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关于经络评论的汇编

已有 5383 次阅读 2012-6-8 20:29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经络, 人体奥秘, 信息能量

(博主:自发表关于经络的博文以来,连续收到王号博友的相关评论,很有价值,特将其整理后录于此。)

 

一、关于经络,今天想到了一句话,估计会有所帮助。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也。

当然,《内经》中也把经络与江河相比,这有点落于有形,容易束缚思维。如果以自然界的风来比拟经络,是不是更可以开阔思维:风,既有固定的路径,如季风,这是基本确定的,但更多的是不确定的。

博主回复(2012-6-4 17:26):风啊,行走无定。江河呢,有径有流向,怎么能比呢!有点自作聪明了,呵呵。想想,风可以东南西北地刮,江水的流动却不能逆流或阻塞的,就像经脉一样,气血不能倒流,也不能壅塞。

二、毫无疑问,我们现在能想到能展望的未来,那些国家元首们肯定早已经想到了。因此,大国保持自己的稳定发展,拉大科技领先优势;小国努力联合,希望跻身竞争者的行列,这将是当前时代主流;互相拆台对抗有之,警惕防范不可放松。几年来在几个重大事件中,尽管也有个别的苍蝇捣乱但反而提高了大家的抵抗力、大家也在总体上保持了冷静和成熟。出于保密的需要,对未来科技、月球等话题的确不宜、不能放开讨论,它的确太超前了。所以也就难怪我们许多时候是搞起来了闭门工作——某些东西如不能起正面作用,且亦被伪科学利用,明智的作法就是暂取保守疗法。但是呢——呵呵,闭门研究照旧……书上提到,当时曾经研究过,人体科学是否纳入863计划的事儿。似乎是没有纳入,因为一旦纳入,就难免要公开。

博主回复(2012-6-5 22:27)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认识到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呵呵!

三、祝总骧认为,经络是中国古代第一发明,价值和意义远超所谓的四大发明。这位享誉全球的著名经络学家,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教授,北京炎黄经络中心主任。

1973年以来,祝总骧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经过二十年艰苦攻关,首次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他提出的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理论,获得了国家科委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

祝总骧根据经络学说独创的“312”经络锻炼法,被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科学健身自然疗法。23年来,312经络养生法已经让国内外数千万人受益。

博主回复(2012-6-7 14:00)我也认为经络是中国古代对人体生命奥秘的重大发现!

四、人体体表普遍(人群中95%以上)存在14条和古典经脉线相吻合的、连续而均匀的、能够重复而确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线,其宽度仅为13毫米,其位置稳定不变。这句话也很重要。说明人人都有经络,但也不是人人都一样。遗传和变异规律依然见效。这也为中医的个性疗法提供了依据。一样的道理:每一种西药也不是人人都见效。

博主回复(2012-6-7 21:31)是啊,诊脉就是确定经脉气血的虚实等情况,脉微欲绝的人将是濒危的人,脉绝则生命停止。

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经络早已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了。如果有人依然认为经络不存在,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装鸵鸟。

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

祖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由此为述可知,古人所发现和概括的这一经络系统,指的是人体的调节、控制、传输系统,是经脉与络脉、经筋与皮部的总称。《内经》又称:经脉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如果这里所指的络脉可认定为血脉,那麽经脉就应与现代西方生物学的神经系统相对应;如果《内经》所描述的经脉与神经解剖大体一致,如果中医针灸临床现象与神经内科学互不矛盾,那麽古人和今人用不同认识方法描述人体同一个调控系统本应是不难统一的。这样中西医学的结合在理论层次上就可以从根本上给予解决了。然而令人非常难堪的是,无论从解剖形态的描述还是对经络现象、医学效应的观察结果都明白无误地说明,古人所指的14经脉(12正经加任督2脉)与西方发现的外周神经是如此殊异,以致根本无法合二为一,这无疑是中医学对西医学认为通过人体解剖方法已经完全认识了人体的这一定论的一个重大的无可回避的挑战。

第一,众所周知,外周神经系统是通过脊髓中枢20几个体节完成对内脏和四肢的横向调控的,而《内经》说的14经脉却是纵向走向,且定位明确,标识清晰。

第二,针刺经穴得气,或炼功入静后,在一些人身上产生纵行的线状游走感,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70年代有关学者曾对20余万人进行了测试观察,大约有1/5的人群中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循经感传现象,感传路线大体与古人描绘的14经脉走向一致。不仅主观感觉如此,一些先天性或后天出现的线状皮肤病变,竟然也与14经脉走行基本一致。

第三,几千年来经络理论成功地指导着中医针灸、按摩、气功等大量临床实践,已经正在和继续地证明着:沿14经脉及各穴位施以物理刺激(砭石、针灸、刮痧、电脉冲、激光、微波、毫米波、次声等)对脏腑和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着治疗作用。不仅如此,古人所说气至病所则有效,在现代人身上针刺出现感传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位时,往往症状立即消失或减弱,类似病例屡见不鲜。

面对以上三方面的挑战,西方生物医学目前尚无以答对。尽管存在不理解和反对意见,但经络探索这一命题还是建立了。1986经络的研究作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攻关项目,正式立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支持。七五期间,一个以客观检测为主要目标的经络物理研究的热潮展开。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是:沿14经脉陆续发现了声、光、热、电、磁和同位素扩散的特异性。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是以下的研究与成果。

1)祝总骧教授实验室采用循经低电击穿特性、循经低声阻特性等方法建立了一套14经脉的客观检测定位方法,这一方法在国内外诸多实验室得到了重复验证和推广,促使经脉实质的研究迈进了科学定位的探索时期。

2)孟竞璧教授实验室利用法国学者建立的同位素艴(Tc99)穴位注射方法,用Y照相机显像了14经脉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与古典经脉线走行基本一致,并进一步证明了它既非神经干,亦非淋巴或动静脉血管。然而一切现代的解剖学手段,包括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均没有找到与14经脉相对应的管道型组织结构线。其间薛崇成教授主持的一项著名的口裂试验,有力地证?^了所有经脉外周组织结构线这一类假说。口裂试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循经感传经过口唇时,双唇的开裂并没有阻止感传沿任督脉继续进行。同样,其它经脉的感传,亦可越过裂开的伤口。显然这一实验支援了感传中枢幻觉假说。然而对经络物理研究来讲,它恰恰提示:经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但却又是无形的存在,它正如海洋中的暖流、天空中的候鸟迁徙线、季风带、航空线一样,是不会因其间的局部变化、干扰而中断的,因此也不可能用解剖学方法观察到。

极力企图证明经脉只是古人对神经的无知和误解,一味热衷于寻找经络的管道型组织结构的一系列实验,虽然能够得到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探索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与经络特性相背离的,故而陷入误区,不可能达到目的。

组织解剖学的盲区

199610月,张声闳、陈静在《科技导报》上的关于经络本质和机制一文中提出了经络是生物体的一个特殊的自组织系统,它无固定形态,寓于生命体的间隙维中的假说。这一假说的理论依据是:现代分形理论提示,任何形式的组织结构都不可能全部占据三维空间,总有一个分数维空间作为间隙维存在,人体结构亦当然不能例外,它的间隙维无疑应由有序流动着的体流来填充。那麽,人们不禁要问:人的体液仅仅是间隙中流动的填充物吗?人体作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可以设想,对于任何复杂的组织结构,都会有一个同样复杂的间隙结构对应存在。二者所不同的是组织结构在发育过程中越趋向复杂、精细,则其结构就越趋向分立。研究这种分立的精细、复杂的结构便衍生出了现代的分科而学之的西方生物医学。但人体间隙结构在发育复杂化的过程中则是始终保持了其结构的完整统一性的。故笔者以为,中医整体医学理论正是从这一完整性、统一性出发所形成的,中医学应是包括人体间隙维和组织结构间完整统一作用的理论。因此,笔者赞同张声闳、陈静的假说,认为人体间隙系统从生命活动一开始,便自然形成一套无形的互相连通的网络,这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网络就是经络系统的实质。而当解剖刀将生命体切成标本时,这一间隙系统也就被破坏殆尽了。因此,利用结构解剖学是永远找不到经络实体的。

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更新,科学在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然、生命(包括人类自身的能力),在向微观深入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宏观整体方向拓展,现代经络实质的研究可能正在呼唤、期待着一个崭新的生命体间隙形态学的诞生。

近年来,有意义的关于经络实质研究的新进展如下所列。

1)武汉大学曹连欣教授实验室发现针刺穴位时有液晶性质的纳米级颗粒在间隙体液中有序排列。

2)美国奥克兰大学吴建华教授实验室发现人体体液中有10倍于红细胞数量的纳米级非DNA蛋白质生命小体在间隙体液中做自主运动。

3)复旦大学费伦教授实验室、天津中医学院徐汤苹教授实验室分别发现针刺穴位处的体液恰是人体第二信使钙离子的富集区。

4)南通医学院刘祖舜教授实验室发现穴位药物注射所显示的低量优效特性竟与体液中的血药浓度无关。

5)北京医科大学樊景禹教授实验室证实细胞间隙通讯具有沿经脉传导的特性。

6)辽宁中医学院孙平生教授实验室发现沿经脉线皮下的低声阻传导通道。

7)杭州大学张长琳教授实验室发现人体的电磁波干涉图谱出现与古典经脉线相似的特征。

8)国际科学中心申璋、李志超教授实验室用红外热像图仪发现毫米波生物医学效应具有沿经穴传导的特性。李志超实验室还证明了循经低阻抗电特性,其本质是非线性低电击穿阈值特性的沿经分布所致。

9)北京经络研究中心祝总骧教授实验室针刺穴位时,沿经脉在线测到与动脉同步的微小波动,而离开经脉线2毫米就测不到

10)中国中医研究院张维波副教授实验室发现并证实沿经脉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低电击穿阈值线、低声阻线竟是同一条体液低流阻间隙通道。

综上所述,以上10个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人体间隙维空间假说不期而遇,这绝非偶然。它们的综合成果向以组织结构解剖学为基石所建立起来的近代西方生物医学提出了严肃的质疑:除了那个残缺的三维空间实体组织结构之外,与之相对应而存在的分数维间隙空间中,难道不可能有着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动地进行着有序的活动吗?实验表明,恰恰在解剖刀下所丢掉的生命体的那一半(分数间隙维空间)中有着中医所论的决死生、处百病的经络系统以及气的运行信道——14经脉,只是它超出了组织解剖学的视野而未被观察到而已。

生命在于运动的有序化。著名现代化学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里高津教授在他的耗散结构理论中阐明了:一切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中,随着负熵流的增加,出现了涨落现象,形成自组织活动,有序的干涉条纹和花样便应运而生。这段阐述恰好似与2500年前《内经》所描述的: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的经络系统和气之运行信道――14经脉理论,完全不谋而合。

事实上,宇宙中绝大部分生命与非生命活动都是超出人的感觉能力而存在和运动着的。现代经络物理研究、经络化学研究的综合整体成果可能正在逐步地向科学界揭示着经络的谜底:中医所论的运行于分肉之间的气,似乎就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体组织间隙中的由粒子和波动共同组成的复合信息载体;古人所概括描述的经络系统14经脉,可能就是人体这个开放系统的自组织活动所形成的无形的信息信道。

钱学森关于信息的说明,可以来理解什么是经络。虽然有很多种科技手段都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但是,那不是经络的全部,只是经络的一个侧面而已。

什么是信息? 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人们常常说到美国科学家维纳,这个人我和他有接触,他常常开玩笑似的讲话,所以他讲的并不都是很严肃的。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当被问及什么是信息时,维纳曾经说什么是信息 ? 信息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这句话好像是开玩笑讲的,但是大家都在引用。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呢?有各式各样的说法。我认为信息并没有什么神秘,信息是由一个点(信源)—一个传播渠道和一个接收点组成的。那用什么传递的呢?传递肯定是物质的运动。比如我在这儿讲话,传递的是声波。声波是什么 ? 是空气的运动。如果传递是无线电波,那是电磁场的运动。这样追下去,一切信息的传递,都是物质运动,不可能有别的形式。只不过是我们怎样来认识这个物质运动罢了。当我们研究信息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看到物质运动的某一个侧面,研究某一个侧面对我们是有用的。物质运动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怎么认识这个客观运动,会给客观运动起什么名字,注意它哪一个侧面,这是人为的。请看,物质总是在时空中运动的,而物质有质量,从运动的角度来讲,就是质量,和在时空中所占的位置。研究力学的人就在这个方面概括出了新的概念,比如说动量能量。既然如此,人也可以注意到物质运动的信息传递的侧面。说它里面有一个信息量,这就是信息学里研究的问题。从申农开始,把信息科学化了,定量化了。所以我个人以为,信息还是物质运动,只是物质运动的某一个侧面被我们概括起来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580091.html

上一篇:另类打招呼
下一篇:中医手法与人类健康国际论坛召开在即
收藏 IP: 58.244.14.*| 热度|

16 陈小润 武夷山 杨正瓴 蔣勁松 许培扬 陆俊茜 王号 马锡明 边媛媛 全嬿嬿 张国庆 anonymity XY MassSpec1688 kxkr5678918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2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