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考研试卷上的杜甫诗

已有 3748 次阅读 2019-7-7 22:1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982年春天,本科毕业前夕,我第三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的学校是河南大学(当时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与现在位于新乡的河南师范大学不是一回事),报考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那是一场艰苦的学术拼搏,颇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河南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到1982年,建校已经整整80年了。为学校光荣历史所累,当年研究生招生的考试特别严格。这种严格体现在出题的难度,题量上,也表现于改卷的严格程度。考试的结果是:全系拟招生九人,古代文学专业六个招生名额(据说有四十多人报考),只招到我一人,现代文学专业三个招生名额(据说有二十多人报考),结果放空。也就是说,当年我成了中文系的独苗。

 

      下面,以试卷中的题目为例,介绍一下考试的具体情况(本文全凭记忆写出,个别地方可能有细微的出入,但大体不差)。试卷分为知识与分析两个部分。知识部分有二十个小题,每题两分。我有两个小题不会作,其中一个是”诗有别裁,非关书也“。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应该会,而当时我未能答出。两年后,我随导师华锺彦先生访学到苏州,在沧浪亭(记得它在苏州园林中的设计特点是“借景”)还回忆过这个小遗憾。另一个似为唐宋人的诗句,不常见。记不请了。还有一个小题答得不严密。其中有一题”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我依据社科院文学史的一条注,答了一百多字,指出这句话的含义是:“ 收拾起 ” 出自《千钟禄》的〔倾杯玉芙蓉〕曲,“ 不提防 ” 出自《长生殿·弹词》中〔一枝花〕 “ 不提防馀年值乱离 ” 。所述系形容两部戏当年流行的情况。

 

        分析题共三个大题,每题20分。其中一个是:“从家世、生平与创作等方面,分析杜甫和白居易的异同。”第二题现在记不请了。第三题就是本文要说到的杜甫诗。这道题是的内容是:读下面这首诗,指出其作者为谁,诗篇作于何时、何地,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涵,诗用的是什么韵,划出平仄,指出有无拗救。看到卷子,我的头一下子大了。似乎在那儿见过这首诗,但没什么印象了。考场上唯一能作的事儿,是绞尽脑汁。最终正确指出,它就是杜甫所作《宿府》,于安史之乱的第十年,写于成都,其时诗人在严武的幕府之中。该诗全篇如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首诗,我们的教材(中国文学史、古汉语两科)上是没有的。我读过冯至编选,浦江清、吴天五合注的《诗甫诗选》,也翻过几种杜诗注本,但真能背诵下来的,只有几十首。都是大路货,雅一点说,是所谓的名篇。比如《三吏》《三别》《丽人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同诸公登慈恩诗塔》《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梦李白二首》《醉时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等。准备写这篇博文时,我试了一下,《北征》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现在只能记得若干所谓名句,全篇不能顺下来了。其他基本还可以。奇怪的是,曾经关乎我学术命运的这首《宿府》一句也记不清了。取出《杜甫诗选》读了五六遍,也背不下来。无奈,祭出老法宝,连抄两遍,才算能成诵。

 

       现在回忆起来,我能从字缝里找出答案来有两个因素。其一是读过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那是文革中差不多是唯一可以合法阅读的学术性著作了),对杜甫生平有大概的了解。其二是读过的一些杜甫诗,有可能引起我的联想。比如《月夜》。

 

       

 

      当年我入校后,华先生曾和我从容谈到,说这道题是他出的,而我答得不错。先生是研究唐宋诗词的专家,又是擅长旧体的诗人。入校后曾命我任意作一首七律,以为试探。后来见我志不在此,也就不勉强了。这是后话。

 

       一年多来,因为各种原因,基本不写博客了。小女儿伊嘉多次要求我写一点。我说想写这首诗。并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宿府》的诗艺是很老到的,也绝非无病呻吟之作,但为什么不像《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前面提到的其他诗篇那样,让我喜欢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888-1188510.html

上一篇:《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的演变》后记
下一篇:悼念李文亮医生的五言诗一首
收藏 IP: 222.31.127.*| 热度|

16 尉剑俊 武夷山 尤明庆 郑永军 周忠浩 冯大诚 韩玉芬 刘光银 汤茂林 郭战胜 杜占池 张晓良 刘炜 崔宗杰 刘全慧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