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论述前提:高校类型主要有:理论型、专业服务型、应用型三种。理论上大抵应当是类似食物链金字塔的结构分布。本文提及的“论文型高校”,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尚未实现有效市场分化的高校发展雏形模式。论文本来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服务研究中的一种副产品。
地方高校原本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人员——教学模式——市场也多与这种发展模式匹配,对于一些早已走应用型的地方高校,不存在转型压力,经费中地方赞助比例也大;而对于原本非应用型高校,人员要大幅变动,教学模式要大幅变动,市场要被信任,等于重建一个学校,这基本不可能做到的。
另外,现有评估机制和相应的办学经费依然是以经费论文教授博士数量来评估的,这与市场应用几乎没有多大关系,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转应用型时无动力;人员评价和任命机制依然是旧的模式,这就导致了应用人才几乎无法在地方高校立足,这也阻止了企业界技术界人员进入高校的意愿,从而使转型成为无源之水;与此同时高校领导行政任命制,决定了高校领导不可能从企业总工高工等途径过来,依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大陆文化惯例,带来的依然只能是论文型人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内部资源恶性争夺必然明显加剧。
进而,地方高校转应用型必须基于上升的经济状况,在目前经济全面下滑的时期,本身就是市场挤压出多余应用人员的时候,此时巨大的就业压力也造成难以顺利转型。
也就是说: 方向上是正确的,热力学上存在难以克服的壁垒,动力学上很难实现。最后又是新一轮的乱撒钱闹笑话,这个是大陆的传统了咱们也别笑话它,是大陆长大的都知道,49年后每一次动作就是一次折腾,狠的去狂捞良心的看笑话。
那么,有无破解方法呢? 依然是以销定产,以销定经费。然而,难度在于时空尺度把握与具体量化。
江浙一带成功转型的地方高校颇有一些,原因在于江浙的文明程度较高,市场运行渠道通畅且很容易对周边落后地区输出成熟产业和技术人才。这就形成了新技术有接手、新人有去处、旧技术和旧人才链转移通畅的良性状况,同时也给落后地区高校转型带来巨大压力。这种情况下高校获得社会资本的机会多,自然会在利益驱动下向市场转型。
其他地区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高校及其人员难以从市场获利,自然形成了依照经费给予部门的指挥棒走的格式,同时自发排斥可能带来威胁的应用人才,结果是越给予经费支持就越走向论文型高校。这就要求评价体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既不能无视市场狭小的问题在短短几年完全由市场接受度、或者直接按照社会经费与上级拨款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否则巨大的市场压力将导致落后地区的高校转型难以进行;又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更多给钱,从而导致地方高校进一步走向论文化,导致地方高校再次雏形膨胀,而成为资源饕餮,最终被生源市场从初始端抛弃。
非发达地区系统由于资源与机会缺乏,导致系统鲁棒性差的问题,相应更需要相当精细的计算、多层次的调整才能破解,而无法复制发达地区由于生态容量大而相对可以粗犷的转型设计,而这又恰恰是非发达地区最难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以一种逻辑上比较合理的“短流模式”发展道路进行分析:
我们在水体湿地经常看到的——汛期进水通过一个十分短暂的路径直接通过,而不在湿地区域来回蜿蜒,以自发减少水资源的蒸发等损耗,并快速形成水道的近固定路径,这种自发的系统熵调整相应地也往往导致原有湿地的严重退化。在非发达地区,高校资源与市场无法承载其多向发展,合理状况是“短流模式"发展,即缩小高校规模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一个有长期市场远景的方向,在西方有不少小型文理学校,走的就是这条道路,但这条专业化道路需要的前提是:多个对市场或理论极度深入的大师级、总工级人才+强大的市场对话与拓展能力,否则无法在大型高校面前立足。这种模式我们也经常能在充分市场经济国家中发现,在经济学上记得好像称为“特化型企业”。然而这种集约是基于市场化契约化基础的,也就是是基于充分且严格监管的多方公平博弈和契约化的实施才可能实现,现有管理模式,现有人才结构,现有高校产业链,进而现在的自然伦理文明能承载得了么? 几千年大陆历史下来,可曾见到一个较长期稳定的:金融企业——一二三产业大型企业——服务型配套中型企业——特化型小企业的结构? 为什么不能自发形成?
话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控制问题,但上行:社会生态上具体的变化规律如何推演和修正,下行:在广义生态工程视角上如何设计,需要当局认真思考一下了,大陆不缺这方面人才,缺的是政府有这方面的意识。科学行政的难度实际上远比做学术难得多,且内容不是现在的政客式行政,更不是背诵马列毛邓或者红色传统可能解决的,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一刀切的政策,由于无视市场运行规则,可以预见再一次成为这个时代的笑料。而这笑料在经济全面下滑的时期,由于资源输入减少导致的政局向基态回归的必然趋势背景之下,显得更加的沉重和无奈。
合上史书,仿佛烟雨苍茫中的我不由又想起了一句话:旧有伦理文明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抗拒性调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