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知识分子的科普 精选

已有 10079 次阅读 2008-10-12 09:46 |个人分类:有关科学与教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

    科学网博客转载了松鼠会的博客的一篇文章《中国科普路在何方(新世纪周刊)》,讨论中国的科普问题。我同意文中的一些说法和观点,但这篇文章和其它很多地方见到的观点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那就是科普是科学家或懂科学的作家对老百姓的知识传播,以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培养他们的素质。这大概是孙尉翔博文中的“精英主义”?

    我觉得科普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知识交流和传播过程,它不仅要面对大众,同样要面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家。所谓隔行如隔山。比如,说到现代物理的知识,我恐怕连现在的中学生都不如。看见这个网上关于物理方面的笔仗我觉得蛮有意思, 有时候觉得被科普了,也分不大清楚是被民科科普了还是被官科科普了。很多时候它们一起把我整晕。整个社会,从农民到中央领导,从小学生到知识分子、科学家,都需要科普,以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所以,科普不应当是简单的知识分子对老百姓的知识传播。

    ScienceNature这一类的期刊,在它们开头的一段中,都要求文字需写得尽量的简明易懂,不要用太专业的僻词术语(jargon)。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专业以外的读者也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发现和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带有科普的性质,会让很专业的知识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我认识的一些国内外学术界的人,甚至把这两个刊物整个看成是“高级科普”,不愿在上面发文章,也是一家的看法。

    我很少在科学网这里写真正的科普。因为每天做研究,就想换口气,写点和研究无关、轻松点的东西 - 这是我开博客的初衷。有时候也有别人邀请写科普的机会,我几乎都是让人家失望而去。写科普需要为内容负责任,不能随便乱说,因此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考证。其它的博文可以比较随便一点,错了是我的错,别人拍两块砖头也无所谓。但科普不能信口开河,要写好会比较累。我也许半个小时能弄出一篇一般的博文,但我两天甚至两星期都写不出一篇科普文章。

    除了这些具体、枝节的问题外,在写科普这件事上,我受到两个人很大的影响:一是辛普生(G. G. Simpson, 1902-1984),另一位是古尔德(S. J. Gould, 1941-2002)。两个人都在这个博物馆学习或工作过。 辛普生是40-50年代形成综合演化生物学三位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其他两位是动物学家(鸟类)Ernst W. Mayr (也在AMNH工作过,后来到了哈佛)和遗传学家T. G. Dobzhansky (主要在哥大工作)。他们的工作在当时对所谓的“bean-bag genetics”, 果蝇的研究,物种概念和种群演替,以及生物的宏观演化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辛普生是一位非常高产的学者,研究论文和科普性的文章多到数不过来。我在国内做学生的时候,就听到自己的导师说起他的方方面面,让我很崇拜,也会抱着他的书啃。

    2003年有一次到加州Santa Cruz开会,跟我们圈子里的一位名人P. Gingerich租了辆车去看附近一个水族馆玻璃池子中的水獭。当时金先生正在研究鲸类是怎么从陆地的偶蹄类(猪,羊,鹿,牛等)回到海洋中的,所以想去看看水獭游泳的姿势,它们的四肢在岸上和在水中是怎么运动的。鲸类的演化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件。最初从古生物的化石记录和形态学的证据来看,鲸类被认为是从一种已绝灭的、叫做中兽的哺乳动物演化而来的。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认为鲸类和偶蹄类是一个大类。也就是说鲸类是海里生活的猪羊鹿牛等的亲戚。后来Gingerich等人在印度次大陆大约五千万年前的岩石中找到了早期鲸类和偶蹄类的相关的化石证据,使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在鲸类演化这个问题上有了一致的看法。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吃饭的时候我问他为什么没怎么写科普文章?他给了我一个出乎预料的回答:G.G.辛普生在写了150篇研究文章后才开始写科普的。当时我就晕了,按这个说法,我这一辈子是很难去写科普了。

    S. J.古尔德最初的成名,是他和当时的同学Niles Eldredge在1972年共同提出了“punctuated equilibrium”(间断平衡)的一种生物演化假说。大体上是说在生物的系统演化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一种平衡稳定状态,形态变异小而且是逐渐的。但在一些短暂的时期会有突发性的变化,然后又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1967年毕业后,Eldredge留在了AMNH,直到今天。而古尔德去了哈佛大学,一直到去世。

    古尔德的很多科普文章,是发在博物馆的科普刊物Natural History上,读者众多,最后又集成书,很畅销。 我在做学生的时候,曾经组织过一个非正式的“brown bag”讲座系列,每个周四吃中午饭时,大家带了自己的午饭,一边听讲一边吃饭。古尔德经常会来, 他是一个很谦和的人,很安静地坐在后排听。记得有一次是个欧洲访问学者做的关于岛屿上脊椎动物的题目。岛屿上的脊椎动物会出现一种现象:大个体物种(比如象)会比大陆上的个体减小,而小个体的种类(比如老鼠)会比大陆上的个体增大。这和生态环境(食物,天敌等)大概有关。古尔德在这次报告中提了很多问题,让我印象深刻。他提问都是讨论式的,没有咄咄逼人的劲头,但非常到位,可以感到他对治学的严谨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古尔德可以说是70年代以来达尔文理论的代言人,他的科普文章影响深远。当然,和所有发表文章的人一样,尤其在他这样的知名度上,他也有自己的“敌人”,对他的一些思想和言论持有不同甚至批评意见。

    一篇科普文章发表后,看的人可能是各式各样的。辛普生和古尔德写的东西给我的感觉是所谓的“高级科普”,其读者群估计主要是有大学学历的人,无论你是学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知识分子的科普。他们文章的内容基本上围绕自己的学科内容,核心就是生物演化,好像很少涉及别的领域的东西。除了自己做的研究,他们也对当时有关生物演化各领域的研究非常的熟悉,同时对相关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甚至政治的问题也都非常了解。写起东西来可以举重若轻、随手拈来、文思不绝。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科普文章中都有自己独到、系统的思想和论述,在别的地方找不到。他们的文章很有权威性,也很有可读性。

    我觉得写科普还是要在不同的层次百花齐放, 而不是等拿了诺贝尔奖以后再来做。我说上面的事,是想说要做好科普,靠零打碎敲是不行的,得有一批专业的、敬业的科普人士才能成气候,他们必须能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这需要有市场机制。而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知识分子也应当是要被科普的对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42347.html

上一篇:回乡路长
下一篇:博一年、文九八、点点过了三百千
收藏 IP: 173.63.222.*| 热度|

14 李心诚 武夷山 李霞 郑融 马昌凤 张素芳 朱志敏 王德华 曹聪 刘立 small03 Myself Madeline zengf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