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西瓜两毛钱一斤为什么还没有人要?

已有 6725 次阅读 2015-7-9 21:11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西瓜, 城乡和谐, 滞销, 食物质量

西瓜两毛钱一斤为什么还没有人要?

蒋高明

 

今年山东一带西瓜大丰收。即使不算那些早上市的大棚西瓜,露天种植的西瓜由于采用的地膜覆盖,抢了季节,也都大量上市了。

 

然而,与西瓜大丰收造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地头的西瓜开始出现堆积。由于供大于求,今年的西瓜价格不好,在地头的西瓜只销售到两毛钱一斤。即使如此低的价格,昔日蜂拥而至的瓜贩子也少来光顾了。

 

这样的西瓜运到城市里,在济南等地价格约1元一斤,然而,在城市里也难以见到西瓜摊抢购的现象。

 

西瓜是消夏解暑最好的瓜果,价格又那么便意,为什么出现滞销呢?一方面是由于生产过剩,大量的供应造成价位低廉,农民宁愿烂在地里也不愿意收获。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不愿意吃西瓜了。

 

很多市民反应现在的西瓜没有西瓜味道了,去年没有味道,今年买一个尝尝鲜,依然没有味道,甚至味道越来越差了,遂打消了吃西瓜的念头。西瓜没有味道这事,不仅仅发生在城市,在农村,乡村公路上刚从地里摘出来的西瓜,味道也不好了,盛夏在农村围着瓜摊吃西瓜的景象也几乎不见了。

 

现在的西瓜为什么没有西瓜味道了呢?是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而造成的。为了追求产量,瓜农生产西瓜动用了如下所谓高科技技术:一是地膜覆盖;二是使用大量化肥;三是使用大量农药;四是使用除草剂;五是用西瓜膨大剂。以上还不够,最离谱的还在后面,即六是有人发明了“葫芦瓜”——种植的时候,将西瓜苗嫁接在葫芦苗上,这样长出来的西瓜个头很大,但皮很厚,瓜肉口感很差,真是“葫芦你没商量”。对于这种西瓜不吃也罢。

 

二十多年前,似笔者这样的三口之家,每年夏天买一二十个西瓜是正常的,而今天,除了朋友送几个有机西瓜还愿意吃之外,连续几年都不买西瓜了。

 

口感下降,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不是大家花不起那点钱,而是没有购买和消费的欲望。农产品质量下降,客观造成了农产品的挤压。某省党校的副校长聊天时告诉我,他说他是喜欢吃姜的,然而当他知道了姜是用什么方法生产出来的时候(各种现代技术使用后,生姜产量可达每亩一万斤,而传统的有机方法种植,三四千斤产量就属正常),宁愿忍者馋,也不愿买姜了,那是客观打压了市场消费。他的话是很有代表性。因同样的原因,不敢吃韭菜,不敢吃猪肉,不敢吃海参的等等等,也是大量有人在的。

 

前段时间,河北一带的农民将丰收的油桃倒进沟里,广东的农民将火龙果倒进河里,以前还发生过倒柑橘、倒芹菜、倒大白菜、倒芹菜、倒牛奶事件,那些事件的发生都是那只无形的市场搞的鬼。除了造成数量上的浪费,更造成质量的严重下降,最终城市市民对劣质农产品说不了,今天消夏的西瓜少人光顾就说明市民已经开始“起义”了。

 

可能有人会说,今年农民倒油桃,明年市场紧俏后油桃价格高,依然会有市场,但他们永远不肯承认的是,那样的市场调节,除了造成人力与物质的极大浪费外,还造成了健康隐患,制造了大量的病人。单纯追求数量,依靠市场调节的农产品生产与供应,最终毁掉的是人们异常丰富的食物多样性,毁掉的是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现在很多市民,走到菜市场,经常发出的疑问是,这个水果、蔬菜、鱼、肉、蛋、奶能吃吗?本来可以多买的,只能少之又少地购买了。

 

为避免上述恶性循环的发生,我们必须发展优质农产品,重新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还原食物的本来口味和营养;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告别“双轨制”、“互相投毒”、“搞什么的不吃什么”的产销模式;为了我们的家人尤其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用健康的办法,生产健康的食品,促进城乡真正和谐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904188.html

上一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的食物危机
下一篇:我国有机农业或将迎来3.0时代
收藏 IP: 153.119.203.*| 热度|

31 杨正瓴 陈楷翰 姬扬 元凯军 李东风 魏焱明 杨建军 侯沉 吕喆 侯成亚 韦玉程 袁海涛 王春艳 武夷山 韩玉芬 赵凤光 刘立 吕洪波 王德华 杨顺楷 檀成龙 王伟 余世锋 王家冰 蒋永华 郑永军 wangqinling kexuegzz chenhuansheng CCEMR luxiaobing12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