停滞不前。丁肇中先生早就指出的“科学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是对此的精辟总结。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距科技发达国家差距大,再加之基础研究能力薄弱,不得已只能走跟踪模仿的路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差距赶上去;然而,这样长期持续下去,肯定不能支撑我国跨入世界科技强国之列。现在,我国科研基础条件已大大改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科研队伍日益庞大,已具备做出原始创新成果的人财物条件。如果基础研究仍以跟踪模仿为追求,则对科研人员而言是一种生命的浪费,对国家而言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社会而言是一种信誉的浪费。我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必须在原始创新上大有作为,必须靠自主创新立足;否则,“卡脖子”会成为常态,发展会受制于人,强盛几无可能。尤其在国际大环境日趋复杂严峻的今天,更应大力倡导自主原始创新。
因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故国家要养育一批有潜力的科研人员,以期望其中某些人脱颖而出做出引领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创成果。然而,如果总是事与愿违,那么科研人员的价值何以体现?国家强盛何从谈起?
目前看来,要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不能寄希望于大咖,因为其已习惯于跟风式科研,思维已固化,创新黄金期已过;不能寄重任于大牛团队,因为其已习惯于模仿式科研,思维已同化,创造力缺乏。
要做出原始创新成果,只能寄希望于特立独行的前行者,寄希望于名不见经传的潜力股,寄希望于以学术为志业的探索者,寄希望于坐得住冷板凳的年轻人。
总之,无论科研人员的“立万”,还是国家的强盛,均须依托“一手科研”带来的原始创新成果。至于“二手科研”,也并非毫无价值,留给庞大的研究生队伍做练手之用吧。
参考(略)
相关:
科研追求:与其第一,不如唯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14725.html
科研追求:留下“垫棺作枕”之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88016.html
坚守“五心”才可能成就伟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12497.html
为四川大学新科研导向点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1299.html
科研追求:简洁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4191.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