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35:比较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已有 185 次阅读 2024-6-20 08:42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35:比较安全学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比较安全学研究的哲学层中心

以其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践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指导着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比较安全学方法论的哲学层中心,比较安全学的方法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用客观辩证的眼光进行比较安全研究,实事求是,以保证研究资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坚持事物发展的永恒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用发展的思维进行比较,看待安全,能确保比较安全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比较安全学的研究还考虑现实状况的内部动因问题及其历史发展问题,需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导。

科学研究应当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理论,切忌以主观想象来判断问题。比较安全学的研究,比较、判断、选取还只是第一步,还需通过实践运用,才能确定比较安全学研究的重点。

    2.比较安全学研究的原则

方法论原则与方法论基础联系密切,甚至在相当程度上由方法论基础所决定。结合比较安全学的学科特性,比较安全学研究应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1)求实性原则。只有建立在真实可靠资料上的推导、理论才具有可信性。求实性原则,就是指比较安全研究者在从事比较研究时,必须对其所搜集和充分占有的安全学资料进行详尽的考证和深入的分析,排除其中的虚假成分,从中抽取出客观、有用的安全现象数据信息,以客观、冷静的思维对其进行整理与比较,从而为比较安全研究奠定坚实的客观基础,它不仅是比较安全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更是所有科学工作者进行研究时所应持有的基本态度。

2)整体性原则。即比较安全学研究者在进行安全比较的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影响比较范畴和安全体系中的一切因素和关系,综合的、整体的、协同的予以把握,进行比较。首先,整体性原则要求研究者考虑到安全领域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其次,比较安全研究的角度和视野应该是全面的,需涉及安全本身的各个方面。例如,比较安全学在研究国际比较安全问题时,可以尝试把世界各国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性视野上去了解、分析和研究各国安全现象,以把握整体发展趋势和方向。此外,整体性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结合,既需考虑到纵向因素,也要考虑到横向因素。

3)可比性原则。比较安全学作为比较学科的一门分支,以比较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决定了可比性的原则地位。可比性指比较安全学研究对象间所具有的内在本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例如,在研究国际安全问题时,需要突破语言文字和区域性文化传统的局限,考虑社会环境、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才可能从差异中找到可以比较的安全事物,才能做出正确的研究结论。

4)发展性原则。指比较安全研究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考察安全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与力量,去分析各种各样安全体系形成的原因、现代表现及未来动向与趋势,以得出科学的比较结论。比较安全学期望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未来安全科学发展进行指导,这需要研究者考察安全科学发展的动态进程,注意适当追溯历史渊源、挖掘发展趋势,从纵向上认识安全体系发展的规律;需将发展的眼光融入比较的判断标准中,高瞻远瞩,以认清来龙去脉,把握关键和内涵,进而做出正确、恰当的判断,并具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的开放性。

5)参照性原则。“比较”注定会产生优劣、好坏,这涉及判断标准的问题,亦即参照系统的选择问题。参照系统是比较安全研究者的判定立场和思维倾向的体现。

3.比较安全学的功能

由于安全学科的综合属性,它具有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及维度,为了提取不同时间不同领域的共性安全科学问题并使之相互借鉴和渗透,比较研究方法是最有效的途径。比较安全学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借助于比较方法,可以初步整理事实材料。作为整理事实材料的比较法,其作用首先在于辨认事实,其次是对事实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给事实分类。经过这样的初步整理,一大堆观察实验材料就变成清晰的有条理的事实,这就为提出和构造理论作了准备。

2)运用比较方法,可以发现新的安全科学现象。在辨认和整理事实的过程中,可以把搜集到的材料同已知安全科学事实作比较,从而有可能发现新的安全科学事实。有时运用比较方法,还可以发现和揭示不易直接观察到的运动和变化。

3)以应用比较方法为主,可以建立起一些新的安全科学概念和学科。例如,把不同领域的科学成果、经验、事实联系起来比较,不仅能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而且能够得到一些经验性定律,这样,它们往往是更高的理论概括、更精密的理论性学科的基础。

4)综合使用比较方法,还可以对理论研究的结果与观察实验之间是否一致,做出明确的判断。知识不仅能从经验中得出,而且更容易从理智的思维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根据比较学与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比较学应用于任何领域开展比较研究,其可比性是比较应用的基本原则。因此,比较安全学在安全科学方法学中若要正确运用,那就必须建立在其可比性原则上。

如其在下面的学科、历史与中外间比较应用研究:

1)不同学科的比较研究,即研究不同学科之间联系与区别以探求学科特色,移植和借鉴研究方法。例如,对从其他学科移植到安全学科里的研究方法进行“安全学科化”改造,譬如对实验法、观察法等作了安全学科化的改造。改造的目标是既保留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客观、精确、可测度和可操作的优点,又考虑到安全科学研究象涉及人与人的活动以及检验、评价研究结果同样还是涉及到人的因素这一基本特点,尽量注意人的主观能动因素、人类社会活动的伦理道德因素和社会活动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

2)历史的比较研究,即比较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安全科学方法学中的“古为今用”的问题。正如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研究方法的进步一样,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总是相伴着安全科学的发展而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在对以往的研究方法的不断继承与扬弃中获得的;是在认识过去的研究方法的不足而不断地进行改造与发展中取得的。

3)中外的比较研究,即我国安全科学技术与其他国家(主要是科学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的比较,探讨安全科学方法学中的“洋为中用”的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893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34:分类方法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36:比较安全学的研究方法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2 15: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