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斌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wuya

博文

热闹教师节里的冷思考

已有 3273 次阅读 2016-9-10 15:0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感觉啊,今年的教师节格外热闹。如果说今天是正月初一,那么昨天就是大年三十,所以嘛,昨天开始陆陆续续各种祝福道贺就涌现出来啦。今天早晨7点刚一开机,手机就响个不停,短信和微信共舞,祝贺与红包齐飞,搞笑段子也罢,深情告白也罢,满满的都是喜庆。这热闹喜庆带来的是对尊师重教传统价值观的重振,也突显了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无形中抵消着读书无用论的侵袭。

欣喜之余,还是应该保持一份冷静。除去外在的社会环境不谈,单单看看教育事业本身,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职业是一项艰巨工程,教师群体还面临种种考验。我们承载着社会的期望,肩负着民族的未来,求索之路既崎岖也漫长。如何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如何无愧师道尊严?如何取得辉煌业绩?思前想后,不外乎以下三条:

将职业转化为事业。

与任何职业一样,教师职业也会出现职业倦怠。面对重复性的工作,不甚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我甚至觉得教师职业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如何应对这种倦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定位,是谋生手段还是毕生事业,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当然,不是所有教师都会成为教育家、科学家或者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但是,崇高有崇高的伟大,平凡有平凡的精彩,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当做事业来经营。当把教师职业转化为自身事业,任何一个教师都会被激发出无穷的动力,艰辛的工作也就焕发出了令人神往的魅力。以一种精神焕发、干劲十足的事业心去对待教师职业,将会使教师永葆青春。

将职责转化为情怀。

任何职业都有职业道德,这是规则,这是责任,教师职业概莫能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职业的对象和产品是处于成长时期的下一代,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可以想见教师职业的责任何其重大。但是,教师是社会的一份子,是有血有人的普通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大潮的荡涤。此时,似乎仅靠职业道德自律尚且不够,只有把这份职责内化上升为一种情怀,一种育天下英才,做万世师表的大情怀,才可能充分抑制作为普通人的“贪念”和“欲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可能有人觉得这这种情怀是虚无缥缈的无稽之谈,是空中楼阁,是说书唱戏杜撰出的故事。其实并非如此,看看上下五千年,就一目了然。我始终相信,假如太史公、包文正、岳武穆、文文山、海刚峰改行做教师,一定也是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我们每个教师心中都有这种大情怀的种子,需要我们不断去培育,不断去升华它。同时,请相信,一位教师的大情怀、大境界对学生的影响绝对高过具体知识的传授,拥有这种大情怀、大境界将会提升教师形象,也会提升教学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

将工作转化为创造。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不言而喻,看似周而复始、简单重复,实则情况复杂、充满挑战。如何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常教常新,求是创新,用创造精神对待平凡工作,实时更新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难也难在这个“新”字,衣带渐宽,发秃齿摇,面对自身知识的老化,与学生“代沟”的深化,只能以夸父逐日的心态坚持终身学习,追上时代的步伐,超越时间,超越自我。至今清晰记得,我初中时代见过的一位数学老师,年过半百,仍然认真地握着铅笔直尺,在解几何题目。我始终觉得,这就是创造,这就是的榜样。创造无处不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尽皆如此。教师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学者”,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表率作用。

以上三条,纯粹出自个人臆想,有局限性,过理想化,只期与同行共勉。

最后模仿广告语造几个句子,作为给广大教师同行的节日礼物:

我选择,我喜欢!我奋斗,我精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708-1002086.html

上一篇:说说硕士生的招生和培养
下一篇:基础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学制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6 黄仁勇 钟定胜 彭真明 刘永和 safe110 ericmape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