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iy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baiyang

博文

读《汤鸿霄自传》有感-论院士的成功之道

已有 2942 次阅读 2022-6-9 16: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汤鸿霄自传》有感-论院士的成功之道

 

年前为了凑课程教材费无意间购买了这本书,一拿起就有了爱不释手的感觉。一是喜欢这本书的作者能写得真实朴实接地气有人情味,二是因为同行相亲有了找到水化学前辈的感觉。读到一半时发现有人也分享了读书心得,意犹未尽,就想着自己读完也要写点感受。

 

小时候喜欢读武侠小说,对各门派的功夫比如一指禅、降龙十八掌、凌波微步羡慕不已。续到至今,就变成喜欢了解行业内各大牛人的学术思想。但说真的有点遗憾的是,虽然国内的学术大牛很多,毫无疑问他们都拿过不少大奖、主持过许多重大项目,更发表过无数高影响力论文,但综合下来印象却很模糊。只知道其很厉害,但其成名杰作和学术思想(类似独门绝技)却不清楚。所以,当我读到汤先生的这本自传时,就有了一窥各派高手武功秘籍和英雄事迹的感觉。当然,也深感今后我应当更多学习更多院士的作品、以扩展自己的学术眼界。

 

以下记录汤先生主要成就和思想:

第一项学术活动:1955年翻译《上下水道管敷设》,建筑工程出版社

第一篇学术论文:1964年专论《浑浊水铝矾絮凝机理的胶体化学观》,土木工程学报

最主要学术贡献或思想:无机聚合絮凝剂理论、开发和应用;

其它学术贡献:受污染河湖重金属吸附、西北水资源战略研究等;

主要官位:中科院生态所所长,院士、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主任

憾事:初期由WHO支持的国家环境水化学或环境水质学重点实验室逐渐变成如今由科技部支持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虽由四家超强研究体组成,但却只能平分一个重点实验室的蛋糕。且项目不能通过联合实验室申请,逐渐打击了大家合作或联合的热情,所谓“联合”已是有名无实;

争议:先污染后处理是否合理和必然?

 

以下是读书记录及感受:

 

1.      为何说本书写得真实接地气?

因为作者写道“我虽然奔走于“前线”,貌似不眠不休,也获得累累成果,但时常力不从心,默然恐惧老之已至、心力俱疲的状态“;又写道” 每阶段或许都有自己的愿望和选择,但更多的是由时代环境决定而被选择,似是身不由己,命中注定。因此第一个感悟就是人生虽有自我选择的可能,但其实那是很难如愿的。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但时代的巨浪综述推动和塑造着自己,归根结底脱离不了时代环境,结果仍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社会人”而已“;“总体上,我自认为不过是个强于思想而弱于行动的知识分子,这才应是我最重要而猛回头已百年身的感悟!”;且“好读书,但不求甚解”。

感悟:虽然人定胜天是年轻人应有的志向,但尽人事听天命可能也是每个努力者最后的认识。世上谁能无过?多少事又真能心想事成呢?人总在努力的想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回头看似乎又发现其实无论如何,人仍然是雨中浮萍随波逐流而已。

  

2.      为什么汤先生喜欢水化学?

书中说“溶液的pH值即H+浓度紧密关联着各种物理化学翻译以及生态活动。一般土木工程人员虽也注重pH的运用,但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和调整它

感悟:深以为然!很多人只知道酸碱,但不知道酸碱变化对物质的种类、形态、和特性产生巨大影响。理解pKa,就是了解了半部水化学。但多少人知道pKa呢?我每年给研究生上《水化学》一课,但实在是愚钝无法始终调动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热情。所以经常在论文和答辩时看到毫不顾及水化学基本原理的实验结果和设计,殊为遗憾!

 

3.      为什么汤先生能当上院士?

天时:环境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势在必行,在经济发展之余人民自然会提供对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也就给了环境人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地利:北京!书中写道:“我在北京这个文化中心眼界大开,接触到全国环境界的精英学者,讨论着国家建设直接有关的论题,提升了我的学术思想境界,并且投入更广阔的环境污染控制实际领域”。

 

贵人:刘静宜先生!她不仅业务强、风格高、而且乐助人,这可能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作风吧。作为汤老师的直接上级,刘先生肯定接触的项目更多人脉也更广、且是国外牛校毕业高材生,其英语水平让德国人都跟不上,这样的水平本来是完全可以让自己当上院士的。但她却主动推荐汤先生,甚至在后期还坚辞汤的院士推荐,因为她自认为水平不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高风亮节!此外,书中陈述道:“多年来作为她紧密的助手之一,感到她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世的最大特点是公平、公正、平易近人,具有不求名利、辛勤劳动的典型的共产党人形象......大家逐渐认识到只要是她当主任,就不要奢望“近水楼台先得月”,而照例是先人后己、委曲求全“;另外,刘先生乐于助人举例:我到EAWAG做研究学者,也是她在场立即与Stumm教授拍板决定下来的。第二个贵人应是钱易先生,书中记录说“其实院士候选人资格并非由汤所在的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经中国科学院提名推荐到中国工程院的,而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评议会议推荐确定的。实际上,汤本人并没有参加那次会议。因此汤始终感谢刘静宜及钱易两位先生的提名推荐和支持”。

 

人和:汤的家庭关系虽无浓墨重笔,但从妻子的离世给汤的影响可以看出,汤先生对妻子的依赖和浓情。或许因为太太是汤先生的同学,一直都在高校教书育人,所以也更懂得丈夫的发展需要。书中道“相对于她对我一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起居,共创事业,还能未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的工程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确实感到如今我独自留世,与她共苦却未能同甘,无地自容,追悔莫及”。

 

自我奋斗:其中首要的品格是乱世下的坚持。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汤老师和李圭白老师)仍旧继续坚持走在科研教学道路上,在艰苦的条件下积累了一定成绩“;”在苦日子的年头里(1960-1964),虽“饥寒交迫,但不忘技术革新”;其“唯一可以自我安慰的是,在任何条件下我总是不甘人后,拼命奋斗,尽力向前而没有沉沦随俗”。其次是喜爱(或热爱)科研。比如汤老师在EAWAG的时间,就“充分享受着不眠不休、忘物忘我地境界乐趣。在整个时间能摆脱所有非专业行政事务,心无旁骛地致力于研究工作”。又如汤在瑞士EAWAG时,觉得所从事的研究“使我得到摆脱一切事务的乐趣,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实验,见识和掌握了调试操作先进仪器的技巧,有了真正“脱胎换骨”成为“科技人”的感觉“。相信每个真正热爱的科研和发现都会又同感:“在科学研究中,从亲自测定大量书记到终于发现某种规律,这种经历的心态与间接获得知识的喜悦不可相提并论”。

 

自知之明:书中写道“实践表明,从事政治非我的性格和志趣所能兼任“。”由于我的身体状况逐渐不能支撑如此繁重的事务,由感觉难以适应干部队伍中的某些官场风气,于是就坚决提出辞职请求,希望会教研室只担任党支部书记职务,打算致力于感兴趣的水化学专业教学开拓和研究工作“。

 

决心:当1977年汤先生换单位时,”这对当时已46岁的我来说,不仅是职业身份和工作性质的转变,而且是人生目标和劳作贡献进入新阶段的截然变化”,而作者和夫人“打算即使转为农业户口也在所不惜,遂下决心要继续争取机会前往”。

 

天赋:或许这也是一种努力的外在形式。但很佩服的是,汤老师居然能读三门外语,也因他能读俄日英三国论文,所以更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并凭此打动水化学创始人Stumm教授。

 

感悟:现时的人总是报怨内卷,因为努力很多而收获很少,这当然是一种痛苦。但汤先生的时代是没有选择的时代,看似无人内卷,也很难出成果。从另一个角度想,汤先生的时代一样存在内卷,但卷的是政治,而汤鸿霄和李圭白先生等老一辈知识分子能跳出内卷超然物外,坚守热爱的事业,所以后来才得以成名成家。他们成功的条件现在已经不在,也就是说他们的成功现代人是无法复制的。但他们的精神或许仍值得我们学习:即在内卷的时代不加入急功近利的竞争,而是踏实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俗话说,学而优则仕,所以在中国社会其实是比较盛行官本位思想的。哪怕到了现如今不愁吃喝的社会,大家也仍然热衷于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但很多时候有的人会走入歧途,因为学而优虽仕,仕而贪则求全,求全则无特色。我佩服汤先生的可能就在于此,认识自己、坚持自己,最终也突破了自己。

 

4.      如何写综述或专论论文?

书中道:“在广泛阅读和比较了数十篇各种语言的文献后,加上若干自己的见解,并且利用文献上典型实验资料进行重新计算,再结合中国各地土壤及水质的不同特征,综合写出一篇专论”;“当时能够写出这篇专论,首先得益于我能阅读各种非英文的科学文献,遍采各家之长;这些观念拓宽了欧美学者(如Stumm和O’Melia)只关注英文文献的视野,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另外,我曾在现场工艺操作和模拟实验中得到过若干实际体验,对真实生产过程的了解不仅限于书面”;“根据我的体会,在某一研究方向上,广泛阅读、比较世界各国有关文献,寻索出居于前沿的不同论点、矛盾和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再通过大量实验加以求证,就有可能产生新的观念,取得推动该领域向前发展的学术创新成果”。

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博采众长又勤于思考突破现有思维,再辅之以必要的实验,则可以产生很好的成果。遗憾有的综述只是事实罗列而缺乏深度思考或细节剖析。

 

5.      如何指导研究生?

书中道:“汤往往首先请他们把一篇外文专业文献译成中文稿,借此考查他们阅读外文的能力和治学态度,这有时也确实起到一定的因材施教的作用;总是要他们首先阅读这类文献(指专论或综述)”。

选博士生我一直很纠结:很多时候不知道候选人是否有能力且有科研的热情。汤先生的这一做法或许可以试试。

 

6.      国内科研合作氛围如何?

感觉在当时(或者现在也是)是不太好的。书中记录了中科院生态所和中国环科院的项目主导权之争,也描绘了北京四大环境研究力量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经费分配上的博弈。字里行间汤先生似乎都暗示,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而去,其实并无很强意愿进行系统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互助以实现共同进步。这当然有制度的问题,比如其写道“可以看出,虽然还没有开始联合,两个部门都已经各有打算了,至于如何对科学研究发展更为有利已经是另外的问题了”。

感想:深有同感!似乎国内科研人员的合作只存在于课题组之内或者师门之间,而不存在于同仁之间。虽然名义上可能会合作申请项目,但一旦获得项目分到经费大家就各自为政了。这种做法美其名曰是分工负责,独立自主,但实际上是很缺乏彼此督促、分享和促进的。没有钱没有机会合作,有了钱大家分完钱还是不合作。那什么时候能心甘情愿

 

7.      书中人物随想

Charles O’Melia:我硕士时见过,但遗憾没有听过他的课。虽然我的名义导师是Edward Bouwer,但我在JHU记忆最深的却是Alan Stone教授,一是因为他的课《水化学》让我着迷,二是因为他对我和另外一位俄国学生的照顾。其中有次教导让我仍然记忆犹新:因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他专门把我们到他办公室,逐字逐句地改论文。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说,你最好把去除物质的具体方式写出来,比如用precipitate而不是笼统的表达成remove。而Bouwer教授则让我一生都有些耿耿于怀,原因是他给我的课程评价只有B,而当学期所有修他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中我的考试成绩是最高的。记得当时我跑到他办公室质疑他为什么我是B,还振振有词地说,班上如果有一个A那也应该是我啊!但他回答说,因为你们这届学生普遍比较差,虽然你是最强地,但也比以前的学生差,所以没有人拿A!这个道理我无从辩驳,只好退出。但后来我听说真实愿意其实是他生气自己的博士生考得比较差,所以他干脆让所有人都不拿A。这个学分B差点让我后来没法申请到博士offer。当然,不久前看到Bouwer教授去世,也有些唏嘘,感觉人世间都是过眼云烟,各种恩怨早该释怀。如果Bouwer教授能够活得更心胸宽广些,或许也不会英年早逝呢。

 

O’Melia的学生黄海鸥师兄在我刚入学时提供了一些帮助和建议。Stone教授的弟子中有一位华人师姐叫王云,也曾带我一起到韩国超市买菜,给过我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至今非常感激他们,隐约知道他们在国内国外都是著名大学的教授了!而那段经历中,海外华人学生之间的互助传统还是很让人怀念的。

 

刘鸿亮、金相灿:两位都是富营养化问题的专家!我曾读过不少他们的富营养化专业书。但遗憾汤先生似乎和两位专家有过一点不太愉快的交往。虽然不是学术争论,但还是有点遗憾,两位大专家为了项目主导权不痛快。隐隐感觉,这或许是制度的问题:目前的管理体系过于鼓励竞争,就易产生“二桃杀三士”的效果,各学者之间貌合神离不能真正合作,反而是国外学者有时更给人必欲合作而快之的感觉(当然这肯定不能绝对)。

 

周定:遗憾周老师前几天过世了!书中说到周老师给过汤老师一本武侠小说《碧血洗银枪》,让汤老师从此对港台武侠小说喜爱得一发不可收拾。严谨治学之余看到前辈们俏皮的精神生活,倒让我对他们有了更亲近的感觉,就似看到了两位“老顽童“出现在了生活中。

 

王宝贞:是我现任领导的老师,久闻大名但从未谋面。书中记录道“王老师率领学生们大搞“污水污泥综合利用”研究,从各种工业废水污泥提取回收有用物质再加以利用。学校当即专门成立了污水污泥综合利用研究室“。从此信息看,虽然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目前是个新兴热点,但其实半个世纪前就有人做了!而王老师可算是此方向的开山鼻祖了。

 

杨敏、强志民、胡春:都是我听过报告的大专家,个个都学富五车位高权重!尤其是强老师更是平易近人,其某年在同济做的紫外剂量计算规范报告仍是我时时学习自省的材料。但遗憾的是我还是了解他们太少。本书大概介绍了他们的学术方向,算是让我对他们更多了解了一层。

 

8.      两点学术质疑

既然汤老师认为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化学络合反应,而非物理作用,那申请863项目时为什么要追求制备“纳米级”絮凝剂呢?无论絮凝剂尺寸如何,效果不都应是化学反应吗?或是只是为了追赶纳米潮流呢?

另外,汤先生也组织课题做了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价并认为纳米材料存在潜在风险,那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纳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岂不意味着制备纳米絮凝剂也存在着潜在环境风险?这方面是否自相矛盾?

 

总结

虽然汤先生的成功经历无法复制,但他成功过程蕴含的精神值得学习。善待家人、善待事业、善待自己,或许有一天,天助自助者也未可知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342262.html

上一篇:无衍生化两步萃取法用于痕量卤乙酸检测的原理和性能介绍
下一篇:我的编辑体会三:为什么期刊要让作者推荐审稿人?
收藏 IP: 117.61.241.*| 热度|

3 周健 王洪涛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