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连载) 英国见闻录之七:拱猪

已有 4619 次阅读 2010-1-21 00:20 |个人分类:海外见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访问学者, 想家, 心态, 拱猪

蒋高明

1991年12月5日 Blackpool,雨


        上次去系里的老师家,从一个同学手里要了一套剪纸,质量很差,后悔不该送出去。

        这些天食欲又好些了。刚才饿了,就去煎饺子,现在躺在床上写家信。天不很冷,室内温度14℃,而且我一直烧着电热毯,还很舒服。刚才称了体重,还是毛重140斤,可见没有掉肉。

        前段日子,几个人经常在学联撮麻将,是一个人从打工的餐馆里借来的,现在还了麻将。改打牌“拱猪”,有时一聚7-8个人或10个人,很热闹。因为许多人也很孤独,大部分除干点活挣钱并打发时间外,闲着的时侯就是玩一玩。而且在学校里事也不多,如果没有希望留下来读博士的,就是混日子罢,就是去打工。

        “拱猪”很有意思,被称为是中国特色的玩法。大家比赛谁坏,“损人利已”,典型的明哲保身玩法。猪是黑桃Q,本来是个皇后,怎么变成了猪呢?梅花10是翻子,也叫“变压器”,就是将你的得分乘2,如果亮了就乘4;方片J是羊,那是奖励用的,等于100分。所有的红桃是负分,从红桃5以上算,5-10是-10分,JQK按-20,-30,-40算,A是-50分。玩的时候,大家都像躲瘟神一样不要红桃和猪,都朝外面送,落井下石。

        但也不能太极端,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红桃都收了,就变成正分。“拱猪”输了的时候,要用嘴巴和鼻子将“猪”拱出来,那张黑桃Q是藏在整幅牌里的。每次我的战绩都还可,我以前大学时玩过,很上瘾。

        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成了“打工学者”,每个人都挣点钱,然后可以多积蓄一点。这里有几十个国家的学生,还有不少比中国学生还穷的外国留学生,但做工的只是中国人(或香港人、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可见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而勤劳是真正的,勇敢就不一定是主要的。不论来自那个城市,何种家庭,大都干过活,真是可歌可泣。完全可以躺在家里睡大觉的,但都不愿意这样。可贵的中国的知识分子。

        这里很多人也和我一样,也是妻子儿女在国内,或丈夫儿女在国内,大家的心情都一样。如果两人都出来了,我想那滋味也不是太好,还是感觉苦闷的,因为这里的环境毕竟不是自己如鱼得水的环境。很多只是羡慕这里的物质文明,留恋也未必。我就不想多待一天,一有人回去,我就很羡慕,有人说等你要回国了,可能就不愿走了,也会不甘心地再留恋一会。我想我不会留的,甚至让读博士,也是回国做工作,再回来答辩,一气呆4年拿到博士是需要一番毅力。这份洋罪我是受不了的。

        在这儿交了几个朋友,人都是很好。而且在国内也都是万能胶,尤其北京的两个人,都是年青人,彼此谈得来,互相利用嘛,将来或许有用。有一个访问学者的爱人是阜外医院大夫;另一个是北京铁路局的,将来托他买票还可以。在这里真是患难之交了,因为我们的心情都一样,盼着早回国。

        一晃来英都5个月了,转眼就是半年。下半年的日子可能过得更快了,因为逐渐适应了环境,而且有更多的事要做。

        Dix在圣诞节前后要来见我,到时候我把礼物送给他,是他给联系的这次机会,并提出读博士事,可能没什么希望,只是提一提就死了这份心。许多事情很有意思,比方出国,在家时非常想出来,出来了非常想回去(当然这种痛苦的代价报偿也是大的)。你不按时回去,别人说你赖在人家不回来,你按时回去了,别人说你没本事留下来,分房子评职称还得排在人家后面。谁让你没有苦熬个洋“黑帽子”呢?听别人说是很可怕的,只有不理他。

        等明年回国后,争取买一大件一小件及其他东西外,并在银行存二三千镑,这样每年的利息就会有200-300镑,约2000-3000元,等于多一个人挣工资了。我想也算是初级阶段的初级小康罢。如果回去能买房子,倒甘愿在这儿苦点累点,不就是几个月吗?

        这样看来,“学习+生活+打一点工+拱猪”的日子,看来还是有些盼头的。

        躺在床上写信很累,暂写这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289080.html

上一篇:Beware the GM giants
下一篇:(连载) 英国见闻录之八:自行车被毁
收藏 IP: 222.132.18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