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新竹清风 精选

已有 18882 次阅读 2017-6-8 04:46 |个人分类:有感而发|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南方有很多竹子,我从小就很喜欢。小学时夏天到我父亲的地质队玩,队干部们住的平房前,就是一片竹林,非常漂亮。密集的竹林,风过时的摇晃还在我的记忆中。竹林前有一条小路的出口,小路在竹林中怎么的迂回曲折我不知道。当地的一个男孩,年纪比我大,是我的朋友,山魂一样在竹林里穿梭。看见他经常从那路口出没,我很羡慕,也想到那条路上去走一趟。但那个家伙告诉我:竹林里有叫竹叶青的蛇,剧毒,身上是绿色的,你看不见它,它就咬你了,而且没救。我几次走到那条竹路前,往里面钻几步,然后就胆怯地退了回来,想到了竹叶青那个让人恐怖的样子,尽管我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它的样子。后来喝叫竹叶青的酒和茶,都会联想到那条翠绿的毒蛇,睁着红色的眼睛看着我的样子。

     我最近提到竹子,应该是我在《南岳天柱山》的博文中:喜欢那里的竹林,希望以后有机会专门去看。那里的竹林,看上去也是毛竹这类的品种,贴了张照片,但不是很尽兴。我这里的照片,是日本京都岚山的竹道,当地的一景,在樱花盛开、枫叶飙红的季节之间,尤其是见过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的朱砂红后,这竹林的绿色就更显得特别,又是在新笋挺拔的时候。看着笋衣包裹、脱落,竹由黄变绿的各个阶段,也似乎听到竹笋冒出来时,笋衣破裂的噼啪声响。一种遥远的感觉,都是很多年前的记忆。不多说了,贴几张照片各位欣赏。

   中国古代文人中,有很多关于竹子的文字。苏东坡先生的“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现代的说法,可以演绎成:宁可食无东坡肉,不可使居无南山竹。东坡肉各地有不同做法,结果都是肉软而不烂,肥而不腻。但和竹子比,好像不适合用“此君”来称呼。所以,清高的选择,是竹君而不是猪肉。但这个清高的看法,对我影响很深,也真是害惨了我。多年前,看到我家对面人家的院子里种得有竹子,就很羡慕,想什么时候我也种几根在后院里。那家主人,女人是华裔,所以种了竹子。不过有一天,我看见他们在挖他们种的竹子。我跑过去问为什么,他们说这竹子太野蛮,到处窜,差点把隔壁人家的车库地皮给穿通了。所以他们把竹子连根拔掉,斩草除根。我就问,你能把挖出来的竹子给我几根吗?他们说你随便拿。我就弄了几根回去,心想,我当心点种还不行吗?于是去买了个浴缸样的坚实塑料盆,把底凿个洞,当作竹盆。后院挖个大坑,把盆放下,再把竹子种在里面。自问,你还能到处跑到哪儿去?

     竹子后来长得不错,挺好。但再后来,就乱了。那个竹根的头,犹如枪头,尖锐无比。而且这种竹子横穿的能力,就是一种本能,势不可挡。那根不仅可以穿过塑料盆的裂缝,也可以越过塑料盆再扎进土壤,然后向四处扩散。等我意识到时,横穿的竹根已经从水泥地块路面下穿过,进入到隔壁人家的院子里冒竹笋了。而且那个四面乱窜的局面,真的是不可思议。我不得不决定把竹子彻底刨掉。这个工程把我锻炼得肌肉都出来了。用那镐,是我们出野外挖岩石的镐,我带回去不下十把,结果挖这破竹子居然挖秃了一把,累死我了。那个费劲,难以形容。最后还是没法挖那些在水泥路石板下的竹根。如果不挖,来年还会再发,因为竹子的生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最后我是尽量挖开泥土,然后往里面灌碱性的洗厕所还是洗什么的溶剂,用化学战的方法,才把竹根们解决了,至少到现在还没有复发。哎哟,妈的,这虚心的竹,你好厉害啊。

     总的来说,人们对竹子的气质多持正面态度,比如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个说法可以慢慢体会。因为竹子通常在公园里乱串,不会从你的睡房地板上穿出,在睡梦中戳到你的后脊梁。不过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 “有一副子,是替种人画像的。那上芦重脚根底浅;山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也是一种反潮流精神,把竹子批了一通。“这种人”是什么人呢,估计也是念过书的人。这和我自己的种竹经历是两回事,但也可以让人“辩证”地看好坏、雅俗的相互关系。所以对于竹子,我比较喜欢的一句,是白居易老先生的:“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不说虚心还是腹中空,也不探讨人间是非与道德高下,那些都是假的,或者是因人而异。单说竹子的佐酒功能,清心度日,绝妙。

     最后,如果有人读这段博文,我想请问各位,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它们是一伙儿的。前人有了“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那么,怎么来一句,把松也加入其中?我嘴拙,实在是说不出来,总不能来一句“高晓松对矮大紧”吧。求高手赐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059632.html

上一篇:秦岭的春天
下一篇:荷叶(也)生气-荷的气循环
收藏 IP: 173.54.17.*| 热度|

37 戎可 朱晓刚 钟炳 宁利中 郭向云 史晓雷 侯沉 韩枫 季明烁 王从彦 张海霞 汪育才 冯大诚 陈小润 赵美娣 张海权 杨金波 陈楷翰 徐晓 姚伟 田丰 黄仁勇 应行仁 曾红 陈桂华 柏舟 李学宽 杨正瓴 苏德辰 白龙亮 赵宇 qx12 anran123 zjzhaokeqin aliala wenbo88818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