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V-ATPs中初级和次级活性物种的生成及作用
第一作者:李博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通讯作者:陈白杨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3.120537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陈白杨教授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A review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rol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active species in UV254-based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的综述论文(DOI: 10.1016/j.watres.2023.120537)。该综述从活性物种(RSs)的生成和转化的角度深入理解和比较了不同紫外高级水处理技术(UV-ATPs)。针对不同敏化剂在不同波长下的量子产率(Φ)和摩尔吸光系数(ε),确定了它们产生初级活性物种(PRSs)的速率。结合软件模拟和文献数据,详细比较了不同UV-ATPs中RSs的种类和浓度。总结了在不同的实际水体中,水基质如何影响UV-ATPs中RSs的生成和消耗。深入探讨了RSs对不同类型有机微污染物(OMPs)的反应性和选择性,并总结了不同UV-ATPs在纯水和实际水中对OMPs的降解效率。最后,本文指出了目前在开发和应用UV-ATPs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瓶颈,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展望。
引言
近年来,UV-ATPs作为目前颇具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中持久性OMPs。其主要原理是敏化剂在UV的辐射作用下,产生诸如HO•、SO4•–、Cl•和eaq–等RSs,这些RSs通常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快速与各种OMPs反应。传统RSs前体物为过氧化氢、次氯酸和过硫酸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敏化剂如过氧乙酸、过碳酸盐、氯胺和二氧化氯等也不断被开发和提出。因此,针对不同的场景选择合适的UV-ATPs变得十分困难,因为几乎每种工艺都声称在相关研究中表现出高效性。因此,有必要回顾和整理现有知识,以了解不同UV-ATPs的优缺点,为实际应用中工艺的合理选择提供指导。
众所周知,UV-ATPs的效能取决于体系中RSs的种类和浓度。在理想的实验条件或纯水中,确定UV-ATPs中产生的RSs种类和浓度相对较容易。然而,当这些技术应用于自然水环境中,UV-ATPs对OMPs的处理效果往往不及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受污染水中广泛存在丰富的阴离子和溶解有机质(DOM)。一方面,这些阴离子和DOM可以用作PRSs的清除剂,降低UV-ATPs中PRSs对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阴离子与PRSs反应会生成次级活性物种(SRSs),增加了UV-ATPs中RSs的种类。尽管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和理解单个水基质对UV-ATPs的影响,但自然水体通常包含多种水基质,导致UV-ATPs的机理变得十分复杂且难以预测。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在不同水质条件下,尤其是在多种水基质共存的体系中,RSs在UV-ATPs中的生成、消耗和相互转化情况。
基于此,本综述介绍了不同UV-ATPs中PRSs和SRSs的生成机理。总结了不同敏化剂的吸光特性,并对不同UV-ATPs中RSs的生成种类和浓度进行了比较。选取了多种典型自然水体样本,以展示共存水基质对敏化剂吸收UV光、PRSs和SRSs生成与消耗以及RSs之间相互转化的影响。最后,总结了PRSs和SRSs对各种OMPs的选择性和反应性,并比较了不同UV-ATPs在纯水和实际水中对OMPs的降解效率。
图文导读
敏化剂的吸光特性
图1 十四种典型敏化剂的紫外吸收光谱(200-400 nm)
Fig. 1. The UV absorption spectra (220-400 nm) of fourteen RS sensitizers (i.e., H2O2, SPC, PDS, PMS, PMS−, PAA, PAA−, ClO2, HOCl, OCl−, NH2Cl, HOBr, OBr−, and ClO2−). Copyright 2023, Elsevier Inc.
UV-ATPs中PRSs的生成速率取决于敏化剂的摩尔吸光系数(ε)和量子产率(Φ)。图1和原文表1总结了典型敏化剂的吸光特性和在不同波长下的Φ值。由此可知,在目前最常用的254 nm UV波长下,不同敏化剂产生PRSs的速率可以排列为:NH2Cl > ClO2 > I– > HOCl > OCl– > HOBr > PDS > SO52− > H2O2 ≈ SPC > PAA > ClO2– > OBr− > SO32– > HSO5− >> NO2– > NO3–。然而,254 nm并不是所有敏化剂的最大吸光波长处。因此,根据PRSs的生成机理,通过调整UV发射波长以匹配敏化剂的最大吸光波长,可进一步提高PRSs的生成速率。
RSs的种类和浓度
图2 不同UV-ATPs在纯水中RSs浓度的模拟与文献值
Fig. 2. Modelled or literature concentrations of RSs by different UV-ATPs in pure water. Copyright 2023, Elsevier Inc.
UV光解产生的PRSs会快速地与敏化剂、水和氧气反应,导致其浓度降低,同时生成SRSs。图2展示了不同UV-ATPs在同浓度敏化剂下模拟生成的多种RSs的种类和浓度。其中生成的HO•浓度遵循以下排序:PDS > SO32– > H2O2 > SPC > PMS > NH2Cl > chlorine > ClO2 > PAA > HOBr > ClO2–。Cl•和ClO•的浓度在基于氯的UV-ATPs中遵循以下排序:chlorine > NH2Cl > ClO2 > ClO2–。值得注意的是,O3、Cl2•–、NO•和HO2•/O2•–等SRSs的浓度超过了PRSs。尽管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部分SRSs的存在和作用,但它们在其它UV-ATPs中的理解和作用仍然存在较大的知识空白,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
水基质的影响
图3 水基质对(a)敏化剂UV吸光和相应的PRSs产生速率,以及(b)五种典型PRS清除速率的影响
Fig. 3. Predicted influences of water components on (a) the light absorbing potentials of 100 µM sensitizers (fparent) and corresponding PRS generation rates under 254 nm UV (R254); and (b) the scavenging rates of five typical RSs. Copyright 2023, Elsevier Inc.
自然水体中存在的DOM和阴离子会对UV-ATPs体系产生严重干扰。首先,DOM和阴离子具有较高的UV吸光,随着这些水基质浓度的升高,敏化剂的UV吸光占比显著降低,从而大大减小了PRSs的产生速率(图2a)。其次,这些水基质也会与PRSs快速反应,进一步降低PRSs在自然水体中的浓度。如图2b所示,在典型的自然水体中,水基质对五种典型的PRSs的清除速率均在105 s–1以上。综合而言,水基质的存在不利于PRSs的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PRSs会与这些水基质反应生成大量的SRSs。过去的研究往往逐一考察单个水基质对PRSs的影响以及SRSs的生成,但对多个水基质共存的影响还相对不足。本文图4显示,当自然水中包含多种水基质时,它们对RSs种类和浓度的影响与单个水基质系统明显不同。例如,如果含有Cl–的体系中还包含Br–,则原体系中生成的Cl2•–和ClOH•–会快速地转化为ClBr•–(图4 R18和R27),随后经历一系列链式反应生成Br2•–(图4 R29)、Br•(图4 R30)和BrOH•–(图4 R24)。
RSs在复杂环境中的转化
图4 水基质共存体系中PRSs和SRSs之间的相互转化
Fig. 4. A depiction of the interconversions of PRSs and SRSs in the presence of anions and DOM. Copyright 2023, Elsevier Inc.
RSs的反应性和选择性
图5 RSs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对不同结构化合物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
Fig. 5. A comparison of RSs’ E0 and their k values in reactions with various heterocyclic,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ompounds. Copyright 2023, Elsevier Inc.
在使用UV-ATPs降解OMPs时,不仅需要了解RSs的种类和浓度,还需要考虑各种RSs与不同种类OMPs之间的反应性和选择性。如图5所示,虽然PRSs的氧化还原电位通常高于SRSs,对应的与OMPs之间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也高于SRSs几个数量级,但是SRSs的选择性显著高于PRSs。因此,处理含有多种不同类型OMPs的水样,体系产生越多PRSs越好。但遗憾的是,UV-ATP处理自然水样时产生的SRSs的浓度和种类通常超过PRSs。因此,其降解效能往往不如在纯水条件下的效果。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综述了UV-ATPs中RSs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成、消耗和转化机制,以及多种RSs对不同种类OMPs的反应性和选择性。主要的结论和建议如下:
1) 根据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和评价工艺:在应用UV-ATPs时,应优先调查水中污染物的结构特征,以促进工艺的选择。在开发新的工艺时,应全面评估其对不同类型OMPs的降解效能,并将其与传统的UV-ATPs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2) 考虑多种水基质共存场景:多种水基质共存体系对UV-ATPs的影响明显不同于单一水基质。在实验室研究中,应更加重视多种水基质共存体系,以更好地模拟自然水的真实情况。鉴于水基质的存在通常不利于UV-ATPs对OMPs的降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考虑采取一些预处理工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水基质的干扰。
3) 自由基鉴定方法的优化与建立:目前的自由基鉴定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不当的使用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尽管有些研究已经在努力改进自由基鉴定方法,但它们在复杂水环境中依然难以准确识别各种RSs。为了提高在实际水中对RSs的可靠识别,我们建议未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在复杂条件中优化和评价淬灭剂、探针和EPR方法;实验结果与模型结果相互比较和验证;针对不同鉴定方法制定标准的RSs鉴定流程;以减少干扰原始体系为目标,根据不同RSs的反应特性开发新的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B. Li, H. Pan, B. Chen, A review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rol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active species in UV254-based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 Water Research, 2023, 120537.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3135423009776?via%3Dihub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