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也说环保事业危机——————黑夜给了你瞎了的眼睛。

已有 2187 次阅读 2016-9-5 11:2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而你却用唐氏综合症的大脑在幻想光明。


                                                                      死结一:损耗

    大家都很清楚的一点就是:大陆的产权制度本质上是殖民产权制度,这从建国以来产权党有制为主到当今产权权贵所有制为主的各种现实表达即可看出,我们以目前沸沸扬扬的环保3P准入制例子可轻松看出:  

    3P制: 由于巨大的交易费用及社会各阶级交易费用的严重差异, 大陆3P的主体并非各民营企业,而是权贵企业,并通过加盟民间资本的方式转移风险。

    团队制:通过非市场性质的要素和准入机会指定性认定,以及迅速构建中与之相应配套的团队产权转移途径,以形成类似庞氏骗局的金字塔结构,借以强化对指定领域的掠夺性管理。

   资产转移和获取:权贵阶级资产获得途径众所周知不说了,其在仅仅被新政策拉长了的全时间尺度上,资产转移途径也相对顺畅。这一隐性炸弹对环保这一本属公共经济领域的正常运行形成了强大的消解作用。

   从进入/运行/获利的过程可以看出:

   殖民产权制度,意味着环保事业的实际指向主体是权贵,执行主体是权贵,获利指向是权贵,而民众仅仅依靠并不可靠的权贵阶级非利益最大化动机来分享环保事业成果。。。。。。。深水区改革不动,一切都是虚幻。


                                                                   死结二:理论

    目前环保治理理论尚很不完备,基本未从系统工程上进行理论和技术的构建,连伦理预设前提和相对平衡态预设前提都未搞清楚,仅仅依靠“解放车的轮子+皮卡车的地盘+卡丁车的方向盘+沙滩车的轮胎”的所谓“技术集成”模式运行,导致了极大的运行成本和低下的可期望值。


                                                                 死结三:系统工程

    环保事业是一种公共利益事业,实际上是自然生态工程+经济生态工程+文化生态工程的偶合,而且该耦合中,经济生态工程和文化生态工程的权重相当之大,对系统的鲁棒性要求极高。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三个部分严重脱节的现状,且这部分尚未被大多数人认识到。


    不希望中央被环保事业拖死,不希望看到新一轮人民公社式的悲剧,不希望看到民众虚高到“景观、家园、乐土”的期盼的最终破灭,胡说八道一下希望引起思考,还请别着急删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00993.html

上一篇:对滇池治理的一些血腥攻击(在全国河湖治理平台群)
下一篇:谁来构建广义生态学? 不然小的我这边匹配的工程学构建很吃力
收藏 IP: 36.251.128.*| 热度|

2 郑小康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0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